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麗
子宮內膜息肉屬慢性子宮內膜炎癥范疇,與流產,分娩,放置宮內節育器及絕經后子宮內膜菲薄易感染有關。常見于35歲以上婦女,隨年齡增長,發病率增高。圍絕經期前后發病率最高,70歲以后少見。子宮內膜息肉??芍略陆浟科嗉敖浧谘娱L等。近年來研究表明與不孕有關。收集我院2011年7月~2012年12月103例子宮內膜息肉患者,應用宮腔鏡檢查治療后,效果滿意。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患者共103例,術后均經病理檢查證實為子宮內膜息肉。年齡為23~65歲,平均45歲。臨床表現:(1)經期延長,淋漓不盡35例;(2)不規則陰道出血26例;(3)月經量增多10例;(4)絕經后陰道出血6例;(5)無任何癥狀,僅體檢時發現23例;(6)合并不孕10例。術前經婦體檢,超聲檢查,腫瘤標志物如CA125,CEA,AFP測定,宮頸刮片等。所有103例患者均無宮腔鏡手術禁忌癥。
1.2手術方法:103例患者在靜脈麻醉或持續硬膜外麻醉下行宮腔鏡檢查+子宮內膜息肉電凝切割術。術前晚患者宮頸插海藻硅膠棒1枚或術前30分鐘舌下服米索2片,使術時宮頸易于軟化和擴張。病人膀胱截石位,常規消毒后,探針檢查宮腔方向和深度,以Hegar擴張器依次擴張宮頸至11號,置宮腔鏡觀察確定息肉部位,大小,數目及范圍后,單極電凝切割環切割之,直到息肉被完全切除為止。所有患者術后常規抗炎,止血治療三日。對于多發性子宮內膜息肉患者,術后予高效孕激素如倍恩100毫克口服3~6個月,預防其復發或再生。
2.結果
103例子宮內膜息肉患者均于宮腔鏡下順利完成手術,無手術并發癥出現。手術時間20~30分鐘,出血量30~50毫升,術后3~5天出院。術后病理示子宮內膜息肉。其中93例患者術后3個月起定期復查,至今示發現子宮內膜息肉復發或再生。而20例不孕患者在息肉摘除術后至今,已有3例自然妊娠,妊娠率達15%。
3.討論
以往診刮,超聲檢查,子宮碘油造影均有助于子宮腔內疾患的診斷,有肯定的診斷價值。但對于小型宮腔內病變的漏診率達17%~38%。文獻報道,診斷性刮宮時可能遺漏1/3~1/4宮腔面積,且息肉的蒂部為表面光滑的纖維結締組織,難以刮除,故術后復發率高。絕經后婦女子宮內膜息肉周圍組織纖維化,單純刮宮檢出率低。腹部或陰道超聲僅能見宮腔內的實性占位,難與子宮肌瘤鑒別,而且很難發現直徑小于3毫米的內膜息肉,敏感度不如宮腔鏡檢查。而子宮碘油照影發現宮腔內充盈缺損或子宮壁不規則,提示息肉可能性。但如注入照影劑過多可遮掩息肉,且易與粘膜下肌瘤相混淆,故有其局限性。
宮腔鏡手術是近年來開展的一項先進婦科診療手段,能直接觀察宮腔內病變,初步確定病灶部位,大小,外觀,范圍并能準確獲取病變組織。特別在患者反復出血,應用其他各種檢查方法仍不能作出診斷時,宮腔鏡可利用其直觀及準確的活檢明確宮內病變,是診斷宮腔內病變的金標準,故亦是診斷子宮內膜息肉的金標準。據Veeranarapanich研究結果,宮腔鏡診斷子宮內膜息肉準確率達82.1%,敏感率達92.5%,特異性78.98%,陽性率達98.19%。對于較小的子宮內膜息肉,由于宮腔鏡的放大作用,不易遺漏,且創傷小,恢復塊,出血少,集診斷與治療于一體,可一次完成手術。同時手術可反復進行,手術效果優于開腹手術或鉗刮術。
我院以往對于子宮內膜息肉患者,多于B超引導下鉗刮術,由于B超檢查本身局限性,且鉗刮術對于息肉蒂部不能完全摘除,術后易復發,常需經多次鉗刮術。而有的患者在多次鉗刮術后,選擇子宮切除術以求一勞永逸。近年來,對子宮重要性的再認識及現代醫學理念的改變,如子宮切除術后恢復期并發癥卵巢早衰,精神性性功能障礙及心血管疾病危險性等遠期并發癥增加。所以對子宮內膜息肉患者盡量保留了子宮,采取宮腔鏡電切割術。
由于子宮內膜息肉易于復發或再生,國外有學者建議應用宮腔鏡檢查治療后的隨訪復查值得推薦。我院93例術后患者定期隨訪一年多,至今未發現子宮內膜息肉復發或再生??傊?,宮腔鏡檢查治療方法對于子宮內膜息肉患者的診斷,治療和隨訪具良好價值,并可避免或減少不必要的反復的宮腔操作,如鉗刮術等,還可使病人免于子宮切除造成心理生理上的痛苦。
參考文獻:
[l] Yucebilgin MS,Aktan E,Bozkurt K,et al.Comparison of hydrosonography and diagnostic hysteroscopy in the evaluation of infertile patients.Clin Exp Obstei Gynecol, 2004;31(1):56-8.
[2]楊菁,李明,徐望明.宮腔鏡對子宮腔內不孕病因地診斷價值。生殖與避孕,1998, 18: 87-90.
[3] Gebauer G,Hafner A,Siebzehnrubl E,Lang N,Role of hysteroscopy in detecting and extraction of endometrial polyps J Med Assoc Thai2001,84:177-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