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 莫遲 閆朝福 張磊 張含國
摘要選取葦河紅松種子園15無性系為供試材料,對紅松種子的形態指標、種仁及種殼的物質成分及含量進行變異分析、主成分分析,揭示紅松種實性狀的變異特征及規律,選育優良的紅松無性系。結果顯示,紅松種實性狀存在豐富的變異。在紅松形態指標中,種長的變異系數最小(8.66%),種仁重的變異系數最高(17.5%);在種仁的物質成分中,碳水化合物的變異系數最大(61.35%),油脂的變異系數最小(9.95%)。對松仁油脂成分檢測表明,共檢測到11種脂肪酸,包括5種飽和脂肪酸和6種不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以亞油酸(C18:2△9c,12c)含量最高,達到42.126%。檢測松仁中氨基酸成分表明,松仁中含17種氨基酸成分,氨基酸總量的質量分數平均值為34.477%,其中含有7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必需氨基酸的質量分數平均值為8.314%。通過主成分分析方法,按照20%無性系入選率選取了WH028、WH019、WH071作為優良無性系。
關鍵詞紅松;無性系;變異;主成分
中圖分類號S722.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517-6611(2014)22-07467-06
紅松(Pinus koraiensis)為松科松屬喬木,是我國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也是我國東北部林區的鄉土樹種[1]。紅松是上好的木材、造紙、松油原料, 松仁也具有良好的醫療保健和營養價值。在目前的松仁商品中, 以紅松籽最為著名。松仁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果品[2-4],含有大量的粗蛋白、粗脂肪、多糖、粗纖維,除此之外,還富含維生素、礦物質以及鈣、磷、錳、銅、鋅等元素[4-5]。
內在品質是鑒定木本食用油料植物果實商品性和實用性優劣的重要指標。松仁中含有的油脂、蛋白質等營養成分與核桃中油脂含量相當,顯著高于榛子、山杏、文冠果、油棕。松仁中的不飽和脂肪酸成分對機體細胞因子具有促進和保護作用。松仁中的氨基酸種類較為齊全,特別是各種必需氨基酸的含量相當豐富[6-9]。松籽殼中酚類等活性物質廣泛分布在植物體內[10-11],報道表明植物體的活性物質具有抗氧化、抗病毒、抗感染、抗癌、降低膽固醇等作用,因此,可以提取種殼活性物質并加以回收利用。
目前,已針對核桃、板栗、杏仁等食用堅果林的品種選育、營養品質評價等展開研究[12-15]。而針對紅松種質資源的評價、綜合評估不同無性系間紅松籽營養成分價值的報道甚少[16-17]。因此,該文通過對葦河紅松種子園不同無性系間種子形態性狀指標調查與松仁營養成分檢測,探討紅松形態性狀和營養結構在不同無性系間的變異,在相關分析基礎上闡明有密切關聯的經濟指標,采用多性狀的聯合選擇策略選育高品質無性系,為仁用紅松優良種質的選育提供理論和優良種質材料,為堅果園和高世代種子園營建奠定基礎。
1材料與方法
1.1供試材料葦河紅松種子園親本來源為黑龍江省五營優樹。種子園始建于1981年,位于黑龍江省尚志市,海拔300 m,年降水量為666.1 mm,年日照為2 552.3 h,年均溫為2.3 ℃,年蒸發量為1 084.4 mm,>5 ℃積溫為2 753.2 ℃,7月均溫為21.6 ℃。該試驗材料為2011年采自葦河紅松種子園15個不同無性系的紅松種子,無性系編號分別為WH008、WH019、WH028、WH042、WH056、WH057、WH063、WH065、WH066、WH067、WH071、WH110、WH117、WH152、WH162。
1.2研究方法
1.2.1 形態指標的測定。千粒重:采用四分法,取平均值;出仁率:隨機選取100 g松籽,出仁率=(脫皮后的松仁質量/松籽質量)×100%;種長、種寬:隨機選取50粒種子為1次重復,用游標卡尺測定種子的縱軸為其長,測定垂直種臍種面最大橫向寬度為種寬,每個試驗均設置4次重復。
1.2.2 營養組分的測定。樣品的提取:松籽油的提取;松仁脫脂粉末的提取;紅松種殼粉末的提取。油脂含量的測定采用索氏提取法(GB/T5009.6-2003);蛋白質含量的測定采用超聲波輔助提取,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多糖測定采用苯酚-硫酸法;水分(%)(GB/T5009.3-2010)、灰分(%)(GB/T5009.4-2010)、粗纖維(%)(GB5009.10-85)采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中相應成分的檢測方法進行檢測;Folin-Ciocalteus法測定松籽殼多酚含量;三氯化鋁法測定其總黃酮含量。每個試驗均設置3次平行試驗。
1.2.3 檢測方法。將提取的油脂采用簡易甲酯化法(KOHCH3)處理后,利用HP6890/HP5973型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美國Agilent公司)進行GCMS分析。松仁脫脂后的蛋白質氨基酸樣品前處理采用鹽酸水解法(Brea Bond et al., 2005),并用氨基酸自動分析儀(Hitachi L8800)檢測。
1.3 數據處理與分析 使用軟件SPSS18.0和Minitab16.0進行數量性狀遺傳參數的統計和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 紅松種子形態特征和營養組分變異分析
2.1.1 葦河種子園紅松種子形態特征研究。對葦河紅松種子園種子形態特征進行研究,結果見表1。由表1可知,葦河紅松種子的出仁率、千粒重、種仁重、種皮重、種長、種寬等形態指標的平均值分別為37.01%、519.24 g、0.19 g/粒、0.32 g/粒、14.30 mm、8.83 mm。各形態指標中種仁重變異系數最高,為17.56%,種長的變異系數最低,為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