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建高
戰國時期的《孟子》一書中,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記載。大意是說,對多年不愈的難治之癥,用3年以上的陳艾治療效果很好。
在我國,采艾治病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中醫認為,艾具有溫經脈、祛寒濕、治虛寒等功效。明代《本草綱目》對艾的記載是:“服之則走三陰,逐一切寒濕,灸之則透諸經,而治百種病邪。”近年來的醫學研究發現,艾葉中所含的艾葉油具有平喘、祛痰、鎮咳、抗菌、抗過敏、鎮靜等多種功效。以下介紹幾個艾葉治病的驗方:
1.治老年人夜咳取艾葉30克,放入1500-2000毫升的沸水中煎約10分鐘,撈出艾葉,將煎好的藥液倒入盆中。待水溫稍低能夠忍受時,將雙腳置于盆內浸泡足底。此法主治老年人夜晚咳嗽,每晚施治1次,以臨睡前為佳,每次15-20分鐘,一般連續3~5次漸顯良效。
2.治毛囊炎取艾葉60克,在澡盆中用適量沸水浸泡10-20分鐘,撈出艾葉,待水溫降至38℃左右,即可沐浴。亦可取艾葉10克,置于洗臉盆中,加沸水1000毫升,浸泡20分鐘后待溫,以小塊紗布浸濕,洗敷患處,每日1次。本方名為“艾葉浴”,對春夏季多見的毛囊炎有療效。
3.治肛門瘙癢將艾葉30克放入1500-2000毫升水中,煎沸約10分鐘,過濾后倒入盆中,先熏患處,待水溫降至不燙時,再用小塊紗布洗敷肛周5分鐘,每晚1次(大便后應加洗1次),主治中老年人常見的肛門瘙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