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銳
【摘要】 在寬帶接入網類改造項目中,農村地區FTTH改造作為未來通信市場激烈競爭的一大地區,選擇不同的FTTH改造端口配置方式往往會造成投資收益比差別較大,如何選擇合理的配置方式控制投資規模、滿足建設指標是本文討論的重點。
【關鍵詞】 光纖寬帶 農村FTTH 端口配置
隨著“寬帶中國”戰略的推行,寬帶技術模式和接入速率都發生了較大變化。自2012年以來,我國各地區已對既有城區進行了大規模的FTTH改造工作,經過近幾年的發展,積累了一定的FTTH建設和維護經驗。為應對目前農村通信市場激烈競爭,2014年各地區陸續開展了農村區域寬帶網絡的光纖改造,為進一步加強建設原則、技術要求、項目管理等方面的要求,本文從改造端口配置方式的不同對農村FTTH建設進行分析。
一、分光方式
(1)分光方式的選擇:根據《2014年遼寧聯通農村寬帶光纖改造建設指導意見》,農村FTTH改造采用二級分光方式。(2)分光器的組成:根據農村住戶分布的自然條件限制,選擇以1:8+1:8和1:16+1:4為主。覆蓋住戶小于200-300戶,一級分光點與光交集中部署;覆蓋住戶超過300戶,一級分光點分散部署。(3)分光器位置:二級分光點放置在光分路箱內,光分路箱安裝在電桿上,采用室外型(建議采用抱桿式SMC箱體)。
二、端口配置
(1)城市分光器端口配置方式的演變
城市FTTH改造,采用二級分光方式,二級分光器到單元布放。從近2年市內寬帶風暴改造工程來看,分光器的端口配置經歷了3個階段,經過實踐檢驗,配置方式逐漸走向成熟。
①第一階段FTTH端口配置:按照每單元用戶數的30%配置。(該方式只考慮了實際住戶數,未考慮實裝AD數,端口配置數量未結合實際情況,造成后期有些單元端口擴容,有些單元端口過剩)②第二階段FTTH端口配置:按照現有AD數的90%配置端口數。(該方式只考慮了實裝AD數,未考慮實際住戶數,端口配置數量過低,造成后期端口擴容頻繁)③第三階段FTTH端口配置(M(住戶數)+N(實裝AD數)方式):建設的分光器端口結合樓宇及單元做好合理布局,滿足市場預計兩年用戶轉化及新增需求,端口配置數=現有AD數+(常住戶數-現有AD數)*50%,并結合現場適當預留10%端口容量;(該方式綜合考慮了實裝AD數與實際住戶數,配置端口在滿足現有實裝AD用戶全覆蓋的基礎上,結合市場發展的前景,預留剩余住戶數一半的端口數量發展使用,結合目前改造工程來看,該方式端口配置率約為65%左右)
(2)農村分光器端口配置方式的分析
端口配置方式組成:目前遼寧地區農村的構成方式分為鄉鎮和自然村。
①鄉鎮改造端口配置:農村鄉鎮以多層住宅和沿街商鋪為主,用戶一般沿街道兩側成條型分布。鄉鎮FTTH改造的端口配置方式可參照城市FTTH改造,采用M(住戶數)+N(實裝AD數)的方式配置,計算方式為:N + (M - N)/2,端口配置率約為65%左右。②自然村端口配置:自然村用戶分散,密度較低。受限于技術及后期維護約束,用戶端引入皮線長度應不超過200米。按照“住戶室內皮線長度預留40米,二級分光點皮線熔纖預留10米”的原則,二級分光點的覆蓋半徑不應超過150米(3個桿檔)。150米范圍內覆蓋的住戶數,按照自然村“面條型”分布方式,一個二級分光點覆蓋用戶數約為8戶;“多面條型”分布方式,覆蓋用戶數約為15戶。根據一個二級分光節點覆蓋用戶8-15戶的原則,計算二級分光器分光比,一般可選1:4或1:8。(特別稀疏的邊遠區域的零散用戶,可共用就近的二級分光節點)。
三、各建設規模下FTTH端口配置
①采用比較成熟M+N方式,計算得出端口數配置如下:
采用M(住戶數)+N(實裝AD數)的方式配置,計算方式為:N + (M - N)/2,根據以往市內寬帶風暴改造的結果分析,該種端口配置方式的端口配置率約為65%左右。②采用由二級分光節點覆蓋住戶數8-15戶方式,工程端口配置率應在48%-64%之間。當農村戶數越大時,端口配置率越趨近于50%-53%之間(即4/8-7/15比例之間)。
綜合以上兩種端口配置方式,由于農村住戶分布不同于城市單元住戶分布較集中,農村住戶分布無具體規則,還受皮線長度等技術限制的客觀物理條件制約,單純以任何一種方式都不能很好的解決配置率問題,故建議采用以M+N方式為主,二級分光節點覆蓋住戶數為輔的方式作為農村FTTH改造的端口配置方式參考使用。
參考文獻
[1]遼寧聯通.《2014年遼寧聯通農村寬帶光纖改造建設指導意見》,2014年4月
[2]住房城鄉建設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貫徹落實光纖到戶國家標準的通知》,2013 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