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6日,由原地質科學院院長張彥英、原地礦部辦公廳主任余養力帶領一行6人組成的,國土資源部咨詢研究中心、經濟研究院和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聯合調研組,就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中若干重要問題以及地質調查管理體制建設有關問題來內蒙古進行調研。
調研組先后聽取了廳機關、地質勘查單位、208核工業地質隊、鄂爾多斯市國土資源局的相關工作匯報,并對內蒙古找礦突破戰略和地質勘查單位今后發展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地質勘查單位改革發展的頂層設計應與基層地質勘查單位實際情況相銜接,實事求是地了解地質勘查單位現狀,從地質勘查部門意愿出發推進改革,以促進找礦突破。二是應進一步明確地方政府和地質勘查部門整裝勘查工作管理權限,即國土資源部門管到哪一級,地方政府管到哪一級,管哪些。三是認真研究如何執行整裝勘查的定區、定位、定量。四是礦業權價款既然是投資效益問題,只有在資源開發后才能得到顯現。五是要科學規劃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有效改善開發地生態環境。六是綜合開采礦產資源問題,應由國家層面科學合理定位,科學合理設置礦權,避免礦產資源長期閑置得不到合理開發利用。七是基金項目的分配要以制度為準,充分調動地質勘查單位找礦積極性,找礦突破才能真正落到實處。八是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訪問蒙古國的講話精神,從經濟和政治高度去研究開發蒙古國礦產資源。九是內蒙古礦業十年輝煌,是改革的結果,也是機遇。今后,還要以改革推動礦業經濟發展,這是礦業發展的唯一出路。
張彥英委員最后強調,地質找礦的出路在哪里,頂層設計是關鍵。地質勘查行業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特殊行業,需理性思維,穩步科學推進。一切簡單、不成熟的思路都會有損地質勘查行業的發展,有損中國礦業經濟的發展。地質勘查單位走市場,過渡期需要多長,需認真研究。地質勘查單位是我國找礦的主力軍,但它不是市場主體。如何運用市場規律發揮找礦主力軍作用,是目前應抓緊研究解決的重要問題。
張彥英委員最后說,地質勘查單位的改革與發展應遵循三個有利于的原則。一是有利于并符合國家資源戰略定位,二是有利于找礦突破,三是有利于地質勘查隊伍職工生活水平改善和提高。這三條是地質勘查隊伍改革發展的前提和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