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紅偉 張文獻 姚莉英 倪秀紅 顧海峰 林天杰 成瑋
編者按 上海市西瓜甜瓜產業在全國范圍內屬精品化優質化典范,自2010年“上海市西瓜甜瓜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啟動以來,該體系創新團隊形成了“10大自育品種、10項關鍵技術、5個技術規范”等豐碩成果。本刊特從本期連續5期刊載5個技術規范,以期為西瓜甜瓜的標準化生產提供參考。
1 應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上海地區春季西瓜大棚栽培過程中產地環境、農業投入品、栽培技術、采收、包裝、運輸和貯藏等要求。本標準適用于上海地區春季西瓜大棚栽培。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標準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標準。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 4285農藥安全使用標準;GB 5084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 7718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T 8321.1-8321.9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一~九);GB 9687 食品包裝用聚乙烯成型品衛生標準;GB 9693 食品包裝用聚丙烯樹脂衛生標準;GB 15063復混肥料(復合肥料);GB 15618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 16715.1瓜菜作物種子 第1部分:瓜類;GB/T 17420微量元素葉面肥料;NY 525有機肥料;NY 5110 無公害食品 西瓜產地環境條件。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 商品有機肥
商品有機肥是指產品按規定的工藝要求生產,包括合理的畜禽糞便配料,添加必要的以秸稈為主的輔料,實施加菌加氧經一定周期發酵,達到均質化、無害化、腐殖化的肥料。
3.2 農業投入品
農業投入品是指在農產品生產過程中使用或添加的物質。包括種子、種苗、肥料、農藥、獸藥、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等農用生產資料產品和農膜、農機、農業工程設施設備等農用工程物資產品。
3.3 立架栽培
西瓜立架栽培是在大棚設施條件下,用竹竿等架材搭架、用繩索等牽引瓜蔓上架,果實懸吊于棚架上的一種立體栽培方式。
4 產地環境
生產基地周邊環境應無污染源。農田土壤環境、大氣、灌溉水質質量應符合GB 15618、GB 5084和NY 5110的規定。
5 農業投入品
5.1 肥料
復混肥料應符合GB 15063的規定。微量元素葉面肥料應符合GB/T 17420的規定。有機肥料應符合NY 525的規定。
5.2 農藥
農藥使用應符合GB 4285、GB/T 8321.1-8321.9的規定。
6 栽培技術
6.1 品種選擇
中果型西瓜宜選擇‘早佳(84-24)、‘抗病948等類型品種;小果型西瓜宜選擇‘早春紅玉、‘拿比特、‘小皇冠等類型品種。種子質量應符合GB 16715.1的規定。
6.2 播期
播種期宜選擇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
6.3 培育壯苗
6.3.1 營養土與苗床 (1)營養土配制。營養土應按床土90%、商品有機肥10%比例,再按667 m2大田用苗所需營養土中加硫酸鉀型三元復合肥(N∶P2O5 ∶K2O=15∶15∶15,下同)或西瓜甜瓜專用配方肥(N∶P2O5∶K2O=15∶10∶17,下同)1.0 kg要求配制。床土宜選擇肥沃、疏松、4~5年未種過葫蘆科和茄果類作物的水稻田表土,并在使用前1~2個月將各材料混和均勻,堆制、過篩后備用。(2)營養土消毒和制缽。播種前7~10 d應對營養土進行消毒,營養缽可采用高度和直徑均為8~10 cm的泥缽或塑料缽。(3)苗床類型與設置。應采用電加熱溫床育苗。在大棚內的畦面上做一水平地面,即平整床底,其上鋪一薄層稻草或礱糠為隔熱層(厚度1~2 cm)。選用長120 m、功率1 000 W或者長100 m、功率800 W規格的電加溫線進行苗床布線,苗床兩側需布線稍密,兩線間距為6~8 cm,中間布線稍稀,兩線間距為8~10 cm。床兩端應按要求插入小木棒,其間來回布線,線應拉緊不松動,線與線不能重疊、交叉、打結。需用多根電加熱線的,則各根電加溫線的引線要引向同側,在單相電路中并聯后與電源相接。營養缽應在布線后的電加熱線上按梅花型擺放,苗缽放滿苗床后,苗床四周宜用土封住。
6.3.2 種子處理 (1)曬種。播種前選晴天曬種2 d。(2)浸種。將種子放入55 ℃溫水中,不斷攪拌15 min,然后讓其自然冷卻并浸種4 ~6 h,最后洗凈種子表面黏液。(3)催芽??刹捎镁哂凶詣涌販匮b置的恒溫箱催芽。將恒溫箱溫度設定在30~32 ℃,打開電源通電加熱并使箱內溫度穩定;然后將濕紗布或濕毛巾放在淺盤等容器上,再把種子均勻平攤在濕紗布或濕毛巾上,上面蓋1~3層濕紗布,最后將淺盤放入恒溫箱中。催芽至大部分種子露白。亦可采用人體催芽法,將種子用濕紗布包好,裝入兩層塑料袋內(塑料袋應完整無損),扎好袋口,放在貼身衣服的外面。催芽至大部分種子露白。
6.3.3 播種 播種前缽體要澆透水,每缽播1粒種子,種子平放,胚根向下,然后均勻覆上厚約1 cm經消毒處理過的細營養土。播種后缽體上面覆蓋1層塑料薄膜,然后搭小環棚蓋薄膜保溫。待秧苗50%拱土時揭去塑料薄膜。如果出現種殼“戴帽”現象,可在清晨露水未干時人工摘除。
6.3.4 苗床管理 (1)溫度管理??刹捎谩岸叨汀弊儨毓芾矸椒▽γ绱策M行溫度管理。播種后至出苗前的床溫應保持白天30~32 ℃,夜間20~22 ℃;出苗后至第1片真葉展開期間的床溫白天保持24~25 ℃,夜間15~18 ℃;第1片真葉展開后床溫白天保持30~32 ℃,夜間18~20 ℃;大田定植前1周,進行揭膜通風煉苗。(2)水分管理。出苗后至第1片真葉期間應嚴格控制水分。第1片真葉出現后視苗床缽體的干濕程度于晴天的中午前后進行適量澆水,澆后待植株表面和土表水分蒸發、水漬收干后再蓋塑料薄膜。(3)通風和光照。育苗應采用新的塑料薄膜。齊苗后在床溫許可的范圍內,盡量揭開小環棚塑料薄膜進行通風,降低苗床空氣濕度。(4)壯苗主要特征。子葉完整,下胚軸粗壯,真葉葉片厚,葉色濃綠,根系發育好,無損傷。一般秧齡28~30 d,葉齡2葉1心至3葉1心,苗高不超過10 cm。
6.4 定植
6.4.1 定植前大田準備 (1)田塊選擇。應選用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土質疏松,肥力好,4~5年未種過瓜類的水稻田塊。(2)耕翻。秋季水稻收獲后對水稻田塊進行翻耕,翻耕深度宜25~30 cm,定植前20~30 d,將土壤冬搗1~2次。(3)施基肥。一次性全耕層施足基肥,地爬式栽培每667 m2施腐熟菜餅肥150 kg,或商品有機肥400~500 kg,再加三元復合肥或西瓜甜瓜專用配方肥50 kg;立架栽培每667 m2施腐熟菜餅肥200 kg,或商品有機肥400~500 kg,再加三元復合肥或西、甜瓜專用配方肥60 kg。(4)開溝、做畦。定植前應開好配套溝系。棚與棚之間的出水溝,溝深0.3 m;大棚兩端排水溝,溝深0.4 m;排水溝與大明溝相通,大明溝深0.5 m以上。棚內操作溝寬30 cm、深20 cm。地爬式栽培,每個大棚內做2畦,每畦寬2.4~3.5 m,畦高0.25 m,畦面呈龜背形;立架栽培,在整地做畦時,把棚內6 m寬的畦面分成3畦,中間1畦連溝為1.2 m,旁邊2畦連溝為2.4 m,畦高0.25 m,畦面呈龜背形。(5)搭棚和覆膜。應在定植前15~20 d,搭好大棚、蓋好膜。棚型結構為4層多功能膜覆蓋的大棚。棚頂高度2.3~2.5 m、寬度6~8 m。棚內用竹片作支架搭中環棚和小環棚,大棚薄膜厚度0.08~0.1 mm;中環棚膜厚度0.03~0.04 mm;小環棚膜厚度0.015~0.02 mm;地膜厚度0.015 mm,覆蓋整個畦面。
6.4.2 定植時期 定植以秧齡、葉齡、大棚內10 cm深地溫穩定在12 ℃ 以上為依據,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搶晴天連續作業,大小苗分開定植。
6.4.3 栽植密度 地爬式栽培:小果型品種每667 m2栽550~600株;中果型品種每667 m2栽500株。立架栽培:小果型品種行距1.2 m、株距0.5 m,每667 m2栽900株;中果型品種行距1.2 m、株距0.6 m,每667 m2栽750株。
6.4.4 定植方法 瓜苗定植在畦的中間。先按株距破膜挖好苗穴,然后將苗缽放入,缽的四周及底部應用細土填實,然后視土壤干濕度澆好活棵水,水溫保持12~15 ℃。破開的膜應圍繞秧苗基部四周鋪平,并蓋土封口,蓋好小環棚膜。
6.5 定植后管理
6.5.1 溫度管理 緩苗期內一般不應通風。瓜苗活棵后可視氣候適當通風曬苗,坐果前大棚溫度白天保持在28~30 ℃,夜間不低于10 ℃。棚溫超過35 ℃ 時,開棚的兩端或在背風處揭膜通風;陰雨天氣在溫度許可情況下可揭除內膜,適當通風降濕。隨著瓜蔓逐漸生長,依次拆除小環棚、中環棚;當瓜蔓伸長至坐果節位時,適當降溫促坐果,白天棚溫不超過28 ℃;在果實膨大階段,增溫拉大晝夜溫差,棚內溫度白天控制在28~30 ℃,夜間控制在18~20 ℃。
6.5.2 整枝理蔓 (1)整枝。地爬式栽培,按照定植密度選擇相應的2蔓或3蔓整枝方式。主蔓長30 cm時,基部選留1~2根生長健壯的側蔓,坐果前長出的其余側蔓一律摘除,整枝要及時。立架栽培,小果型品種宜在5~6葉時摘心,側蔓長出后選留3條長勢基本一致的健壯子蔓,利用側蔓結果,每株留2瓜;中果型品種可采用1主2側3蔓式整枝,每株留1瓜,當蔓長到25~28節位時可進行打頂。(2)理蔓。地爬式栽培,瓜蔓長 50~60 cm時,應進行理蔓,以“V”字形牽引至畦面,使莖葉分布均勻。立架栽培,瓜蔓長 50 cm時,拆去大棚內的中環棚和小環棚,并進行搭架。搭架的材料可用長約1.8 m、直徑4 cm的竹竿,每隔2.5 m豎1根,入土20 cm,在竹竿頂部橫扎1根竹竿或鉛絲,接近地表處橫拉1根尼龍繩(瓜苗定植活棵后就可拉好),然后用繩索呈螺旋型牽引瓜蔓上架。上架時間宜在晴天下午進行。
6.5.3 除草 (1)時間。定植后,當田間大部分雜草發芽并有少量已頂出土層時應進行除草。(2)選用藥劑。每667 m2用41%草甘膦水劑100 mL對水,定向噴施。(3)操作要求。在噴藥前,把平鋪的地膜撩起并蓋在簡易小棚上面,噴藥結束通風后鋪平地膜。瓜秧根基部周圍的雜草人工拔除。
6.5.4 授粉、坐果、疏果 (1)授粉??刹捎萌斯ぽo助授粉方法授粉,采下當天開放的雄花,撕去花冠將花粉粒均勻涂抹在當天開放的雌花柱頭上。授粉時間宜晴天上午7:00—9:00,陰天8:00—10:00。授粉后應做好授粉日期標記。(2)坐果。坐果節位為主蔓的第2~3朵雌花,側蔓的第1~2朵雌花。中果型西瓜每株結果1~2個,小果型西瓜每株結果2個。(3)疏果。幼果長至雞蛋大時進行疏果,選留符合本品種特性的幼果。(4)網袋吊瓜。立架栽培,當瓜長至0.5 kg時,用尼龍網袋把瓜套在網袋中,上面用繩索吊在橫桿上。
6.5.5 肥水管理 疏果后及時施膨瓜肥,每667 m2追施三元復合肥或西、甜瓜專用配方肥,地爬式栽培10~15 kg、立架栽培20 kg,分2次進行,間隔5~7 d。
6.6 病蟲害防治
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推廣應用綠色防控技術,科學合理使用化學農藥,保證西瓜的安全生產。
7 采收
采收應根據不同的授粉日期和實際成熟度來決定。一般小果型西瓜果實發育期35~38 d,中果型西瓜果實發育期38~42 d。
8 包裝標簽
8.1 包裝
8.1.1 包裝等級 西瓜應按等級分別包裝,每1包裝箱內必須是同一等級的西瓜。
8.1.2 包裝材料 包裝材料應符合GB 9687、GB 9693的規定。包裝箱材料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規定。
8.2 標簽
包裝箱上應印有商標,標明品名、等級、凈含量、采收日期、產地、單位名稱、電話等。標簽內容應符合GB 7718規定。
9 運輸和貯藏
9.1 運輸
西瓜在裝卸運輸中應輕裝輕放。運輸工具必須清潔衛生,不得與有毒、有異味、有害的物品混裝混運。
9.2 貯藏
在常溫庫中貯存西瓜應陰涼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