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失范問題
朱繼東在第6期的《紅旗文稿》上撰文指出: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一些不能嚴格要求自己的領導干部由于精神迷茫、信仰迷失,極易做出道德失范的行為。一些領導干部做人之道都沒有了,政治信仰更是喪失殆盡。領導干部道德失范問題不斷發生的根本原因,除了其個人不注重理論學習和道德修養之外,最重要的還在于少數組織部門選人、用人不當。雖然從上到下一直在強調“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但一些地方和單位并沒有嚴格遵循這樣的標準。這就導致了一些品行較差卻會討上級領導歡心的人被提拔重用,即使其在政治修養、生活作風等方面存在問題也被認為是細枝末節。當前,在領導干部選拔中重才輕德、以才蔽德、以績掩德的現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有的地方選用領導干部,往往只注重政績、學歷、背景等,而忽視其個人品德、生活作風。甚至對緋聞不斷者也照提不誤。由于種種原因,我國多年來對領導干部的道德缺失問題,幾乎是“民不舉官不究”。監督上的走過場和流于形式甚至嚴重“缺位”,再加上實際執行過程中也往往是重教育輕處罰,制度規定必然起不到應有的震懾作用。由于沒有真正建立起對領導干部道德夫范問題的監督制度,使得權力運行過程缺少嚴格的制度監督和執行。所以發生以權謀私,引發權錢交易、權色交易、權權交易等問題也是必然的。因為權力制約機制不健全,不少領導干部在運用權力的時候,更多的是靠良心制約自己的行為。在這種只靠“應該”而缺乏“必須”的制度設計狀況下,在金錢、權力、美色等誘惑下,一些領導干部的道德失范就會從可能變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