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易見
Camera360的硬件之路能否成功?
對Camera360而言,此次推出攝像頭產品無疑是想通過布局硬件領域進行商業化,找尋用戶變現的新渠道。目前,Camera360全球用戶數已經超過3億,但卻一直為盈利所擾。那么,此次推出的外掛鏡頭產品,能否幫助Camera360更快的實現商業化呢?Camera360的硬件之路能否成功呢?
在我看來,這將主要取決于外掛鏡頭的性能和定位。根據Camera360創始人徐灝的介紹,這款外接攝像頭的目標用戶是那些對攝影有一定追求的朋友—拍照效果比傳統手機拍照強許多,而其定價又相比專業、高端的相機便宜許多。要是再配合Camera360在軟件層面所取得的巨大成績,看起來其市場前景值得期待。
軟件向硬件滲透是否是大趨勢?
其實,類似于Camera360這種在軟件領域獲得巨大市場,同時又向硬件領域滲透的企業還真不少。《墨跡天氣》的開發公司墨跡風云今年五月份推出了首款智能硬件—空氣果,該產品是一款智能空氣檢測設備,支持溫度、濕度和PM2.5等數據的檢測和提醒,售價999元。
墨跡風云產品副總裁相輝表示:未來墨跡風云將會以空氣為核心,打造一系列軟硬件產品。結合Camera360的策略來看,我們不難看出,未來軟件向硬件滲透或許是大趨勢。
一方面,在已被市場證明的軟件基礎之上再推出硬件產品,更能發揮自己在專業領域的優勢。無論是Camera360還是《墨跡天氣》,他們在自己所屬的領域都有很強的積累,但隨著產品功能的不斷強化,單靠軟件很難為用戶提供更深入的服務,這也是他們走硬件路線的一個原因。
另一方面,單憑軟件的話,開發者將很難完成商業化,像Camera360和《墨跡天氣》這種APP又很難對用戶直接收費。如果大量引入廣告,又必然影響到用戶體驗,被對手超車。在這種情況下,走硬件路線是商業化的最佳途徑。
不過,這其中仍然存在很多風險和問題。首先,做硬件存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雖然Camera360的用戶很多,也很受歡迎,但這并不意味著其推出的外掛鏡頭就一定能大賣。而且,研發硬件的成本會比較高,最初肯定是虧本銷售,隨著銷量的增加,才可能將前期的成本抹平并賺錢。
再一點,軟件廠商要做硬件就必須強化銷售渠道以及售后服務,銷售渠道方面,軟件廠商大可利用電商的模式進行銷售,這樣渠道成本不會太高。然而在售后這一塊,軟件廠商就必須多花點心思,確保產品出問題能及時為用戶解決。
免費工具類APP變現仍困難重重
當然,即便Camera360和《墨跡天氣》在硬件領域成功了,也并不代表任何免費工具類APP都可成功地從軟件拓展到硬件領域。要成功,首先需要緊密圍繞軟件本身出發,衍生出與之對應的硬件產品;其次,還得控制初涉硬件的各種風險。事實上,即便是《墨跡天氣》,其“空氣果”雖有百萬預約量,但實際轉化率為多少至今不得而知。
硬件之路雖然不好走,但大家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如果繼續在軟件層面尋找可供實施的商業模式,顯然是一件麻煩事,在激烈的競爭下,工具類APP很難對用戶直接收費。免費+廣告?Come on!這都是老生常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