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
【摘要】目的:探討七氟醚與丙泊酚在小兒麻醉維持中對腦氧代謝的影響。方法:隨機選擇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擇期手術的患兒78例,以雙盲法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各39例,對照組麻醉維持中應用丙泊酚,研究組麻醉維持中應用七氟醚,并回顧性分析不同藥物在小兒麻醉維持中應用對腦氧代謝的影響。結果:兩組患兒的手術時間、術中輸液量、術中的HR、ECG、SpO2等指標比較差異不明顯,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應用七氟醚麻醉維持的研究組患兒腦氧代謝降低程度要優于應用丙泊酚麻醉維持的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七氟醚應用于小兒麻醉維持中時,對降低腦氧代謝的效果比較顯著,值得優先選用。
【關鍵詞】七氟醚 丙泊酚 小兒麻醉維持 腦氧代謝 影響
“腦”作為人機體氧代謝最旺盛的器官之一,雖然重量只占體重的2%左右,但耗氧量卻占全身供氧量的20%,因此,也預示了腦的氧代謝在全腦代謝乃至全身代謝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維持正常腦氧代謝成為保證腦功能正常的關鍵。有大量研究資料表明,兒童在進行手術時,對缺血缺氧的耐受能力降低,腦代謝相對較成人要快,且氧耗量也較高,尤其患兒在進行手術麻醉后,很容易因腦代謝加快發生缺氧,導致腦細胞神經功能受損,最終危及生命安全。因此,在小兒手術中加強對腦氧代謝的監測,選擇安全性較高的麻醉藥物維持麻醉,以維持患兒的腦氧供需平衡,也是臨床需關注的重點。本院將近年來普外科收治行手術治療的78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并分別給予不同的麻醉維持方案,現鑒于七氟醚麻醉維持對降低小兒腦氧代謝的顯著效果,將臨床資料作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擇期手術的患兒78例,男女比例為42:36;年齡在2~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2.26歲);體重在11~26kg之間,平均體重(19±5.37)kg;患兒在接受手術前均已排除顱內壓增高、顱內占位、顱內動脈瘤或靜脈畸形、貧血、癲癇病史、長期服用鎮靜藥等。
以雙盲法將78例患兒分為兩組,每組各39例,對照組應用丙泊酚麻醉維持,研究組應用七氟醚麻醉維持;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體重等一般資料中比較差異無意義(P>0.05),可進行比較。
1.2方法
兩組患兒在手術前12h均不應用其他治療藥物,并于術前禁飲2h,禁食8h,進手術室后常規監測心電圖(ECG)、心率(HR)、脈博血氧飽和度(SpO2)、血壓(BP),于手背建立靜脈通道,進行復方電解質溶液輸注,靜脈注謝咪達唑侖0.1mg/kg+阿托品0.01mg/kg,開始麻醉誘導。對照組麻醉方法為:丙泊酚2.5mg/kg+維庫溴銨0.1mg/kg+舒芬太尼0.5μg/kg靜脈注射,待以上麻醉藥物注射完成,誘導滿意后,觀察患兒下頜完全松弛后,于喉鏡暴露下經口明視氣管插管,調整定位至滿意。插管成功后連接麻醉機行機械通氣,開始泵注丙泊酚(5~10mg/kg·h)麻醉維持。研究組麻醉方法為:研究組應用同對照組一樣的麻醉誘導法,在此基礎上,采用七氟醚麻醉維持。
兩組患兒在麻醉維持的同時,應用腦電雙頻指數BIS監測患兒的麻醉深度,根據監測結果合理調整麻醉深度,使BIS值維持在50之間。然后,根據患兒的生命體征監測情況以及BIS值,將兩組麻醉維持的速度與濃度調節在適宜范圍內。且兩組在手術開始前追加維庫溴銨0.05mg/kg+舒芬太尼0.2μg/kg,于術末切口縫合完畢后停止麻醉維持,待患兒自主呼吸滿意后拔除氣管導管,推入病房休息并監測各指標變化情況。
1.3評定標準
在雙肺通氣15min后(T1)、BIS值降到50時(T2)、手術開始15min后(T3)、手術結束時(T4)各時間的HR、ECG、SpO2、腦氧代謝等指標進行檢測與記錄。同時采集橈動脈、頸內靜脈球血行血氣分析。
1.4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應用Excel表格、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來表示,計數資料以卡方(χ2)檢驗,以P<0.05表示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的依據。
2.結果
2.1兩組手術指標的對照
觀察發現,對照組手術時間、術中輸液量、尿量平均值分別為(170±32.43)min、(1530±58.27)ml、(410±34.32)ml;研究組以上指標分別為(168±34.10)min、(1480±56.46)ml、(405±38.14)ml;兩組比較差異不明顯,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麻醉后體征指標與血氣指標的變化對照
對兩組患兒T1、T2、T3、T4四個階段SBP(收縮壓)、DBP(舒張壓)、HR(心率)、SpO2(血氧飽和度)、ECG(心電圖)、MAP(平均動脈壓)等指標進行比較,兩組各指標比較均無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腦氧代謝指標的對照
兩組四個階段腦氧代謝指標比較,在T1、T4階段兩組腦氧代謝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研究組在T2、T3階段的腦氧代謝下降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兒童階段正是神經系統發育的高峰時期,因此兒童的腦代謝也較成人要快,氧耗量較高,自動調節能力較差。若兒童因嚴重性疾病需行手術治療,且需要在手術時進行麻醉,則在麻醉期間很容易發生腦組織氧氣的供需平衡失調現象,最終導致患兒腦組織缺氧、缺血,引起患兒術后智力發育緩慢或認知功能障礙。基于這種因素,臨床上對患兒進行手術時也十分重視麻醉的安全性。本次研究中應用的七氟醚與丙泊酚麻醉,在保證一定麻醉深度的情況下,兩組麻醉對減少手術應激、降低腦氧代謝均能達到較滿意的效果,但從腦氧代謝方面考慮,顯然是七氟醚對降低腦氧代謝的效果比丙泊酚更加顯著一些,因此也建議在小兒麻醉維持中優先應用七氟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