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海濱
享有江南魚米之鄉的江蘇省無錫宜興市,向來素有“陶的古都,洞的世界,茶的綠洲,竹的海洋”之美稱。陶瓷博物館、善卷洞、宜興陽羨茶,竹海,處處展現出了陶都宜興的迷人魅力。最近筆者走進這“中國陶都”—丁蜀鎮。
從無錫驅車沿太湖南行六十四公里,便到了別有洞天的陶都宜興。凡到這里游覽的人,“宜興不厭萬回游”的觀感便會油然而生。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曾經說過:“游之適,大率有二:曠如也,奧如也,如斯而已。”他認為,一個旅游勝地,無非是以開朗豁達取勝,或者以深邃奧秘引人。陶都宜興,可謂兩者兼備:溪山尋幽則曠如也,洞穴探奇則奧如也。這里的自然風光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聞名于中外。
一
宜興古稱荊溪。它位于長江三角洲的太湖西岸,是江蘇省最南邊的一個縣,與浙江、安徽兩省接壤。境內既多山,又多水;山水相依,景色迷人。一面是疊嶂如云、婉蜒起伏的山巒;另一面是碧波蕩漾、帆影悠然的太湖。瀲滟的水光,蒼翠的嵐影,好象一幅美麗的山水畫。
丁蜀鎮又地處宜興最南端,依山傍水,風景秀麗,人文薈萃。丁蜀鎮以盛產陶瓷而聞名中外,陶文化源遠流長,制陶歷史可追溯到五千多年前。丁蜀鎮目前是我國乃至世界最重要的陶瓷生產基地和陶瓷產品銷售集散地,先后被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陶瓷藝術之鄉”和“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來到丁蜀我首先來到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這里使人處處感覺到宜興人的聰明才智。那些巧奪天工的紫砂工藝品琳瑯滿目,那人嘖嘖稱奇。據當地朋友介紹:該館于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已有二十余年。博物館外觀為傳統的中國古典建筑,因地制宜地采用了大量陶瓷作為建筑裝飾材料,氣勢宏偉,美觀大方,全館占地約三萬平方米,擁有三千平方米展廳及相應劃分的古陶館、精品館和綜合館三大展區。全館分設了古陶,名人名作、紫砂、精陶、美彩陶、均陶、青瓷、世界陶瓷、國內陶瓷等十六個展廳。內部陳列了宜興五千年陶藝華章,集藏萬件文化瑰寶,向人們展示了絢麗的火與土的藝術,啟迪著陶瓷文化的升華。在這里能直觀地感受到歷代陶瓷藝術創造的偉大和藝術的光輝,陶瓷藝術發展的藝術特色和民族風格,了解到歷代藝人卓越的設計意匠和創作方法并得到借鑒和啟發。這里常年陳列的8000余件陶瓷產品,展示了當今燦爛的宜興陶瓷文化和精湛的制陶藝術。通過各個歷史時期的藏品在這里得到充分的反映,從新石器時期中期至今的7000多年的漫長歲月中,陶瓷是宜興引以為豪的生命贊歌,無數的能工巧匠孕育了巧奪天工的藝術珍品。
這里紫砂陶主要品種有壺、杯、瓶、鼎、碗、盤、碟等等,造型豐富多彩,尤以紫砂茶壺最為出色。其獨有的實用性能與藝術鑒賞價值的高度和諧統一。北宋梅堯臣《依韻和杜相公謝蔡君謨寄茶》詩中道:“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歐陽修也有“喜共紫甌吟且酌,羨君瀟灑有余情”的詩句,說明紫砂茶具在北宋已經興起。
在古陶館,分時期以資料為主陳列了宜興區域內出土的漢代印文硬陶,兩晉青瓷、宋代紫砂、明清堆花等古代陶瓷珍品,展現了制陶先民的聰明才智。珍藏著藝術家們稀世佳作的名人名作館,以及被譽為五朵金花的紫砂、均陶、青瓷、精陶、美陶展廳仿佛置身于陶瓷藝術的海洋,那質樸的紫砂、端莊的均陶、典雅的青瓷、絢麗的精陶,別致的美陶,豐姿卓越,群芳爭艷。
二
遠在五千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這里的先民就發明創造了陶器。從幾何印紋硬陶和原始青瓷,到精美的紫砂陶,制陶技術不斷地改進。相傳春秋時范蠡與西施曾在宜興制陶。晉宋有精品可考。明清大放異彩,使宜興陶器成為聞名于世界的產品。
改革開放后,丁蜀鎮陶瓷產業迅猛發展,異彩紛呈。古樸典雅的紫砂、渾厚端莊的均陶、晶瑩明潤的青瓷、潔白清新的精陶、鮮艷奪目的美彩陶都是陶中極品,有“五朵金花”之盛譽。富麗堂皇的建筑陶、栩栩如生的工藝陶……個個豐姿綽約、群芳爭艷,令人流連忘返、美不勝收。紫砂陶,以其古樸凝重、沉靜素雅的色澤和精美絕倫的的工藝,被譽為國之瑰寶、天下一絕,多次榮獲國際博覽會金獎,成為眾多收藏家收藏的珍品。為1990年北京亞運會、1997年香港回歸、2008年北京奧運會等重大盛會制作的紫砂茶具已成為具有永久紀念意義的珍貴收藏品。
以釉色豐富、風格獨特、造型多姿、新穎實用而被譽為陶都“五朵金花”之一的彩陶,出自宜興彩陶工藝廠。這個創辦于上世紀50年代中期的彩陶廠聲名遠播,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宜興彩陶工藝廠董事長兼總經理葛伯初告訴筆者,彩陶廠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已形成陶酒瓶、日用陶、藝術陶等五大門類、上千個品種。為國酒茅臺、瀘州老窖、郎酒、西鳳酒等國內百余家酒廠研制生產了陶酒瓶,使陶酒瓶成為酒類企業的首選包裝和全國最大的生產基地。時下,加快了陶酒瓶新品開發的步伐,在新材質、新釉色、新裝飾,在貼花、烤花、釉水系列的酒瓶下工夫,開發一批適應規模名酒企業的中、高檔個性化酒瓶,從造型、釉色、防偽功能、裝飾手段上來提高陶酒瓶的文化品位,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彩陶。
來到宜興丁蜀鎮,必然要去挑選一把好紫砂壺,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去宜興陶瓷商城,在那里可以淘淘貨。紫砂壺透氣性能好,使用其泡茶不易變味,暑天越宿不餿。久置不用,也不會有宿雜氣,只要用時先滿貯沸水,立刻傾出,再浸入冷水中沖洗,元氣即可恢復,泡茶仍得原味。當我一走進陶瓷城立時便被一件件的藝術品看花了眼。這里商品和價格有序,按質量分價格,名家是按影響力分價格。有最貴的達到幾十萬元人民幣,這種就是屬于純粹的收藏了。然后就是有紫砂職稱的工藝師出售作品,價格基本是按照職稱的高低同步走的。由大幾百至十幾萬元人民幣不等。還有一個分類就是大路貨,幾乎是沒有名氣的手藝人的產品,價格最為靈活,幾十萬元的也有,幾十塊的也有。從功效上來說,我想幾十塊的紫砂壺與幾十萬的紫砂壺一樣,泡出的茶味道是一樣的。關鍵是茶葉怎樣,其次是水怎樣,第三是品茶人的心境如何了。
在眾多紫砂壺中,如何挑選到一把好壺,我是門外漢,后來聽了店家的介紹才開始略略懂了一些。一把好的紫砂壺應在實用性、工藝性和鑒賞性三方面去選。紫砂壺是用于泡茶注茶的。所以,選購時不妨先就其實用的功能加以考量。優良的實用功能是指其容積和容量的恰當,壺把的便于端拿,壺嘴出水的流暢,讓品茗沏茶得以得心應手。因此,選購紫砂壺應依據個人的飲茶習慣,考量壺的容量,壺嘴出水的順暢,壺把執握的舒適等等。另外,紫砂壺能發出茶之色、香、味,并且既不奪香,又煮熟湯氣。紫砂壺的造型千姿百態,有的知名的創作者他的作品會很有收藏價值,一是鑒別壺的作者是誰,二是欣賞鐫刻的詩詞書畫及印款。欣賞一把紫砂壺,除講究泥料、造型及制作技藝之外,還有文學、書法、繪畫、金石諸多方面。紫砂壺千嬌百媚的樣子,價格在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買幾個回去擺著玩也是很好的。
漫長的歷史,悠久的文化,給宜興留下了豐富的遺產。著名的文物古跡有三國時代的國山碑、西晉周王廟、唐代古龍窯、東坡書院和太平天國輔王府等。相傳,“荊溪十景”就是這里的十大勝景,可謂錦繡江南大好山河的一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