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冬琰 劉晨彥
【摘要】隨著我們國家不斷壯大、經濟在飛速增長、企業之間競爭不斷地加劇,企業的社會責任更加被社會、政府、企業、公眾所注重。企業的社會責任正不斷改變著商業圈的規則,不少有能力的企業領導者開始發現,企業社會責任已經成為企業發展不可或缺的部分。
【關鍵詞】社會責任;績效;利益
一、企業社會責任理念的理解
企業的社會責任,我國認為就是企業在創造利潤的同時,要承擔對員工、對消費者、對社區和環境的相關責任,企業的社會責任不止是以往對股東負責的范疇,也強調了對其他利益相關者的社會責任。企業社會責任最基礎的首先是企業需要履行法律責任,包括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不得違背商業道德。其次是對社區和環境的維護、對公益事業的支持和贊助。
二、企業對各利益相關者的責任分析
(一)處理好企業與股東之間的利益關系
股東給企業注入資金從而取得應得的股權就是收益權。企業的出資者主要有:法人單位、國家和個人。出資者需要遵照相應的出資章程、協議、規定的內容履行出資人義務。企業用以組成財產的內容有:利用資金購置資產,借入債務等。企業擁有了對上述財產的所有權之后才可以開展經營活動。企業經營獲取利潤后,按當初規定的出資比例向股東支付報酬。通常出資者投入不同的出資額,也就會承擔不同的責任和享受不同的權利。
(二)處理好企業與員工之間的利益關系
企業員工對于企業來說是內部利益相關者,企業應當以非常多的注意力來替員工考慮,關于他們的待遇、地位及滿足感都非常重要。企業和內部員工的財務關系一般都建立在勞務合同上,員工能夠為企業提供勞動力和聰明才智,也以此來獲得生存發展所需的收益。企業有權利評測員工付出的勞動和做出的貢獻,合理的向員工支付工資和獎金等,以此來體現著員工的勞動付出和利潤分配的關系。另外,員工分配的報酬有可能使得所有者權益發生變化,所以員工的分配比例或許會影響影響股東的利益。一個好的企業,一個長期穩定發展的企業,必然要學會處理好內部員工與股東的關系。
(三)處理好企業與債權人之間的關系
債權人也是在重要時刻能給企業注入資金的另一種重要的源頭。企業和債權人的關系建立在借款合同上,企業借入資金之后按合同規定的時間歸還本金及利息。企業的債權人主要來自于以下幾種:貸款機構、商業信用提供者、債券持有人、其他出借資金給企業的單位和個人等。企業與債權人應當保持良好的財務關系,這對以后企業的蓬勃發展和更好的經營都有很大的幫助,企業與每一位債權人的良好溝通也會使得未來的融資能力有進一步的提升,企業形象也會進一步的樹立。
三、企業社會責任對績效的影響分析
(一)對股東的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
根據在山西某金融公司的實習調查,2008年至2012年的每股收益分別為0.57元、0.70元、2.37元、0.72元和1.44元。其走勢是2008年到2012年呈現持續上升趨勢。2008年受經濟危機的影響,股市跳水下跌,全球金融行業處于低迷狀態,但該公司仍高于同行業。經濟危機影響減弱的2009 年,該公司每股收益上升到 1.43 元,仍然遠遠高于同行業平均每股收益 0.1555 元。相對應,該公司在2008年至 2012 年公司的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呈上升態勢,分別為 23.87%、26.48%、19.60%、34.35%和37.86%。2008 年,金融危機使得該公司的業務量大幅降低,進而使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下降至19.60%。2009年,隨著經濟回穩,公司的業務量也開始增加,該公司的收益率又上升至34.35%。公司每股收益和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的走勢趨于一致。
(二)對政府的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
太原某科技公司向政府繳納的營業稅金及附加在2005年至2012年分別2666209.05 元 、4465865.05 元 、7964137.05 元 、5651142822元、102342870.32元、10768458.05元、20846368.21元和115254709.34元,該公司向政府上交的稅款數不斷增加。2008年的金融危機使該公司的經營業務驟然降低,公司的營業稅金及附加也因此掉到5651142822元。2009年,在公司全體的努力下,的營業稅金及附加又上升到102342870.32元。科技公司這種積極納稅、不逃稅不漏稅的行為,認真履行了對國家應盡的責任。
(三)對員工的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
陽泉市某制造企業多年來都非常注重對員工的福利待遇,激發了越來越多的員工更加關心公司的管理和建設。從2008年到2012年,公司員工的工資不斷攀升,依次是198493314.36元、314901858.98元、38840180.69元、82185086.27元和325411087.51元,平均每位員工的工資也在以平均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長。2008年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公司用于員工工資的支出有所減少,是198493314.36元,不過這個數目依舊高于同行業的平均水平,2009年企業發放的員工的工資又回升到314901858.98元。該公司員工工資及福利比率在2008年至2012年分別是0.19%、0.20%、0.24%、0.34%、0.35%。這樣的走勢和公司的財務績效保持一致,也就說明企業履行對員工的社會責任的確有助于公司績效的增長。
四、鼓勵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措施
(一)政府的主導作用
在督促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過程中,政府要堅持“兩手抓”的方針,即:服務引導和嚴格監管。政府首先要做的,是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夯實對企業社會責任的法律監控。通過把企業一定要承擔的基本社會責任編入《公司法》等相關法律的方法,讓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必要性深入每個人的心中。另一個方面,政府應該加大懲罰力度,對于那些嚴重違反《生產安全法》、《勞動法》和《環境保護法》的企業應當嚴懲不貸,這樣才能漸漸形成企業社會責任的激勵和約束制度。
(二) 企業的主動承擔
企業存在于社會之中,在社會的大背景大環境下生存發展,需要汲取社會中各方面的資源,才能在社會這個大環境下創造出想要的利潤,所以企業也必須走合法生產合法銷售的路線。一個認真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會被社會中的每一個人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也就有更多的優秀人才愿意為同樣優秀并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奉獻自己的終身,也會有更加眾多的個人或企業成為它的潛在顧客。
企業社會責任和競爭力之間應是共榮共生的關系,企業講責任,最終的目標還是為了增強自身的競爭力而繼續生存。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這是一項具有長期性、綜合性的系統工程。因此,企業、政府必須各司其職,互促聯動,整體推進。
參考文獻:
[1]吳春雷,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關系案例分析[J],2010.
[2]陳佳貴.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報告-企業社會責任藍皮書-2010版[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11.
[3]解進強,論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發展質量[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