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美術作品的畫面不僅表現出較強的繪畫語言、畫家的思維觀點,也能把作者所表達的思想與欣賞者產生共鳴。藝術家的創作往往是把現實生活中各種生活狀況,運用繪畫形式表達主觀的情感,他們在畫面中營造出具有強有力的視覺效果與和諧的氛圍。此氛圍感從題材和色彩的魅力進行分析,在材料與表現技法上都繼承了傳統并不斷創新,進而創造出畫面獨特的美感。
一、室內日常生活情景營造出自然與寧靜的氛圍美感
在美術史上,許多畫家以家庭生活場景為創作主題,因油畫語言獨有的表現力、創造力,將極其平凡的家庭情節上升到極具感染力的審美高度,所以家庭生活題材的油畫常備受大眾的關注。 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納比派室內場景畫家——維亞爾,他既是生活的熱愛者也是生活的謳歌者,被稱為“親和主義”畫家,他對身邊的環境異常關注,對生活中的每個細節都充滿了喜愛,他將生活瑣事作為繪畫題材進行創作,其繪畫主題大部分是自己和朋友家中的室內情景。在將生活轉化為藝術的過程中,客觀事物僅作為借鑒參照,需要藝術家重新布局安排,使作品散發出自然、溫馨、和諧的家庭生活氛圍。
二、主觀性色彩和裝飾性色彩營造和諧的氛圍美感
油畫創作中營造和諧的氛圍美感,除了選擇司空見慣的生活題材這個因素以外,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色彩的表達。色彩能表達和諧的氛圍,運用主觀性色彩和裝飾性色彩能使創作表達的色彩情感進一步提升。
(一)主觀性色彩的魅力
色彩是油畫創作的重要表現手段之一,具有較強的表現力和豐富的情感。在油畫創作中,增強色彩魅力,對自然景物的客觀色彩賦予個性色彩,主觀性色彩能夠加強作品的藝術感染力。主觀性色彩是相對于客觀對象本身的色彩而言。藝術家在創作作品時不是自然物象真實色彩的再現,而是根據主題和畫面的需要及自己情感的表達對色彩進行再創造,以達到彰顯作者情感和意念的目的,使創作的畫作獲得強烈的視覺效果和特定的精神內涵。
為了追求純粹的色彩美,用主觀色彩表現那些神秘而難以觸摸的意境,使作品中色彩具有表現性、情趣性等特性。因為色彩能使人產生豐富的聯想,也能改變人的情緒。在一個充滿色彩的世界里,不同的個人有不同的色彩視覺感受,不同的時期和區域的色彩也具有各種不同的象征意義。在藝術創作中,畫家常常用各種色彩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觀眾在欣賞畫作的過程中,也感受到了色彩的魅力并被色彩沖擊著眼球,從碰撞中感悟到畫家的創作理念和畫家在畫面中所表現出來氛圍美感。
在創作生活場景時,不受現實生活情景的局限,根據創作需要,創作過程中對真實色彩的色階進行降低或提高。有的藝術家喜歡運用高明度和高純度的補色對比,整幅畫就像交響樂;反則,喜歡運用低明度和低純度的補色對比,就如輕音樂。維亞爾曾經說過:“藝術應該是藝術精神的創造物,自然界只是一種機遇,畫家應該從主觀上重新安排它們。”從此繪畫不再忠實于任何客觀物體的表象,而只忠實于生活中對周圍事物的感覺與感情。他在畫面上表達的是創作主體從審美上按畫面需要再調整過的關系,而不是客觀事物的簡單再現。如作品《杰奎琳小姐》中將場景與人物相融合,整個色調是雅致的淡黃色調,人物的裙子是暗紅色,形與形之間沒有明確的輪廓線。其表現手法還是平涂色塊,弱化表現室內的空間關系,同類色的運用表現極其諧調。從畫家的作品中看出藝術家運用色彩來構建畫面,注重情感的傳遞與精神世界的外露,重視色彩的情感表現。
(二)裝飾性色彩的魅力
在油畫創作中,裝飾性色彩運用極其廣泛且具有表現力,體現了藝術家的美學的形式法則和主觀的認識。藝術家通過對自然物象的真實感受,獲得色彩創造的靈感和激情,進而激發創作者再次創作。主觀性色彩的創造是客觀色彩轉換和升華的過程,也是畫面色彩的轉換、重構,表現特定環境里的色彩氣氛和效果。高更認為:“色彩,正是像音樂一樣同時顫動,是能夠達到自然里所具有最普遍的東西,因而也是最平凡的東西,這就是內在的力。”所以高更覺得色彩的裝飾,能夠因為它的表現力量而成為魔術似的樂章,成為一個對客觀事物的體會或一個內心的表達。在印象主義之后,家庭室內題材的油畫作品較早具有裝飾風格,比較明顯的畫家之一——維亞爾,其早期作品的色彩和構圖具有濃郁的裝飾趣味性。他把裝飾趣味在畫面中呈現出來,表現出他繪畫語言的特色。色彩豐富,裝飾效果強,構圖別致。在畫面上由各種彩色組成的平面圖形,恰似許多精美圖案組合而成的彩色壁毯,具有極佳的裝飾效果,更顯出繪畫的趣味性。畫面的空間進行減弱,把色彩概括成塊面組成,畫面色彩效果體現出裝飾性,將不起眼的日常生活情景描繪出濃郁的藝術氣息。
三、筆者油畫創作中氛圍感的營造
筆者在研究創作過程中的感悟是一幅優秀的繪畫作品需要具備以下幾個要素:先要學習尋找在繪畫主題和題材上吸引人;其次思索如何用具有感染力的藝術表現力展現作品的親切感。關注自己身邊的生活,從熟悉的生活中尋找主題,對自身了解的主題進行創作,才能更好地表達個人的真實情感,及表現對生活真摯的情感。所以筆者平時的創作題材源于日常的室內生活場景——畫室。
筆者在創作過程中,把畫室里各種形狀的畫架和大小不一的畫板,安排錯落有致,形成有節奏的方塊與線條交織的樂章。在描繪畫室場景時,喜歡做有色底,習慣用黃色、紅色、灰綠色為底色先把整個畫面色調統一,再用微妙的同類色和對比色豐富畫面,營造和諧舒服的氛圍。如《畫室景致之三》,根據畫面色彩構成需要,最亮和最暗的色階很短基本用灰調鄰近色。并看那個塊面所處的位置是否舒服,在畫板與畫板之間有畫架來打破形的呆板,在畫板上增加人物想象或畫室里日常隨時隨地可見的物體如茶壺、水、書籍、速寫本、顏料等,增加表達畫室的生活氣息,人物在我的畫面里已經不是重要表達的對象了,只是一塊顏色。畫面中擴大場景,削弱人物在畫面的比重,運用大色塊,減少光線和空間的考慮,表現出室內寧靜、閑適的氛圍,溫馨的氣息。筆者其他的創作都是通過平面表現方式,體現出畫面的圖形形式和裝飾意味,用不同調子營造和諧的氛圍。
總之,藝術是生活與情感的產物,優秀的美術作品是藝術家對生活情態和內心情感碰撞產生的精神升華。在油畫創作中,通過主觀性色彩和裝飾性色彩表現主題,融入畫家自身的情感和理想,展現出自然、和諧的美好生活。現代中國油畫創作中,許多藝術家和學者不斷研究具有氛圍美感的佳作,研究中外的藝術,借鑒與融合,尋找自己獨特的色彩語言,把傳統藝術與現代大眾文化結合起來,去探索具有自己風格的作品。
【劉光玫,廣西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