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3月20日,中國美術家協會連環畫藝委會在魯迅美術學院大連校區召開換屆大會,成立了第四屆連環畫藝委會并聘任了新一屆委員。沈堯伊任藝委會主任,李晨任副主任兼秘書長,葉雄、汪家明、陳玉先任副主任。委員有汪國新、侯國良、趙文元、顧迎慶、于友善、王萬成、蔣曉東、張燁、桑麟康、胡博綜、查加伍、曾多源、安康、尤山、楊宏富等。中國美協副主席、魯迅美術學院院長韋爾申,中國美協分黨組副書記、秘書長徐里、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主任丁杰、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藝委會工作部主任咸懿等出席了大會。
換屆大會之后,委員們就連環畫在新時期的歷史使命以及未來的發展和創新等問題進行了研討,藝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李晨擔任研討會主持人,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藝委會工作部主任咸懿、中國美術家協會動漫藝委會常務副主任龐邦本、《美術》雜志社副編審孫明道、《連環畫報》主編何玉麟、中國作家書畫院副院長兼秘書長張瑞田、吉林日報社美術部主任編輯宋夢寒、連趣網CEO趙剛、連環藝委會學術秘書劉興華受邀出席了研討會。
沈堯伊首先就連環畫近三十年的興衰發展闡述了連環畫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藝術價值和社會意義。他說,解放初期的連環畫肩負著文化普及的作用,到了80年代,連環畫獨立的藝術價值逐漸顯露出來,連環畫創作隊伍不斷壯大,眾多優秀畫家及出版社參與其中,經典作品層出不窮。到了21世紀進入讀圖時代,連環畫已不再局限于紙質平面,而是擴展到了數字“屏”面,即數字媒體。但無論利用何種媒體,如果沒有優秀的文化做依托,沒有崇高的精神做核心,沒有先進的思想做引導,任何藝術形式都會失去生命力并且最終走向消亡。連環畫作為雅俗共賞的大眾文化,在新時期更應該有歷史擔當,要利用連環畫獨特的審美價值,用優秀的作品引導大眾、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龐邦本說:“外來動漫的沖擊導致了連環畫讀者出現了斷層,我們應該吸納融合,創造出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又富有時代精神的動漫藝術。我們應該讓年輕一代了解我們自己優秀的漫畫家,了解我們本國的優秀作品,讓年輕人了解我國優秀的連環畫漫畫作品在國際上的藝術價值和地位,倡導年輕畫家學習大師的睿智、思辨以及對人性的挖掘,通過舉辦類似于架上連環畫之類的活動,把更多的年輕人吸引到連環畫漫畫的創作隊伍中來,讓我國的連環畫漫畫藝術傳承和發展下去,這是我們在當下的文化責任。”
汪家明說:“人民美術出版社最重要的藝術財富就是連環畫,連環畫大家的作品人民美術出版社都出版過,而且這些作品永遠都不過時?,F在好多出版社也都重復出版這些經典作品,印刷質量也比原來還要好,這對連環畫的振興有重要的意義。我們正在搞經典連環畫原稿原寸印刷,我相信所有畫家都會驚嘆其藝術品質。傳統連環畫是基礎,要堅持,同時在這個基礎上也要發展出符合現代閱讀習慣的新作品?!?/p>
汪國新著重闡述了連環畫在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大環境中的振興與發展,以及連環畫家在當前的歷史使命。
何玉麟提出了培養作者和培養市場同時進行、轉變思路吸引年輕人閱讀的觀點。
安康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非常重視并且大力支持連環畫創作,體現新疆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連環畫創作在新疆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對新疆的文化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p>
龐先健認為連環畫在今天遇到的根本問題是市場問題,我們現在出版的大都是老版連環畫,但是老版連環畫的資源總有一天會枯竭,所以我們也在考慮出版新的作品,一方面要貼近時代,貼近現實生活,另一方面要品種多樣。在新的歷史時期,連環畫在弘揚主旋律方面有自己的特殊優勢,因此也就不可回避的要有更多的藝術擔當。
王萬成建議吸引年輕畫家加入到連環畫創作中來,優中選優,振興中國連環畫。
侯國良提出要搞藝術連環畫,他說,我們要研究的是連環畫藝術,要創造高品質的藝術作品,同時我們也要把優秀畫家吸收到連環畫隊伍里,提高連環畫整體水平。另一方面,連環畫也要發揮自己的獨特性,她有內容上的連續性和情感上的連貫性,這是連環畫的優勢,應該發揚光大。
葉雄指出:“藝術是連環畫很重要的因素,在題材和內容上要有新創?!?/p>
顧迎慶說:“年輕一代的審美取向、審美習慣和價值觀會影響到連環畫的發展,用怎樣的價值觀去引導學生,讓他們會欣賞經典,愿意投入精力去繼承和發展連環畫,是我們教育者的責任?!?/p>
于友善認為:“如果在連環畫題材上拓展一下可能會好一些,年輕一代的創作思想與我們的時代有了很大的差別。在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把連環畫的形式和內容放開一點,年輕人的創作熱情和創作能力可能會更好地發揮出來?!?/p>
陳玉先說:“我們要用先進的文化引導讀者,用我們自己的藝術精品搶占文化領地,讓人民大眾看到我們優質的連環畫作品。”
蔣曉東建議:“對連藏要加以引導,以提高連友的藝術鑒賞能力。連環畫不能只是懷舊的讀物,要有創新和發展。目前,不少喜愛連環畫的年輕人加入到原創連環畫的行列,他們創作熱情高,而且有的作品水平不低,是連環畫創作的一股新生力量。今后連藝委可舉辦一些有針對性的培訓班或創作活動邀請他們參與,提高他們的創作水平,壯大連環畫創作隊伍。”
張燁說:“西方美術評論家蘇立文說中國藝術家和西方藝術家的區別在于西方藝術家對自己沒有責任要求,他們是一浪一浪地推進最終完成了文化創造,創造了現代主義、后現代主義,這與我們的藝術家的社會責任擔當有很大的區別。既然我們跟西方不同,那么我們不如就用責任做出我們的特質來。有人強調繪畫創作脫離文字,去文學性,堅持不講故事,用材料和體驗說話,這實際上是一種悖論,它產生的后果是高校學生在掌握了技巧之后沒有了創作的動機,不知道用這些技巧來做什么,所以我同意沈老的所說的“文化背后是思想,思想背后是精神”,只有精神才是創作的原始驅動力。”
李晨就當前連環畫發展提出了幾點看法,他再次重申了大插圖概念,認為傳統插圖和連環畫的外延早已變得更加寬泛。連環畫一方面不再拘泥于對故事的敘述,甚至可以脫離文字獨立存在;另一方面,當代繪畫因為本身就有著技術上和表現手段上的連續性,因此也越來越連環畫化,像王沂東的《鬧洞房》等鄉村題材、陳鈺銘的抗日題材以及懷斯的家鄉系列都是觀念性的連環畫。任何藝術形式都將不斷發展而不會消亡,就如同皮影戲最后會發展成電影一樣,連環畫作為一種藝術形式也同樣如此。歐洲的許多國家和日本都很好地保留了連環畫,地鐵里街道上經??梢砸姷礁鞣N風格的連環畫。我們的連環畫發展經歷了一個低谷,80年代出版社急功近利,大量出版質量粗劣的武俠跑馬書,嚴重損害了連環畫的藝術性和一代讀者的審美能力。我們一直在說日韓動漫對國產動漫的沖擊,實際上年輕一代對于日韓動漫并不滿足,他們早已自己拿起畫筆尋找中國動漫的出路,支持鼓勵這個龐大創作隊伍的不是出版社,而是《知音漫客》、《漫友》以及郭敬明這樣的民間力量,他們不但壯大了作者隊伍,更讓繪本形成產業,這是連環畫未來的發展方向。年輕作者對經典連環畫非常認可,但是又有自己的想法,比如用分鏡頭的方式對原畫進行分解,或者把平面圖形立體化,以及用某種方法加快畫面節奏等。動漫和連環畫、插圖其實沒有明顯的界限,連環畫要發展,要吸引年輕讀者,就要與時俱進,要適應現代人的閱讀思維,不要把連環畫小人書化。舊的排版形式已不適合新的讀者,我們的出版社應該在繪本產業已然蓬勃發展的時代,在版面設計和裝幀上多下功夫,讓書本身就成為藝術品,而不是固步自封,反復出版過去的經典,這樣才能為連環畫的發展推波助瀾。還有就是在數字化時代,經典連環畫數字化是不可回避的,也是讓經典流傳的一個重要手段。數字化不僅讓年輕人容易閱讀和接受,也能彌補老連環畫結構上的不足。連環畫要發展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要發展壯大連環畫隊伍,除了吸收優秀的專業的青年畫家,也要接受民間的親近連環畫的作者,同周邊藝術群體拉近距離,借助各方力量成就連環畫產業。
最后,委員們就新一年藝委會的活動計劃進行了討論,崔永元以連友的身份隔空送來了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