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永文 許旭東
一位50歲的男性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支架植入術前活動耐力差,輕微活動即感胸悶、氣喘,心臟彩超提示心臟明顯增大,二、三尖瓣中量返流,排除了其他心臟疾病后行冠狀動脈造影,提示三支病變,彌漫性重度狹窄。支架植入術后患者心力衰竭癥狀明顯改善,活動耐量明顯增加。術后2個月復查心臟彩超,提示心臟射血分數由術前的22%增加到45%,基本達到正常水平,心臟大小基本正常。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腔狹窄,導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臟病。它和冠狀動脈功能性改變(痙攣)一起,統稱為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或“缺血性心臟病”。
藥物治療是冠心病的基礎治療,必要時可選擇球囊擴張、植入支架或外科搭橋。由于支架植入術方法簡單、安全,療效肯定,已經被廣泛應用于臨床,在國內全年治療患者數量接近40萬,已經成為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主要手段。
冠心病為何會發展成心力衰竭
冠心病出現心力衰竭多見于多支病變、血管彌漫性狹窄以及心肌梗死的患者。在冠狀動脈長期嚴重狹窄,導致低血流灌注的狀態下,心肌通過自身調節而使收縮功能降低,減少能量的消耗,以保證心肌存活,防止不可逆損傷,此現象稱為心肌冬眠。
如果這種低血供狀態長期得不到逆轉,甚至出現冠脈閉塞,心肌組織可發生營養障礙、萎縮及壞死,導致心肌纖維增生,逐漸形成纖維瘢痕組織,喪失收縮能力并導致室壁不規則運動,最終使心臟功能下降,發展為心力衰竭。
存活心肌:支架術效果的評價指標
冠心病患者的存活心肌,特別是冬眠心肌存在與否,對選擇支架治療和預測術后功能乃至預后的改善有重要的價值,這對冠心病心功能嚴重低下或心力衰竭患者尤為重要。若有處于嚴重缺血狀態下的存活心肌,則可選擇支架術治療,可使冬眠心肌恢復足夠血供,從而改善心肌收縮功能,緩解心衰癥狀,促進心電穩定,減少心律失常發生,并最終改善長期預后;若無存活心肌,則治療無效。
術后治療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支架植入術后的治療主要包括如下幾方面:
抗栓治療
服用阿司匹林、波立維等。
心力衰竭治療
服用地高辛、速尿、硝酸酯類藥物、B受體阻滯劑等藥物。
抗動脈硬化治療
服用他汀類藥物。
此外,還有危險因素處理,如治療高血壓、糖尿病,以及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等。
因此,有心力衰竭的患者是否要放支架并不絕對,在藥物強化治療控制心衰癥狀并評估確定存在存活心肌的情況下,支架治療是一種安全的改善心肌供血的方法,能明顯提高心肌收縮功能,改善患者癥狀和提高其生活質量。
丹參粥 丹參10克,大米100克,白糖適量。將丹參擇凈,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后,白糖調味服食。每日1劑,連服3-5天。可活血化瘀止痛,適用于冠心病心絞痛、疼痛固定不移等。
丹參茯苓粥丹參、茯苓各10克,大米100克,白糖適量。將二藥擇凈,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后,白糖調味服食。每日1劑,連服3-5天。可活血通絡、利濕消腫,適用于老年性心力衰竭、水腫脹滿、小便不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