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學剛 肖飛
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稅收工作和人民群眾有著緊密聯系。“稅為國基、民為邦本”,如何在稅收工作中踐行群眾路線,讓稅收工作更好地服務于人民群眾,服務于同步小康,服務于科學發展,是稅務機關面臨的重要課題。筆者認為,納稅人是稅務機關的主要服務對象,服務好納稅人,維護好納稅人合法權益,讓納稅人感到貼心和滿意,就是稅收工作中踐行群眾路線的關鍵所在。
一、嚴格依法征收、維護法治環境,讓納稅人感到公平正義
一是堅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稅收工作的生命線,稅收征管就是要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稅收法律法規,做到依法征收,應收盡收,堅決不收過頭稅。要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履行職責,行使權力,推進納稅人權益保護組織建設,自覺維護好納稅人合法權益。
二是認真落實稅收優惠。稅收優惠政策是國家扶持區域發展、優化產業結構,關懷社會民生的重要舉措,落實好稅收優惠是服務科學發展具體體現,要加大稅收優惠政策落實的監督管理和跟蹤問效,及時調整管理方式,反饋執行情況,真正讓優惠政策惠及民生、惠及發展。
三是強化稅務稽查。維護稅收公平是稅務機關義不容辭的責任,要加大對稅收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發揮稅務稽查職能作用,堅決打擊各種偷逃騙稅行為,發票違法行為,讓不守法者付出沉重代價,為守法者保駕護航,讓廣大納稅人擁有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
四是開展納稅信譽等級評定。鼓勵誠信納稅,要廣泛開展納稅信譽等級評定,加強納稅信用等級動態分類管理和跟蹤評估,強化信用等級評定結果應用,細化分級分類服務與管理,針對不同信用等級納稅人提供不同的激勵和懲戒措施,營造誠信納稅良好氛圍。
二、優化納稅服務、突出以人為本,讓納稅人感到稱心滿意
一是加強稅收宣傳。普及稅收知識、宣傳稅收政策是稅務機關應盡的義務,要通過日常宣傳和重點宣傳,為納稅人提供多角度、多形式、多層次的宣傳服務。著重稅收政策及管理措施的宣傳解讀,增進征納雙方協作和互信;要依托12366稅收業務知識庫,實現稅法宣傳內容的準確權威、口徑統一。要針對納稅人關切的熱點難點,及時回應,做好溝通交流,爭取納稅人的理解和支持。
二是強化辦稅廳建設。辦稅服務廳是稅務機關直接面向納稅人的窗口,要按照標準化、專業化、集約化、信息化打造納稅人滿意的辦稅服務廳,科學配置辦稅服務廳資源,人性化設置硬件設施,建立健全辦稅服務廳主任值班制度,大力推行首問責任制,不斷優化服務流程,完善服務方式,強化服務考核,努力提高納稅人的滿意度。
三是深入開展便民服務。“便民辦稅、春風行動”是全國稅務系統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的重要舉措,要以此項活動為載體,廣泛開展便民服務,提速涉稅事項審批,縮短納稅人等候時間,減輕納稅人資料報送負擔、表單填寫負擔、稅務檢查負擔,讓納稅人在生產經營中輕松上陣。要公開審批事項清單、執法權力清單,自覺接受納稅人和社會各界監督。
四是創新納稅服務機制。創新驅動發展,要立足實際不斷創新納稅服務工作機制,持續開展“納稅人服務需求”座談,定期征求納稅人意見建議,完善服務需求處理平臺,提高服務需求收集、分析、響應的及時性。拓展網絡、電話、微博、微信等服務方式,建立多層面、多渠道的服務受理機制、服務評價機制,服務監督機制,真正讓服務滿足納稅人所盼、所需。
三、強化信息支撐。提高服務效率。讓納稅人感到方便快捷
一是建立信息共享平臺。信息共享能大大節約納稅人的辦稅時間和辦稅成本,要著力打造基于提升服務效率的信息共享平臺,統一數據標準和口徑,整合國稅、地稅、工商、公安、銀行等部門的信息資源,方便涉稅信息的收集和檢索,避免納稅人多頭報,多頭跑,多頭找。
二是建立網絡發票系統。要突破普通的紙質發票的桎梏,建立統一的網絡發票管理、查詢系統,為納稅人提供便捷的發票領用、開具和查詢服務,逐步實現發票無紙化,最大限度遏制假發票的制售空間,降低納稅人涉稅風險,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
三是拓展信息服務模式。信息技術的發展為納稅服務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要強化互聯網運用,大力推進網上辦稅,讓納稅人足不出戶即可完成納稅申報、稅款繳納、涉稅事項審批等工作:要創新工作方式,通過建立手機辦稅軟件平臺、推廣智能涉稅服務終端等,為納稅人提供24小時不間斷服務,讓納稅人感受到服務隨時就在身邊。
四、加強隊伍建設,轉變工作作風。讓納稅人感到風清氣正
一是強化為民意識。為人民服務是我黨的一貫宗旨,要大力開展黨員宗旨意識教育,通過學雷鋒志愿服務、黨員示范崗、最美國稅人、道德講堂等活動,讓廣大黨員樹立“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思想意識。
二是建立務實作風。大力發揚“釘釘子”精神,做到求真務實、鍥而不舍,持之以恒。要按照“任務求實、干事踏實、說話樸實”的工作要求,深入開展調研,做好問題分析,科學制定計劃,做好責任分解,認真抓好工作落實,做好監督考核,提倡開短會、講短話、發短文,提倡實干、苦干和巧干,用實實在在的舉措提高服務本領,提升服務水平。
三是樹立清廉形象。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規范公務用車、公款接待、因公出國(境)管理,壓縮相關費用支出;定期組織開展廉政講座、組織觀看廉政正反典型事例影片,增強干部職工廉潔從政意識;不定期開展明察暗訪,堅決查處“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不依法行政、辦事效率低”“吃拿卡要報”等危害納稅人利益的違紀違法行為,樹立國稅部門清廉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