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雙 林欣
一提到椎間盤突出,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看骨科!其實,若要好好解決問題,絕不能只看骨科。
47歲的王司機患了椎間盤突出,在三甲醫院骨科手術后,依然常常感覺疼痛,骨科醫生建議他到康復科或疼痛科進行一些輔助治療。他表示很疑惑,一個病居然要看三個科室?
不同專科。解決問題不一樣
椎間盤突出,可到骨科、康復科、疼痛科就診。實際上,各個學科所解決的問題是不一樣的,比如:骨科以手術糾正特別嚴重的椎間盤突出為主;康復科主要解決軟組織存在的問題,以骨科手術后的功能康復為主;如果疼痛反復發作,可能要到疼痛科進行治療。還有一些患者,術后特別敏感,感覺疼痛,這也屬疼痛科解決的范圍。
發現椎間盤突出的年輕患者
椎間盤突出的發生與年齡有關,且有發生率逐漸上升的趨勢。
以前,椎前盤突出以中老年人居多,現在因為勞作方式的改變,椎間盤突出呈現年輕化的趨勢。在疼痛科門診,會遇到20歲就出現椎間盤突出的患者。其中,長時間對著電腦伏案工作的都市白領、醫生、記者、司機等,是椎間盤突出的好發人群。目前,因手機與平板電腦的普及,經常低頭用手機及iPad的“低頭族”,也容易出現同樣問題。
目前,椎間盤突出分兩大類:頸椎椎間盤突出及腰椎椎間盤突出。有資料顯示,腰椎椎間盤問題占60%,頸椎椎間盤問題接近40%,胸椎椎間盤問題不到1‰
椎間盤突出的癥狀
椎間盤突出的患者最初可出現頸部與腰部不適,逐漸發展后,頸部不適會逐漸向肩膀與手發展,下肢不適會逐漸向大腿與腳部發展。
如果僅有頸部的僵硬和不靈活,不一定是椎間盤的問題,可能是支持椎間盤周圍軟組織的問題,比如說韌帶、肌筋膜的勞損;如果出現手麻的情況,說明椎間盤突出的可能性比較大,應該引起重視。
特有的“黑盤現象”
所謂的“黑盤現象”,不是指患者的椎間盤黑了,而是指磁共振成像上由于椎間盤含水量降低,產生的亮度減弱現象。在磁共振片上,可以看兩個椎體之間的顏色。腰椎共有五個椎間盤,有三個是比較透亮的,如果有兩個以上變暗,就叫黑盤現象。如果有一個黑盤,同樣會引起癥狀。醫生會根據椎間盤退變的情況,結合癥狀,再加上紅外線熱圖,判斷是哪個椎間盤出了問題。
紅外線熱圖有助于明確治療方向
紅外線熱圖檢查是近年來疼痛科使用的新技術。紅外熱像技術是一種研究人體體表溫度分布狀態及記錄人體熱能分布的新的表面影像技術,對人體無傷害,對環境無輻射污染,屬于綠色檢查項目。它能夠為許多神經痛相關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有價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