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斌

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改革的深入推進,中國膠粘劑行業正步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一批已積聚一定實力的民族膠粘劑企業在經歷一段時期的迅猛發展后,正遭遇新一輪成長的瓶頸之痛,其中最大的瓶頸就是科技創新能力難以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
關于科技創新,李克強總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專門開出了良方:強化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鼓勵企業設立研發機構,牽頭構建產學研協同創新聯盟。
攜手實力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創新聯盟,走產學研合作道路,是中國膠粘劑企業突破科研瓶頸束縛的一種現實、可行且有效的選擇。以企業為技術創新主體的產學研合作,既有利于企業快速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又能有效降低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風險和成本。
據了解,國內比較優秀的膠粘劑企業,都已或多或少與相應對口的高校開展技術方面的合作,比如回天膠業與復旦大學,康達新材與同濟大學,硅寶科技與四川大學,天山公司與德國Kaiserslautern大學,金鵬化工與東華大學等。只是這些企業開展的產學研合作,還大多屬于探索型的,需進一步向深層次合作拓展,而且國內開展產學研合作的膠粘劑企業在數量上只是少部分。正因為如此,在中國膠粘劑行業積極推進產學研合作便顯得格外具有意義。
積極推進膠粘劑行業的產學研合作,尤其是深層次、高水平、可持續的產學研合作,將成為《粘接》雜志未來很重要的一個方向和目標,一方面,《粘接》會積極發揮傳媒優勢,呼吁膠粘劑企業重視產學研合作,了解產學研合作對企業發展的重大意義,從而自覺自發積極主動與相關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另一方面,《粘接》還將積極總結和介紹行業內外產學研合作的成功案例和經驗,并利用《粘接》與企業和高校兩方面的緊密聯系,積極牽線搭橋,多多創建產學研合作的機會和平臺,比如繼續開展邀請行業企業參與的“高校行”活動,組織膠粘劑企業和高校專家開展產學研經驗交流活動等,切切實實促進行業企業與高校開展深層次的技術合作,為行業的持續發展和技術進步做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