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次展覽是西安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攝影系成立十年來,歷屆學生畢業作品的一次影像展示以及關于攝影教育的學術交流活動。展覽以“平遙國際攝影節”、“三影堂攝影獎”、“大理國際影會”、“第十五屆國際攝影展”以及“侯登科紀實攝影獎”等師生獲獎的影像作品,構成此次活動的主體內容。
十年,是一個總結,是一個人生的紀念,也是我們在成長道路上的一段歷練過程。這些作品都是同學們勵志四年而勃發出來的畢業創作,其中的敏思艱辛和成功愉悅,是每一個老師和同學所共同經歷的快樂過程。當然,學生作品質量和品位的高低,實際上也是教師勤奮勞作的集中反映,如果教師和學生之間在畢業創作中的指導和被指導關系上升為精神交流與通力合作,就更加不易了。
十年,也是一個開端,是一個信念和理想在堅守過程中的又一次啟航。展覽意在梳理十年來的教學成果,也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能夠冷靜地審視新藝術環境下的當代攝影。期望整理更好的思路,在今后十年的教學中少些遺憾,多些真情;在作品的創作中少些急切,多些積淀。
攝影已由最初的記錄功能,以及單純地追求繪畫般的形式美感,轉向以視覺影像來呈現人類的精神生活,并就此來表達作者對現實生活的基本態度。隨著數字技術日臻完善,當代攝影語言更加成熟起來,其表現形式也愈加豐富多樣。同時,在傳統膠片攝影逐漸被人淡忘的今天,藝術家、攝影師以及圖像受眾正在“不謀而合”地重歸于理性,并開始攝影濫觴時節自身的定位,這種從“現代的信息傳遞”重新回歸到“古典的敘事性”的轉變過程,對攝影未來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和創作手段。
我們期望利用“近景”的視角來表達現實性的生活認知,只有拋棄模糊的輪廓,更好地突出主題,才能使得我們的攝影語言逐漸成熟和豐腴。關注人性、關注社會成為老師及同學們的影像認知態度,也成為一種獨立影像藝術表達的觀點。(張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