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江峰
一名網友在網站發了一條求助帖子:“剛才吃晚飯,一邊吃飯一邊和愛人說話,不小心把一棗核咽了下去,估計那棗核還挺尖的,會不會把胃和腸子劃破了啊?”很快就有眾多網友熱情地回復,而網友的回復也是五花八門、千奇百怪,讓人忍俊不禁:
網友“美好人生”:應該沒事,囫圇吞棗都沒事呢!
網友“清水魚”:沒事!多吃點帶纖維素的食物,如韭菜、芹菜就好了。
食管異物是耳鼻喉科常見的急診病例之一,發生食管異物后,患者常感到嗓子疼痛、流口水,進食及飲水困難。
食管異物依據不同年齡的人有不同的表現形式。一般多見的小孩食管異物是頑皮的小孩將硬幣、圖釘、小玩具等放入口中,在玩耍中,偶有不慎即吞入食管;老年人由于缺牙過多,咀嚼不全,食物不易嚼碎而勉強吞下,又因假牙過松,口內感覺遲鈍,也可咽下假牙,發生食管異物;年輕人性格急躁,進食倉促,將混入食物中的魚刺、骨片等咽下,造成食管異物。像棗核這樣的異物,如果是豎直吞咽的,可能會隨著食物通過胃腸道到達肛門,然后排出體外;可如果棗核是橫著咽下的,由于食管入口處特別狹窄,容易卡在食管,造成食管異物。當發生食管異物時,一般應停止進食,盡早到醫院就診,及時取出。如不及時治療,異物會造成局部及相鄰器官感染,導致食管周圍炎、食管穿孔裂等嚴重并發癥而危及生命。禁止用強行大口吞咽食物團、喝醋等錯誤的處理方法,以免加重食管損傷,甚至導致嚴重的胸腔大出血并發癥。
為了預防食管異物,吃飯時盡量不要說話。小兒進食不要爭奪打鬧,也不要將玩具含在口中玩耍;老人應戴緊假牙,要進食松軟易咀嚼的食物,注意細嚼慢咽;年輕人在吃飯時不能狼吞虎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