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桂蘭
一、人力資源外包的現狀
20世紀90年代,人力資源外包(Human Resource Outsourcing)在企業實施“回歸主業,強化核心業務”的大背景下產生,許多國內外專家學者分別從多個角度給予定義和分析。綜合多種闡述,企業人力資源外包可以理解為:企業根據自身的需求將某一項或幾項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或職能外包給專業的人力資源服務商,由服務商進行管理,以降低人力成本,提高效率,實現效率最大化。總體而言,人力資源管理外包可以滲透到企業內部幾乎所有人事業務,包括人力資源規劃、制度設計與創新、流程整合、員工滿意度調查、薪資調查及方案設計、培訓工作、勞動仲裁、員工關系、企業文化設計等方面。
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內容涉及相關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企業人力資源部門需不得不耗費更多的精力用于協調關系。一旦將人力資源外包,企業只需要向外包機構提出需求,外包機構將按照企業提出的要求進行業務處理,最后將結果反饋給企業,工作流程大為簡化。
20世紀70年代美國、英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的企業率先開始實施人力資源外包。隨著經濟全球化,國內企業的人力資源外包最早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出現,到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我國人力資源管理外包市場迅猛發展,海爾集團、阿里巴巴、西安楊森、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以及中國的五大國有銀行及各類商業銀行均采用人力資源外包。
二、人力資源外包存在的風險
我國人力資源外包市場尚處在發展的初級階段,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存在許多潛在的風險,如果不重視風險管理,不僅不能實現外包目標,甚至還會給企業造成重大的損失。企業在決定外包時,必須要充分考慮可能產生的風險,并加強對風險的防范。
(一)來自的企業自身的風險
并非所有的企業都適應人力資源外包,企業只有具備相應能力才可以與外包服務商建立合作關系。這些能力包括:企業能否對自身進行客觀評價;能否提出明確的外包目的;能否適應外包帶來的變化;員工能否接受外包服務商建立的溝通平臺;企業能否對外包商進行有效的監管等。由于企業自身能力的局限性導致外包失敗的案例并不在少數。
(二)來自外包服務商的風險
只有外包服務商真正深入到企業去調查、了解才能為企業提供更準確的服務,但由于種種原因外包服務商通常不會主動對企業進行全面了解,因此不能客觀反映企業及員工的需求;如果外包服務商業務水平不高、精力有限,在工作過程中不能很好的把握企業的目標和要求,也很難幫助企業完成外包任務真正解決問題;另外,部分外包服務商會通過隱瞞信息來節省成本或者夸大問題得到更多的報酬,
(三)來自外部環境的風險
由于人力資源外包相應的機制并不健全,市場穩定性較差,一旦出現突發事件,必然會產生影響,而且這種來自市場的影響是很難預測和防范的;目前,我國還沒有出臺針對外包服務商行為的相關法律法規,其他法律法規也沒有對人力資源外包服務過程中發生的沖突給與充分的司法解釋,如果企業發現外包商違規很難對外包商進行監管和約束。
三、人力資源外包風險的防范對策
我們承認人力資源外包可以給企業帶來諸多便利,但同時也承認企業在實施人力資源外包的過程中存有風險。企業在進行人力資源外包決策時,一定要考慮到風險,并加強對風險的防范。
(一)明確外包目標,科學決策
企業決策前一定要明確目標,客觀、全面分析企業人力資源現狀,并確定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目標,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是否進行人力資源外包或外包模式以實現最高的回報率、利潤最大化。深入研究外包計劃,確定外包計劃各個階段的時間表,便于日后監督管理保證計劃的按期執行。避免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
(二)建立溝通平臺
如果企業不能與員工之間建立良好溝通,勢必影響企業與員工之間的正常依附關系,甚至會影響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如果企業不能與外包服務商建立良好的溝通,外包商就會忽略企業信息,影響外包活動的實施。企業需要加強與員工之間的溝通,及時了解員工的需求和建議,同時宣傳外包服務商提出的各項政策,保證外包決策的公平、公開,培育員工對外包服務商的信任,也要激勵外包商的工作動力,以致消除彼此因不確定性帶來的疑慮。
(三)謹慎選擇外包服務商,加強監督
企業在選擇外包服務商時要盡可能多的分析雙方的真實資料。一方面真實反映企業的人力資源現狀,盡量明確外包工作的重點與特點;另一方面企業還需要評估外包服務商的專業水準、人員資質、客戶背景以及外包商的運作流程和特點,進而選擇最適合的外包服務商。需要特別提出的是:企業在選擇外包商的時候不能僅僅考慮成本而選擇價格低廉的外包服務商,還應充分考慮外包服務商是否具備豐富的操作經驗,是否會嚴格遵守國家法律規定,是否有過違背保密原則的不良記錄等方面的內容進行綜合考量,以防范因外包商不合格給企業造成的風險。
為確保工作順利進行,要外包服務商進行監督,外包商是否執行合同相關規定,是否及時準確向企業反饋工作進展。并根據反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調整目標和工作進度。建立預警機制,通過這種預警機制加強前饋控制,從而使可能出現的風險降到最低。
(四)促進建立相關法律法規
為了保證市場的穩定性,避免出現突發事件,對企業和外包服務商造成影響,強烈呼吁政府加快完善與人力資源外包服務相關的法律法規,對市場中不規范的行為進行約束;制定相關的輔助措施,充分發揮政府的功能。
參考文獻:
[1]趙航,企業人力資源外包的風險及其防范[J],企業經濟,2011,(7)
[2]許峰,淺析我國企業人力資源外包的風險[J],現代服務,2012(11)
[3]席錦、楊生斌,我國企業人力資源外包分析[J],貿易經濟,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