齊林梅
2014年11月27日,內蒙古自治區2014年土地礦產衛片執法監督檢查約談會在呼和浩特召開。這次土地礦產衛片執法監督檢查約談會議,既是一次督察約談會,也是一次分析問題座談會,旨在分析當前土地礦產違法違規的深層次原因以及如何扭轉被動局面,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健康有序發展。
一、正視問題,充分認清國土資源管理形勢的嚴峻性
今年以來,國務院的土地審計及國土資源部開展的衛片執法監督檢查和土地例行督察,都在自治區國土資源管理方面發現了諸多問題,特別是衛片工作更是呈現出與往年不同的特點。一是土地疑似違法圖斑數量多、面積大。與上一年度相比,總面積和耕地面積同比均有較大幅度增長。二是違法比例高,化解難度大。雖經自治區通過“1+5”政策大力化解,難度仍然很大。下一步國土資源部將進行抽查,內蒙古自治區能否順利通過國家級驗收仍面臨著巨大壓力。三是違法案件查處率低。要在國土資源部抽查前將結案率提高到95%,時間緊、任務重,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通過近幾年的情況看,對于違法案件如果不主動作為,認真查處,就有可能隨時被國土資源部掛牌督辦、被國家土地督察重點督察、被媒體曝光,到那時不但會使本地區的工作陷入被動,甚至會給自治區的工作造成不利影響,這方面的教訓很深刻,騰格里沙漠環境污染事件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因此,各級政府要充分認清當前國土資源管理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把問題想在前面,把工作做在前面,化被動為主動,化壓力為動力,統一思想、落實責任、加強監管,積極構建自治區國土資源管理的良好秩序。
二、轉變觀念,切實履行好國土資源管理職責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剛剛結束的自治區黨委九屆十二次全委(擴大)會議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區、加快建設法治內蒙古提出了新的要求。依法依規管好用好土地礦產資源是各級政府的重要職責,主要領導是第一責任人。在當前依法治國、依法治區的大形勢下,地方經濟發展絕不能以土地和礦產違法為代價。
今年11月2日,國土資源部部長、國家土地總督察姜大明同志專門致函給巴特爾主席,提出了國家土地督察北京局在內蒙古自治區督察中發現的主要問題及整改意見。從國土資源部反饋情況看,自治區有些地區違法違規問題比較突出,個別地區還相當嚴重,已經引起了國土資源部的高度關注。今年上半年,烏蘭察布市集寧區就因土地違法問題嚴重被國土資源部實施了土地限批;下半年,錫林郭勒盟多倫縣大唐煤化工項目土地違法案件又被國土資源部掛牌督辦。
可以說,在當前國土資源管理面臨的嚴峻形勢下,過去那種粗放式的、拍腦門式的管理方式已經完全落后于今天依法行政的大環境,依法依規管理和利用國土資源已是大勢所趨。對此,各級政府的主要領導要有清醒的認識并引起足夠重視,正確處理好保護資源與保障發展、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的關系,切實轉變思想觀念和發展方式,履行好法定職責,不斷推進國土資源開發利用秩序的持續向好。
但從目前情況看,有些地方在國土資源管理方面還存在著一些錯誤觀念:
一是認為違法違規是為了發展。這些年,內蒙古自治區經濟發展的勢頭仍然十分強勁,每年都有大批的項目依法依規落了地,“違法違規是為了發展”完全是不負責任的托辭。究其原因,還是當地政府主要領導的法律意識和責任意識不強,沒有履行好應盡的職責。
二是認為因為發展而違法違規不會被問責。實際上,根據《關于實行黨政領導干部問責的暫行規定》和《違反土地管理規定行為處分辦法》,全國每年都有市縣主要領導因土地問題被問責,希望大家引以為戒。從目前的趨勢看,對領導干部的問責將會越來越嚴格,被問責的干部今后發展一定會受到影響。
三是先上車后買票。一些地方熱衷于大拆大建,不管什么項目,不管合不合法,先動工再說,造成既成事實后再到自治區和國家跑指標、跑審批,習慣了靠自治區幫著化解矛盾。長此以往就是在縱容違法,讓守法者吃虧、讓違法者受益。
四是把執法和發展對立起來。一些同志對從嚴執法抱有怨言,認為這樣就是阻礙地方發展。近幾年,國家對自治區區發展的扶持力度很大,自治區層面出臺了不少化解用地矛盾的政策措施,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資源保障,可以說完全能夠滿足項目落地。因此,執法和發展并不對立,對違法踩剎車,對發展加油門,嚴格執法恰恰是為依法依規科學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五是有了新項目就要新增建設用地指標。要解決發展用地問題,除了向國家爭取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外,還要目光向內、多動腦筋。自治區現有的存量土地中,還存在大量低效用地和閑置土地,開發利用的潛力很大。要充分挖潛,盤活存量,走節約集約的路子。
會議還重點強調,各級政府在國土資源管理工作中要堅決守住四條底線:即嚴守耕地紅線、廉政底線、資源和環境生命線、維穩高壓線。如果哪個地區出現問題導致自治區被國土資源部問責,就要首先追究哪個地區主要領導的責任,絕不姑息遷就。從明年起,各地的衛片工作必須嚴格按照《內蒙古自治區土地礦產衛片執法監督檢查工作規范(試行)》的要求,政府一把手真正擔負起第一責任人的職責,由各級政府統一部署、統一檢查、統一整改、統一驗收,各成員單位認真落實共同責任,及時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力爭把問題化解在基層,消滅在萌芽,徹底擺脫被動局面。
三、認真整改,堅決遏制違法違規行為
約談不能談完就算完事,關鍵還要看整改落實到位沒有。衛片工作的責任主體是各級政府,被約談地區的主要領導要親自抓,要態度鮮明,正視反映出來的問題,切實增強整改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和危機感,做到不回避、不等待、不松懈,認真分析違法成因,統籌安排,措施得力,組織相關部門積極配合國土資源部門認真做好查處整改,確保全區2014年衛片執法監督檢查工作目標如期完成。查處整改工作要強調了四點:
一是認真整改。對發現的土地礦產違法違規行為,要由各級政府牽頭,分類整改,該立案的立案、該查處的查處、該移送的移送。要嚴格落實國家和自治區重點項目建設單位的主體責任,做到誰主管、誰負責,誰建設、誰負責。違法項目無論是國家級的還是自治區級的,違法主體無論是用地單位還是政府部門,都要依法依規嚴肅查處。在整改過程中,絕不允許未經查處、就采用補辦用地手續等方式化解違法行為的情況發生。對已依法處理到位,符合報批條件的違法用地,要抓緊組織好報批工作,盡快消除違法狀態。
二是嚴肅追責。在整改過程中,必須堅持“既處理事,又處理人”的原則,對于違法違規行為的當事人,不論是企業負責人還是黨政領導干部,都要按要求追究責任。對不能自行追責或追責不到位的地區,自治區有關部門將啟動問責程序。
三是加強督查。自治區國土資源廳要跟蹤落實相關工作,既與國土資源部做好銜接,積極解釋和化解一些問題,同時,抓好對被約談地區整改工作的督導、檢查。對整改不積極、查處不到位的地區,要采取停止辦理用地審批、扣減用地指標等硬性措施要求限期整改到位。
四是專項整治。自治區國土資源廳要認真落實電視電話會議上巴特爾主席和王波副主席的講話精神,針對衛片執法檢查中查處不到位案件、土地例行督察中整改不到位案件和土地審計中發現的違法案件,利用兩個月的時間,組織開展一次大規模的“未結案件雙月攻堅專項行動”,集中力量查處一批典型違法案件,推動一批難點問題得以解決,基本規范全區土地使用和礦業開發秩序,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及社會和諧穩定。發現問題、整改問題僅僅是過程、是手段,約談的最終目的是通過整改,促進國土資源管理秩序的整體規范和根本好轉。自治區政府相信通過這次約談,會進一步增強各地依法依規管地管礦和用地用礦意識,并以此為契機,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堵塞漏洞,切實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全面提升全區國土資源管理和利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