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志
食品中的限量元素2013年11月,臺灣某媒體分別送檢了多個品牌的方便面醬包,發現醬包中存在銅、鉛、砷、汞等重金屬。該事件披露后,引發了公眾對市場上方便面食品安全的擔憂。
不少朋友問我:這次方便面存在的問題被曝光了,你還敢吃嗎?我老老實實地回答:雖然方便面不是一種健康食品,但僅針對這起“重金屬事件”而言,我并不特別擔心,該怎么吃還是怎么吃。這是為什么呢?
食物中含有80余種金屬和非金屬元素,大體可以分為三類:
其中一大類是人體必需且在食物中大量存在的常量元素,如碳、氫、氧、鈣、鉀、鈉等;另一類被稱為營養必需的微量元素,如銅、鐵、鋅、錳、碘、硒等;最后一類不是人體必需的,甚至對人體有一定毒性的元素,如汞、鉛、鎘、砷等。我們一般把微量元素和有毒元素合稱為限量元素。
測算含量。方知虛驚一場
上文提到的銅就屬于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人體內含量不多,但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攝入過量、不足、不平衡都會引起人體生理異常。那么,人們會不會因為吃了方便面而攝入過量的銅呢?答案是否定的。
臺灣媒體送檢的某牛肉面醬包的含銅量達1.73毫克/千克,而我們平時吃的用于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某保健品,每片含銅0.5毫克。換算一下,以一個醬包重10克計算,我們吃下大約30包方便面的醬包所攝入的銅,才相當于吃了一片某保健品。
再來算算方便面醬包中有毒元素的含量,看是不是損害了人體健康。
我國從2013年6月1日開始實施《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該標準中規定了調味品中的鉛、砷等有毒元素限量。媒體所披露的重金屬檢測值基本上都在合格的安全范圍內,事件涉及的某企業也發表聲明稱,公司方便面產品均依照國家標準進行生產,成品均依照國家標準檢測合格后出廠;公司方便面醬包中重金屬含量均符合GB276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沒有安全問題。
既然醬包中有毒元素含量符合安全限量規定,加之人的正常飲食攝入調味料的量是非常少的,所以針對這起事件而言,大家不要過分擔心。
雖然危害不大,但當今社會農用化學物質的使用、食品添加劑的濫用、食品加工設備的使用、工業“三廢”的排放、污染環境下食物鏈的富集,都有可能直接或間接污染食品。有害元素經過飲食、飲水、呼吸等途徑進入人體后,會對機體造成多種損害。因此,限量元素尤其是有毒元素對人體的損害,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如何合理飲食,減少有害元素對人們的傷害呢?
首先,不要食用污染嚴重的礦區出產的食品,尤其是不要食用那里的魚類、貝類、鳥類。因為由于食物鏈的生物富集作用,魚類、貝類、鳥類體內的有害元素的含量,會高出普通生物的數千倍,甚至數萬倍。
其次,謹慎食用污染地區特別是繁忙公路、高速公路附近的豆莢、稻谷和根莖類食物。因為這些植物善于通過根系從土壤和水體中富集有害元素。
最后,我們要少使用粗制的、非正規生產廠家生產的馬口鐵、陶瓷、搪瓷、錫制的飲食容器,尤其是要少用色澤過于鮮艷的劣質彩色陶瓷容器來保存酒、醋等腐蝕性較強的物質。因為作為日常用具,在接觸酸性物質、酒精或高溫環境下,這些器具容易溶出過量的鉛、鎘等重金屬成分到食物中,影響使用者健康。
要提醒大家的是,很多限量元素超標是不能通過肉眼判斷出來的,因此愛護好我們的環境,提高環保意識,是保障我們自身食品安全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