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方瓊
【摘 要】企業經營權與所有權的分離是內部控制產生的直接原因,COSO委員會對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推動使的兩者逐漸產生相互關系,并登上了企業管理的舞臺。而基于內部控制的企業風險管理,對于我國的企業無疑是重要的,由此催生了我國對于內部控制和企業風險管理的研究。這對于當前我國企業基于內部控制研究風險管理是有現實意義的。
【關鍵詞】內部控制;企業;風險管理
一、進行內部控制和企業風險管理的必要性
內部控制作為管理學的分支,是應用于會計制度最廣泛的定義。內部控制“是指一個單位為了實現其經營目標,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保證會計信息資料的正確可靠,確保經營方針的貫徹執行,保證經營活動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單位內部采取的自我調整、約束、規劃、評價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與措施的總稱。”企業風險管理,是指企業在面臨未來在實現戰略目標的過程中產生的種種不確定性也即風險,采取措施對不確定性進行識別、計算、分析、評價等,以期能將風險適度確定化并能適時的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防范和控制,用最經濟合理的方法來將風險損失控制在預期可接受的范圍內。
企業風險管理起源于20世紀30年代美國保險業,20世紀50年代發展成為一門學科,屬于管理學分支。到21世紀,企業風險管理(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即ERM)已形成其特定的概念,主要來自于2004年COSO委員會《企業風險整合框架》。企業進行風險管理有利于企業對未知風險進行一定程度的防范,保證資產的安全性、完整性,進行正確的投資決策,實現企業的經營活動目標,對企業、企業所有者、管理者而言都具有重要意義。由于內部控制和企業風險管理都是為了防范、控制企業風險而產生的,所以兩者融合是一個必然趨勢,而基于內部控制進行風險管理也將成為一個重要方向。2008年,“三鹿奶粉”曝出三聚氰胺丑聞,從此國內乳制品行業陷入持續低迷狀態,三鹿的失敗就是由于其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不到位所致。
二、基于內部控制的企業風險管理基本原理
企業在日常的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在制定的目標的實現過程中,是存在著諸多風險的。對這些風險如果不采取防范措施,對企業的未來收益是存在威脅的,因此要求的企業未來面臨的風險進行適度的預測并進行管理,這就要求我們需要基于每部控制對企業的風險進行管理。上文對企業面臨的具體風險進行了分析以及給出了風險管理的建議,但是未從宏觀上給出一個風險管理思想。基于內部控制進行企業風險管理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制定企業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并形成適應的風險管理標準
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才能保證企業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都被覆蓋,不會出現風險遺漏點,而適應的風險管理標準能夠將內部控制制度“力所不及”之處管理起來。
2.強化企業風險意識,做好各個環節的風險預防
對于風險,最好的方法就是防患于未然,因此增強企業的風險意識,將有些非必然發生的、導致損失的事件“扼殺在搖籃中”。風險管理是一個過程,是由董事會、管理人員和其他人員實施,應用于企業的戰略制定、實施并貫穿始終,保證企業預期最低收益,旨在識別企業運營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種風險。
3.企業基于內部控制建立風險管理體系應該遵循一定的原則
這些原則包括:系統性原則,基于內部控制原則,預防性原則,持續改善原則。而這些內部控制基本原則不但是企業的管理基本工具,更是企業治理的重要手段。
4.在將建立了基于內部控制的風險管理體系之后,還需要對體系進行實施以及完善
包括:目標的制定——不僅要建立全面風控的總目標,還要建立各個分目標;了解風險管理之初的狀態,并收集相應的信息,方便日后查驗;建立合理的分先辨識和評估體系,對于企業可能面臨的風險采取預警機制;針對特定企業建立特定的風險管理制度,并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完善;對企業可能面臨的重大風險建立能夠抵御重大風險的措施。
三、當前針對我國企業基于內部控制的風險管理
1.針對投資風險進行的管理
投資風險是指企業投資失誤帶來的企業利益損失的風險。對投資風險的管理,在投資之前,各職能部門和項目評審組要進行嚴格的項目風險評估,考察項目的風險是否在公司可控、可接受范圍之內,不能盲目運作。對于對外的投資項目不能承諾風險、收益,做出承諾既違反相關法律規定,也會使得在極端情況下的虧損無法承擔。在這里,一個比較典型的案例是中鐵建投資沙特鐵路項目的巨虧——沙特麥加輕軌鐵路,該項目為全世界穆斯林朝覲專用鐵路,合同總金額為66.50億里亞爾,約為17.7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21億元,約占中國鐵建中國會計準則下 2007年營業收入的6.81%。毋庸置疑,該項目對于中鐵建來說,都是屬于一筆具有重要影響的投資項目,而該項目的巨虧,反映了中鐵建風險管理與內控嚴重缺失。例如,沙特拆遷難度被大大低估了。中國鐵建解釋稱,到項目全面鋪開后,實際工程數量比預計工程量大幅增加;業主對項目2010年運能需求較合同規定大幅提升、業主負責的地下管網和征地拆遷嚴重滯后。這導致項目工作量和成本投入大幅增加,計劃工期也出現階段性延誤。
2.針對產品市場風險進行的管理
產品市場指因產品市場供求情況等變化造成產品價格下跌或者產品滯銷等風險。產生市場風險主要原因有:市場銷售不景氣、產品更新換代快、還有國外產品的沖擊。所以針對產品市場風險,應該做好市場的調研,分析產生風險的具體原因。如果是由于市場銷售不景氣,可以進一步分析是由于消費者消費習慣的變化或者是消費者消費收入的變化導致消費者做出消費選擇。如果是消費習慣的變化,就應該了解消費者新的消費習慣,進行公司產品的改進或者改變;如果是由于產品更新換代比較快,而公司生產的產品未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則證明是公司的創新能力不足造成的風險公司,公司可以考慮在成本預算允許的情況下加大產品研發投入;造成國外產品對國內產品市場的沖擊,也應該分析是由于國外產品的質量還是國外產品的價格造成對國內產品的沖擊,依據調查結果在允許條件下進行相應改善。摩托羅拉在中國曾經是紅極一時,但是由于其“銥星計劃”失敗,使其成為了產品市場風險沒有有效管理帶來整個公司在中國這個市場失敗的典型代表,摩托羅拉在中國的市場占有率也急劇下降。
3.針對匯率風險進行的管理
匯率風險是涉外企業或者叫跨國企業所面臨的一個很重要的風險,指的是由于外匯市場上匯率的變化帶來的本幣收入的變化的風險。對跨國企業而言,對外匯風險進行管理無疑是很重要的。對匯率風險進行管理,可以對匯率進行預測來進行,也可以采取外匯遠期、外匯期貨來進行管理。使用外匯遠期或者期貨,可以在簽訂合同,明確公司會在何時收到或者付出外匯的時候,在外匯期貨或者遠期市場上通過反向操作,以此來事先鎖定匯率,防止出現匯率的大幅度波動帶來意想不到的匯率損失,規避外匯風險。
4.針對經濟合同風險進行的管理
經濟合同風險是指企業在履行經濟合同的過程中,因對方違約或不可抗力造成經濟損失的風險。因此,在應對此類風險時,應該在合同簽訂之前詳細審查合同。考察合同中對于一方違約應該怎樣賠償的約定,以及未按期完成合同約定的懲罰等等。在合同簽訂后,一方面關注己方對于合同的執行情況,以及執行合同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及解決方案,另一方面也要密切注意對方對合同的執行實施情況,觀察其有無不履行或者違約的可能,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預見性的處理可能出現的對方違約等情況,使己方不致處于被動狀態,能及早地對風險進行規避。
四、結論
隨著世界經濟的一體化,我國企業快速發展,但是也面臨越來越多的風險,因此企業要想快速而穩定的發展,對風險的管理成為了越來越多企業必須考慮的事情。企業的日常管理離不開內部控制,所以基于內部控制而對企業風險進行管理無疑是很重要的。企業在生產經營中不可避免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風險,有些風險是各種企業都會遇到的,比如產品市場風險、政策風險、法律風險、經濟合同風險等等,但是有些風險是某些類型企業獨有的,比如匯率風險是只有涉外企業才會面臨,還有些風險比如購買土地無法正常使用等是只有地產企業才會面臨的風險,涉金融衍生工具使用企業產生的杠桿放大風險等等,現實世界中存在許許多多的風險并不是“紙上談兵”可以考慮到的,一定要在實踐中出現了或者即將出現了才能發現的,這就要求我們在針對風險管理的時候,首先做好內部控制制度,當防范了基本的可以預見到的風險之后,若有非預期的風險產生,依照風險管理的基本原則進行管理,這樣才能“小心使得企業船”。
參考文獻:
[1]劉啟亮,羅樂,張雅曼,陳漢文. 高管集權、內部控制與會計信息質量[J]. 南開管理評論,2013(01)
[2]段炎兵.基于風險管理的保險公司內部控制研究[D].河南大學,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