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毓洪 張其安2 孫興祥 黃蕓萍1 嚴從生 倪偉 應泉盛 王朋成 臧全宇
1 南方中棚西瓜爬地長季節簡約化栽培模式
1.1 技術概述
11月下旬至1月上旬播種育苗,4月下旬至5月中旬始收,浙江地區共采收4~6批,持續采收至11月,江蘇地區共采收2~3批,持續采收至7月。該技術西瓜667 m2產量在 4 000~6 000 kg,667 m2產值達8 000~11 000元,在浙江寧波、臺州,江蘇鹽城、南通,安徽沿江江南等地成為主推技術。
1.2 技術要點
(1)適宜品種:砧木選用‘甬砧3號、‘京欣砧1號、‘京欣砧王等長勢穩健、耐高溫、易坐果、抗性強的品種;中果型西瓜選用‘早佳、‘ 京欣1號等,小果型西瓜選用‘蜜童、‘秀麗等。(2)設施類型 5.5~8 m鋼管塑料棚或竹架棚,3棚5膜覆蓋栽培。(3)關鍵技術 爬地栽培,3蔓整枝,第1批瓜密植,667 m2栽500~600株;長季節栽培,采收1批后間隔拔除1株;施足基肥,膜下滴灌,每批西瓜坐果后及采收后各追肥1次;人工授粉或蜜蜂授粉;越夏期間防止高溫和早衰,延長采收期。
1.3 技術實施效果
應用該技術可節水50%、肥料利用率提高20%~40%,節省人工50%以上,西瓜產量增加10%~25%、增效20%~30%,降低病害發生,提高果實品質及商品性,具有良好的經濟和生態效益。
2 南方中棚西瓜吊蔓密植簡約化栽培模式
2.1 技術概述
春秋兩季栽培,吊蔓種植,精品化管理。春栽1月上中旬至2月上旬育苗,5月上中旬始收,6月下旬采收第2批后結束;秋栽7月中下旬育苗,9月底至10月上中旬收獲。 春季667 m2產量在4 500 ~6 000 kg,產值在11 000~14 000元;秋季667 m2產量在2 000~3 000 kg,產值在6 000~ 9 000元,在安徽江淮之間、江蘇沿海地區及浙江等地成為主推技術。
2.2 技術要點
(1)適宜品種:春栽選擇‘秀麗、‘ 拿比特等低溫坐果性好、不易裂果、抗病性強、早熟的品種;秋栽選擇‘秀麗2號、‘ 早蘭等優質、抗病、耐高溫的品種;砧木選擇‘甬砧5號等小果型西瓜專用嫁接砧木品種。(2)設施類型:6~8 m鋼管塑料棚;早春3膜覆蓋栽培,秋季2膜覆蓋栽培。(3)關鍵技術:平衡施肥,春季控水栽培,秋季水肥同灌;吊蔓密植,單蔓整枝1株留1果,雙蔓整枝1株留2果;蜜蜂授粉或人工授粉;通過夏季灌水高溫悶棚,種子處理,嫁接栽培,防蟲網防蟲覆蓋,黃板、藍板、殺蟲燈、性誘劑滅蟲,膜下水肥同灌降濕,綜合防控病蟲害。
2.3 技術實施效果
應用該技術可節水50%,提高肥料利用率40%,提高設施利用率30%以上,增產15%~30%,并能改善果實商品性,提高市場售價,凈增經濟收入40%以上。所采用的綜合防控技術可有效降低病害發生,減少農藥的使用量,具有良好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
3 南方小棚西瓜早熟簡約化栽培模式
3.1 技術概述
2月下旬至3月上旬西瓜播種育苗,6月上中旬始收。生長前期小棚覆蓋保溫,后期拆棚撤膜露地栽培,對設施和管理要求較低。667 m2產量在2 000~3 000 kg,產值在3 000~4 500元。在安徽省長江以南地區、江蘇沿海地區及浙江慈溪、平湖、上虞、瑞安等露地西瓜產區成為主推技術。
3.2 技術要點
(1)適宜品種:選擇優質、抗病、耐低溫、早中熟、中大果品種,如‘京欣系列、‘華欣系列、‘浙蜜系列等。(2)設施類型 2~3 m毛竹小棚,每棚種2行;1.0~1.5 m毛竹小棚,每棚種1行。(3)關鍵技術:地膜覆蓋爬地栽培,667 m2栽600~800株;前期保溫促生長,后期通風降溫,定植后40 d拆棚撤膜;膜下水肥同灌,定植后追肥3次左右,前期控水,坐果后增加水量;3蔓整枝,蜜蜂授粉,主蔓結果。
3.3 技術實施效果
該技術經濟適用,易于輪作換茬,易被大多數生產者接受??商嵩绮墒?0~15 d,節省肥水20%以上,節省人工成本20%以上,增產10%以上,增效20%左右。
4 南方中小棚甜瓜特早熟簡約化栽培模式
4.1 技術概述
多層覆蓋栽培,11月下旬至1月上中旬播種,4月上旬始收,共采收2~3批,6月結束。該技術甜瓜667 m2產量在2 500~4 000 kg,產值在1.5萬~1.8 萬元,在浙江嘉興、臺州等地、安徽省長江以南地區成為主推技術。
4.2 技術要點
(1)適宜品種:選擇‘西薄洛托、‘蜜天下、‘黃金瓜、‘中甜1號等耐低溫弱光、易坐果、膨果性好,品質優的早熟品種。(2)設施類型:4.5 m小棚采用2棚3膜覆蓋栽培,8 m鋼管塑料大棚或連棟大棚采用3棚5膜覆蓋栽培。(3)關鍵技術:爬地栽培,膜下鋪設滴管,667 m2栽500~700株;定植前扣好棚膜提高地溫,定植后注意保溫,促進生長,后期通風降濕,預防病害;每批瓜采收后和坐果后追肥1次;2蔓或3蔓整枝,采用坐果靈等噴花坐果。
4.3 技術實施效果
該技術經濟適用,適合多層覆蓋,可使瓜苗安全越冬,較常規春季栽培提早上市30 d左右,易被多數生產者接受??晒澥》仕?0%以上,增產10%以上,商品瓜市場價格提高1~2倍,增加純收入30%以上。同時與水稻等其他經濟作物進行水旱輪作,有效降低土壤鹽分,保持土壤墑情,緩解土壤連作障礙。
5 南方中小棚甜瓜越夏長季節簡約化栽培模式
5.1 技術概述
1月下旬播種,5月中旬始收,連續采收3~4批瓜,9月結束。該技術可順利越過夏季高溫季節,防治早衰,甜瓜667 m2產量在3 500~4 500 kg,產值 在1.6萬~1.9萬元,在浙江寧波、臺州及安徽長江以北地區成為主推技術。
5.2 技術要點
(1)適宜品種:選擇‘黃皮9818、‘甬甜5號、‘甬甜7號等耐高溫、綜合抗性較強、品質優的甜瓜品種。(2)設施類型:8 m鋼管塑料大棚或6 m防臺塑料大棚,膜下鋪設滴管、棚內全地膜覆蓋栽培。(3)關鍵技術:爬地栽培,定植前10 d澆足底水,扣好棚膜提高地溫,生長前期注意保溫;夏季溫度過高時遮陽降溫,停止整枝坐果,防止早衰;雙蔓整枝,繞蔓生長,前期人工授粉或蜜蜂授粉,后期隨機蟲媒授粉;加強水肥管理,每批瓜采收后和坐果后追肥1次。
5.3 技術實施效果
應用該技術1次種植多次采收,采收期延長60 d以上,產量提高70%以上。每667 m2可節省種子、農膜等生產成本400元,增加產量30%以上,提高純收入35%以上。應用防臺塑料大棚,臺風期間拆卸方便,有效降低臺風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
6 南方中小棚甜瓜春秋季高效優質簡約化栽培模式
6.1 技術概述
春季12月底至1月下旬播種,5月中旬始收;立架栽培采收1~2批,6月結束,爬地栽培采收2~3批,8月結束。秋季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種,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始收,立架栽培采收1批,爬地栽培采收1~2批,11月至12月結束。甜瓜667 m2產量可達2 500~3 000 kg,667 m2產值達10 000~1 4000元,在浙江省、江蘇省、安徽省成為主推技術。
6.2 技術要點
(1)適宜品種:春季選擇‘甬甜5號、‘東方蜜1號等耐低溫、抗病、品質優、產量高的品種;秋季選擇‘黃皮9818、‘早甜2號、‘蘇甜1號等耐高溫、抗病、高產、高品質的品種。(2)設施類型:8 m鋼管塑料大棚或6 m防臺塑料大棚;春季3膜覆蓋栽培,秋季安裝防蟲網,進行避雨栽培。(3)關鍵技術:平衡施肥,節水栽培,春季定植前澆透底水,生長期不再澆水,秋季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爬地栽培雙蔓整枝667 m2栽500~800株;立架栽培單蔓整枝,667 m2栽 1 100~ 1 500株;春季注意保溫降濕,秋季防止高溫早衰;春季人工授粉或蜜蜂授粉,秋季蜜蜂授粉或隨機蟲媒授粉。
6.3 技術實施效果
應用該技術春季種植節水25%,秋季種植節水10%,并可提高肥料利用率,有效降低病害發生率。高溫悶棚的土壤處理方法可殺死90%以上的土壤致病菌,降低土壤鹽分,實現甜瓜周年種植。降低生產成本10%以上,增產10%以上,增效15%以上,具有良好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