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某媒體一則保定被選為首都政治副中心的消息,引發證券市場保定概念股在3月19日的大漲。但19日河北省政府知情人士向記者否認了這則消息。不過,記者了解到,發改委系統的確組織專家進行過保定承接北京部分非首都核心功能的研究,探討一些非部級行政單位,特別是一些事業單位,遷入保定的可能性。一位河北當地權威人士指出,事實上,不只是保定,廊坊,涿州等周邊地區都已經對承接北京的一些產業和功能,研究和部分實踐了多年。
“政治副中心的說法肯定是瞎理解,但是疏散北京的一些功能到河北部分城市,這是真的。”接近國家發改委的一位專家對記者說。記者還了解到,目前國家和相關省市已經啟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研究,與過去首都經濟圈以首都為中心的研究不同,京津冀協同發展研究以北京、天津為雙中心。
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長趙弘指出,北京目前唯一的副中心是通州,從未來發展狀況看,有可能增加新的副中心,新的副中心類似衛星城,距離北京不遠,大約30-70公里,使用城際鐵路可以一站到達,可以承接北京的醫療、教育、居住等功能,目前看河北的涿州、廊坊、燕郊,以及天津的武清區、寶坻區等地,都可以作為選擇。但是疏散一些功能并不容易,需要高層面的協調,“很多醫院、大學,以及機構都是中央級別的,北京和國家發改委都很難協調?!壁w說。
2月2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專題聽取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匯報時指出,京津冀協同發展意義重大,對這個問題的認識要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記者從政府及學界知情人士處獲悉,目前河北、北京、天津當地政府,以及國家發改委和有關部門,都在研究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
事實上記者了解到,建立京涿(北京、涿州),京廊(北京、廊坊)經濟協作的各種概念,過去早已存在,比如前者有農業合作,后者有科技合作等。廊坊與天津也有合作。一位地方發改委系統的知情人士介紹,京津冀一體化,以北京、天津為中心,以唐山、石家莊為副中心——這個基本成立,其余的都還在研究。
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