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德林
貴州農村廉政文化建設是貴州農村現階段發展的基本要求。貴州要實現與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難點在廣大農村,短板也是廣大農村。按照中央、省里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求,建設好社會主義新農村,鄉風文明建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鄉風文明”的本質是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問題,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近年來,全省各地打擊腐敗的力度不斷加大,但是,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依然存在。廉政文化建設是提高農村領導干部隊伍素質的內在要求,要求領導干部要始終圍繞增強基層執政能力,切實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
廉政文化建設是貴州農村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在全社會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開展廉政文化建設.既有利于政府部門按照法定的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貫徹落實依法行政的方針,更好地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發展環境,還有利于農村公職人員按照“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以身作則、勤政廉政,增強人民群眾反腐敗的信心和支持反腐敗斗爭的積極性.為構建貴州農村和諧社會提供有力保證。
三、農村廉政文化建設的問題
目前,廉政文化進農村存在諸多困難和問題。一是人們對廉政文化進
一、傳統廉政文化的啟示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廉”是指堂屋的側面,引申為正直、方正、干凈、節儉等含義,引申為人們對待財利的一種正確態度就是“不取不義之財、不貪不義之利”;而“政”指“正也”,即正直公道。廉政文化,就是以廉政制度為基礎,以廉政理論為指導,以廉政理念為核心,以廉政教育活動為載體,通過媒介的傳播和廣泛的社會參與,引導人們積極參與廉政監督,教育公職人員廉潔奉公,形成崇廉、尚廉的一種社會文化。農村廉政文化建設即是面向農村基層黨組織及全體黨員、干部和群眾的廉政文化建設活動。開展廉政文化進農村的活動,就是要在全社會形成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廉政文化氛圍,促進農村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全面發展。
作為傳統文化重要內容的廉政文化,對人們產生了深遠影響。在儒家廉政文化中,子曰:“君子惠而不廢,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主張見利思義。孟子說:“可以取,可以毋取,取則傷廉。”為官不取不義之財,否則就是傷害了廉的本性。荀子“尚賢”思想,認為用好人才,是實現廉政的關鍵。在墨家廉政文化中,墨子“節用”“尚賢”“法治”思想,就是要求統治者要節約不要浪費、用人上要用“德”“能”兼備的人,對社會管理要實行法治。在法家廉政文化中,管子說:“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及滅亡。”“廉”就是舍生忘死,看輕資財。韓非子認為廉政的關鍵是儉樸和杜絕奢靡,他說:“人主者,天下一力以共載之,故安;眾同心以共立之,故尊。”中國封建社會政治上是否廉潔清明,成了維系封建政權興衰存亡的關鍵。歷代封建王朝的開國者,大多積極倡導廉政,要求屬下官吏廉潔自律,奉公守法。而大多數后期坐享其成的統治者,往往慮不及此,故奢侈荒淫、政治黑暗、法紀松弛、官場腐化,進而導致政權的崩潰。
二、農村廉政文化建設的意義
我們所倡導的廉政文化是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廉政文化,既是對我國傳統廉政文化去其糟粕后的精華積淀,也包括西方廉政文化思想因子中的有益成分。
貴州農村廉政文化建設是貴州農村現階段發展的基本要求。貴州要實現與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難點在廣大農村,短板也是廣大農村。按照中央、省里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求,建設好社會主義新農村,鄉風文明建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鄉風文明”的本質是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問題,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近年來,全省各地打擊腐敗的力度不斷加大,但是,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依然存在。廉政文化建設是提高農村領導干部隊伍素質的內在要求,要求領導干部要始終圍繞增強基層執政能力,切實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
廉政文化建設是貴州農村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在全社會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開展廉政文化建設,既有利于政府部門按照法定的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貫徹落實依法行政的方針,更好地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發展環境,還有利于農村公職人員按照“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以身作則、勤政廉政,增強人民群眾反腐敗的信心和支持反腐敗斗爭的積極性,為構建貴州農村和諧社會提供有力保證。
三、農村廉政文化建設的問題
目前,廉政文化進農村存在諸多困難和問題。一是人們對廉政文化進農村的意義認識不到位。人民群眾對腐敗現象可謂是恨之入骨。但是說起腐敗,人們立即會想到那些身居高位的大官,而很少注意到那些農村基層的干部。然而,隨著我省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逐步加快,農村基層各種違紀違法案件也呈現出數量由少到多、案值由小到大的趨勢。二是對廉政文化進農村建設怎么搞缺乏科學的認識。一些農村基層干部的政治意識、公仆意識、法制觀念淡薄,工作作風粗暴,以權謀私、貪污腐敗等問題比較嚴重,影響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和發展,這就使得加強農村基層廉政建設顯得十分重要緊迫。三是隨著農村各種利益關系的不斷調整變化,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相對乏力,當前一些農村基層干部不廉潔、不民主、不公正、不依法辦事的問題日益突出,損害農民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時有發生。基層干部和群眾之間互生怨氣,對農村廉政文化建設起負面作用。四是隨著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打工經濟”的興起,廣大農村大部分青壯年農民外出務工,留守在農村的大多是些老人和兒童。年齡和文化結構的斷層,造成了當前農村群眾對廉政文化建設可有可無的現狀。五是農村開展廉政文化工作缺乏必要的經費支撐。對廉政文化進農村工作產生了一定的制約作用.影響了反腐倡廉宣傳教育工作的深入開展。廉政文化宣教陣地少,并且缺乏必要的硬件設施。六是特別是貴州廣大農村,大部分農村地區在文化娛樂場所和娛樂設施建設上與城市相比差距還相當大,甚至有的農村還相當匱乏。七是廉政文化進農村缺乏專業工作隊伍。由于經費缺乏和基層干部人員組成現狀的限制,農村僅有的基層干部主要是抓農村中心工作,而農村廉政文化宣傳教育特別缺少具有專業素質的業務骨干。八是廉政文化的內容不夠豐富.形式單一。內容上針對性不強,形式靈活性不夠,滲透力不強。四、農村廉政文化建設的措施
為此,我們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過程中,應當積極促進廉政文化進農村。一是要認真開展廉政文化建設的理論研究。對中國傳統文化、西方廉政文化因子進行吸收,結合貴州農村實際對廉政文化的理念形成、廉政文化的互動氛圍、廉政文化產品及其制作,廉政文化的資源及其整合、廉政文化建設載體及其運作,進行專門的深入探討和可行性科學論證.以便為廉政文化進農村,提供必要的理論支撐、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證。二是廉政文化進農村是一項系統工程。廉政文化進農村不是搞運動,而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中的一項長期工程,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廉政文化活動,達到“潤物細無聲”的理想效果。三是加大對農村廉政文化建設必要的經費投入。廉政文化建設如果沒有任何經濟投入,就缺少了必要的物質基礎,廉政文化建設就無從談起。廉政文化建設中要以人為本。提倡和弘揚廉政文化,并不是要否定黨員干部應有的合法的個人利益和需求。四是根據受眾的不同,采取分層教育模式。對農村群眾,應將重點放在教育他們做一個好公民上,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幫助他們知法懂法守法,不信封建迷信.崇尚科學。對農村基層干部、黨員和公務人員,就不僅要求他們要做好公民做好人,還應該大公無私,用更加嚴格的標準要求規范自己的言行。五是以漸進的方式推進廉政文化進農村。針對貴州一些比較偏遠貧困的空心村、婦女村、老年村而言,則應該實事求是,以耐心細致的工作方式,適當放緩推進廉政文化進程步子,切不可搞勞民傷財、不切實際的形式化運動。六是找準廉政文化進農村的載體。如在農村公共休閑場所運用廉政警句、廉政漫畫進行廉政文化宣傳,或通過民歌的形式向農民傳送廉政文化。充分利用貴州農村現有各種媒體,組織農村黨員、干部和群眾學習。從事紀檢工作的干部深入貴州農村開展廉政專題講座,對農村黨員、干部和群眾開展法制、政策、紀律和社會公德教育等。七是農村基層黨員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成為廉政文化的價值符號。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既重視言教更注重身教,對為人師表的君子定出了極高的標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所有這些,都是在鞭策教育主體和教導教育對象,要努力成為一個有道德、誠信、氣節、人格的人。孔子身教重于言教的為師之道,成就了從古到今的無數杰出教育者,同時也給我們當下廉政文化進農村予以深刻啟示,即要著力促進領導干部以身作則,營造擁廉創廉良好風氣,使他們本身成為有共產主義道德、重誠信、講廉潔的價值符號的象征。使領導干部成為清正廉潔價值符號、成為疾惡如仇價值符號、成為以法反腐價值符號、成為思想反腐價值符號、成為良好行政道德價值符號。
責任編輯:楊家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