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中國首任“博士總理”,其發明的“克強指數”,曾引來媒體熱捧。
英國《經濟學人》認為,“克強指數”比官方GDP數字更能反映中國經濟的現實狀況。當然,李克強同樣需要借重智囊的力量。
今年1月17日,北京大學劉偉、騰訊公司馬化騰等專家、企業界代表受邀參加總理的座談會,主題是征求對《政府工作報告(征求意見稿)》的意見和建議。
過去一年,李克強曾與學者、企業家代表進行過3次經濟形勢座談。
2013年4月,李克強主持召開了新一屆政府首次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負責人座談會。座談會上,來自高校、研究機構等方面的專家學者對國際國內宏觀經濟形勢和中國外貿、金融、房地產等的運行情況發表了看法,來自家電、紡織、能源、機械制造等領域的企業負責人反映了當前市場變化和企業經營狀況。
7月,來自機械、家電、節能、金融等行業的企業負責人在總理座談會上反映了生產經營狀況、存在的問題和建議。李克強勉勵他們繼續就經濟運行中的熱點問題深入調查研究、提出意見。
10月,李克強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座談會,分析中國經濟走勢、謀劃明年經濟工作是會議的主題。受邀發言的10人中,有6人是從事宏觀經濟、金融、房地產、對外經濟研究的專家,4人是企業家。
梳理四次座談會的內容便能發現,前兩次獲邀的代表中,許多人從事的是傳統行業,這些行業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還面臨發展瓶頸。后兩次,則有許多新經濟領域的領軍人物。從與會嘉賓面孔的變化,或許就能一窺中央政府“穩增長、調結構”的政策導向。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霍建國參加了今年1月的座談會,他告訴記者,此時上海自貿區建立不久,各地籌建自貿區的熱情高漲。自己長期以來研究開放經濟,能夠獲得邀請,或許是中央領導想聽一聽這方面的意見。
能成為總理座上賓的另一個群體就是民營企業家。過去一年,包括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雅戈爾集團董事長李如成、民生銀行董事長董文標等民營企業家先后走入中南海,幾乎占據企業家代表的半壁江山。
在去年10月的座談會上,李克強對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說:“今天把你請來座談,就代表著我們的信任。對民營企業家,政府不僅信任,還要依靠!”
“人對工作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分管旅游后我第一次到俄羅斯,第一次與業界代表座談,你們的建議和意見很重要,會給我今后的工作打上深深的烙印。”
摘自《廉政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