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短三個多月里,烏克蘭局勢發(fā)生了劇變:政府被顛覆,內亂升級,大國干預力度不斷提升,國家前景撲朔迷離。
網絡已成為影響國家安全的重要領域。烏克蘭劇變,原因很多,其中由歐美掌控下的網絡力量發(fā)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斯諾登所爆料的西方大國肆無忌憚地通過無處不在、無孔不入的網絡對烏克蘭進行了政治滲透、文化輸出和輿論操控,大力支持和煽動親歐美派的顛覆行動。2014年 2月27日,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宣告成立,習近平親任組長,體現(xiàn)了我國對于網絡和信息安全的高度重視。
烏克蘭劇變進程中的網絡斗爭
2013年11月,烏克蘭當局暫停了與歐盟簽署《聯(lián)系國協(xié)定》的準備工作后,引起歐美國家極度不滿,隨即加大了對烏克蘭當局進行網絡監(jiān)督和控制的力度。
一是引導并操控社會輿論。這次烏克蘭劇變,歐美國家重視運用網絡手段制造和傳播政治謠言,采取了竊取、攔截和攻擊等多種技術方式,使烏克蘭主流網站輿論幾乎一邊倒,批評和攻擊政府,國民不滿情緒迅速蔓延。
二是實施網絡監(jiān)控和信息攻擊。歐美國家強化監(jiān)控烏克蘭政府和軍隊網站,進行了多次大規(guī)模病毒攻擊。自2013年9月份以來,烏克蘭政府官網和國家安全局網站受到境外黑客近百次攻擊。
三是歐美國家對烏克蘭反對派提供了大量資金支持和相關網絡,使反對派對當局的動向和軟肋了如指掌,最終導致了官方網站的徹底癱瘓,為顛覆政權奠定了基礎。
四是據英國《衛(wèi)報》報道,斯諾登披露英國情報部門在美國幫助下,收集了烏克蘭近百萬互聯(lián)網用戶的網絡攝像頭照片,并將這些照片保存至數據庫,其中的不少人在這次劇變中發(fā)揮了作用。
網絡對國家安全影響不可估量
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強弱,不僅表現(xiàn)在經濟能力、科研水平和軍隊的數量規(guī)模上,而在許多情況下取決于對信息的獲取和運用能力上,這對國家安全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影響。
美國以往顛覆中東、北非一些國家的政權,依靠的不僅是軍隊,還大量運用了網絡手段。斯諾登曾披露,由英國、美國、加拿大等國組成的“五只眼”情報聯(lián)盟,多次通過網絡手段達成了預期目的。可見,網絡手段在特定情況下可以成為兵不血刃、甚至導致國家解體的有效利器。
西方發(fā)達國家高度重視發(fā)展網絡病毒武器,通過電磁脈沖輻射、無線接入等方式,可對敵國進行遠距離網絡攻擊,通過欺騙、拒止、干擾和摧毀,使敵對國家社會和軍事網絡系統(tǒng)陷入癱瘓。
網絡的開放、分散、虛擬和交互等特征,可以使強國對弱國網絡系統(tǒng)的入侵和干預不受時間、空間和國際法的限制,平時可對其國家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經濟狀況、科技水平廣軍隊情況等準確掌握;戰(zhàn)時可隨即洞察敵國的政治動向、軍事意圖及作戰(zhàn)行動等,在戰(zhàn)略上可很快占據優(yōu)勢。
此外,網絡的全民化和普及化特點,使其具有強大的滲透力和影響力,通過利用網絡的立體化、實時化和交互性技術、甚至可以雇傭水軍操控網絡,丑化敵方國家領導人,攻擊其政策方針,還可無中生有、造謠滋事,使其民族矛盾激化和社會秩序混亂。摘自《中國國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