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等
摘 要:本研究分別測定了兩種病毒性關節炎活疫苗ZJS株和S1133株的TCID50。其中ZJS疫苗株的TCID50為104.5TCID50/羽份,S1133疫苗株的TCID50為103.5TCID50/羽份。通過進一步的攻毒保護實驗,證實ZJS疫苗株對SPF雞的臨床保護力明顯優于S1133疫苗株。
關鍵詞:病毒性關節炎;活疫苗;臨床保護力
Abstract: The TCID50 of Viral arthritis live vaccine ZJS strain and S1133 strain were determined in this research. The result displayed ZJS strain is 104.5TCID50/dose, and S1133 strain is 103.5TCID50/dose. The further SPF chicken protection experiment indicated that ZJS vaccine strain is much better than S1133strain in the clinical protection of SPF chicken.
Key Words:viral arthritis; live vaccine; protection
病毒性關節炎是一種可以由不同血清型和致病型呼腸弧病毒引起導致重大經濟損失的疾病。該病主要侵害肉雞,也可見于商品蛋雞和火雞。該病主要表現為患病雞輕度呼吸道疾病、肝臟壞死及腱和滑膜的炎癥。選擇對雞致病的呼腸弧病毒人工接種火雞可以產生與病毒性關節炎一致的病變。
本病可以使用致弱活疫苗和滅活全病毒疫苗接種來控制典型的雞呼腸弧病毒感染。母源抗體的保護對于該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義,種雞接種活苗和滅活疫苗后產生抗體可以防止后代發生接觸傳染和經卵垂直傳播。
Vander Heide等利用禽呼腸弧病毒S1133株開發了第一代商品化的活疫苗,雖然父母代種雞都在免疫該毒株,但是仍有很多免疫失敗的現象發生。一株新鑒定的呼腸弧病毒毒株,命名為ZJS株,該毒株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穩定性,能夠在雞胚成纖維細胞上穩定傳代,該毒株通過致弱后,可制作成活疫苗。本實驗通過對SPF雞攻毒保護實驗,比較了兩種病毒性關節炎活疫苗的臨床保護效果,結果顯示ZJS株疫苗臨床保護效果明顯優于傳統的S1133株疫苗。
1材料
1.1疫苗和種毒
雞病毒性關節炎活疫苗-ZJS株由瑞普(保定)生物藥業有限公司生產;雞病毒性關節炎活疫苗S1133株由國外某藥業公司生產;攻毒用種毒為S1133野毒株,由中國獸藥監察所提供。
1.2實驗動物
SPF雞胚購自北京梅里亞維通實驗動物有限公司,7日齡SPF雛雞由瑞普(保定)公司疫苗研發實驗室孵化。
1.3實驗試劑
細胞培養液,胰酶,胎牛血清,細胞培養板,肉雞1#料等,其他試劑均為國內分析純產品。
1.4實驗儀器
CO2細胞培養箱,剪刀,鑷子,離心機,渦旋儀,注射器,SPF雞負壓隔離器等。
2方法
2.1 ZJS疫苗和S1133疫苗TCID50的測定
2.1.1 按照常規方法制備雞胚成纖維細胞(參考王友 尤永君等《一種優化的雞胚成纖維細胞制備方法及細胞生長曲線測定》)。
2.1.2取1瓶ZJS凍干苗(1 000dose)用200 mL疫苗稀釋液稀釋后。取0.2 mL做病毒原液,從0.2 mL原液中取20 μL加到180 μL稀釋液中充分混勻;從此稀釋液中取20 μL加到180 μL稀釋液中充分混勻;依次倍比稀釋至10-10。取1塊鋪滿單層次代CEF細胞的96孔板。前4排接種ZJS株,后4排接種S1133株。每種病毒作11個梯度,每孔加20μL病毒稀釋液,每個稀釋度重復4個孔,第12孔做陰性對照只加20 μL不含病毒的稀釋液。于37℃,5% CO2培養箱培養5~7 d,每天觀察細胞病變記錄并拍照,按照Reed-Munech方法計算病毒的TCID50。測定方法同上。
2.2實驗動物分組
1日齡健康REO抗體檢測陰性的SPF雞隨機分成4組。A組為ZJS免疫組;B組為S1133免疫組;C組為不免疫只攻毒對照;D組為不免疫不攻毒對照。A組、B組和C組每組14只雞,D組6只雞
2.3免疫實驗
飼養至7日齡的SPF雞,A組每羽頸皮下接種1dose ZJS株疫苗,B組每羽頸皮下接種1dose S1133株疫苗,C組和D組每羽頸皮下注射0.2 mL疫苗稀釋液。免疫后每日觀察雞群采食和精神狀態。
2.4攻毒實驗
免疫后21 d,A組、B組和C組所有雞均經左側足墊以104.0EID50的劑量(按照標準操作規程劑量)注射攻毒,D組左側足墊注射0.2 mL無菌稀釋液。攻毒后每天觀察雞群采食狀況,精神狀態以及足部和腿部關節變化情況,并記錄。
3結果
3.1 ZJS株與S113株疫苗TCID50測定結果
結果測得ZJS株疫苗為104.38 TCID50/羽份,S1133株疫苗為103.5 TCID50/羽份。
3.2 SPF雞群生長狀況(見圖1~3)
3.3攻毒后雞群發病情況統計
攻毒對照組的雞群在攻毒后2 d開始發病,可以見到明顯的左側足墊腫脹,趾關節腫脹。攻毒后第7天,A組有1只左側足墊出現非常輕微的腫脹;B組有2只出現輕微腫脹,另外有3只出現趾部破損;C組14只雞全部都出現左側趾部腫脹,并且其中有9只腫脹嚴重的出現趾部破損;D組不免疫不攻毒對照組一直正常(見圖4~13)。
從圖中臨床癥狀可以看出ZJS株和S1133株均能對呼腸弧病毒強毒產生保護。S1133組雖然也出現足部腫脹和皮膚破損病例,但是發病情況明顯輕于攻毒組,說明S1133疫苗可以對病關強毒產生一定的抵抗;ZJS株僅造成一例輕微腫脹也沒有皮膚破損病例出現,可見ZJS疫苗株對強毒的保護力明顯高于S1133疫苗株。
4討論
呼腸弧病毒感染雞特別是肉雞導致病毒性關節炎、腱鞘炎,雞群常因跛行和總體生產性能低下,包括增重減少、飼料轉化率降低、淘汰率高(有時廢棄率高達20%~40%)、屠宰率下降、死亡增加,種雞產蛋下降、受精率降低及垂直傳鼻病毒等降低了雞的經濟價值,造成嚴重經濟損失。種雞在育雛和育成期接種活苗和滅活疫苗是控制本病的經典方法。
在開發用于雛雞免疫,預防病毒性關節炎的活疫苗時,需要建立效檢用強毒株,用于評價雛雞預防用病毒性關節炎活疫苗的效力可行性。本實驗通過經典的臨床攻毒保護實驗,證實了新毒株ZJS制備的活疫苗在安全性和保護力上均優于傳統的S1133疫苗毒株。ZJS疫苗具有更好地保護效果,在規模化雞場防控病毒性關節炎的程序中將發揮極大地作用,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編輯:何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