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輕量級的EverMemo
對于Evernote來說,它最大的優勢便是功能聚合,但過多的功能就意味著安裝在手機上的客戶端在界面與易用性上就會顯得過于繁雜,這樣的設定似乎與現階段流行的扁平化設計有所出入,對于笨重的Evernote,我們就需要EverMemo這樣輕量級的便簽來實現接入并替換,它能將記錄在Evernote中的文字顯示成一張張便簽,類似于Google Keep的界面風格,確實很討人喜歡,最關鍵的是它能獨立Evernote使用。
相比于笨重的Evernote來說,輕量級的Evermemo加載速度的確很快,無論何時何地用戶都可以隨時記錄下自己想要記錄的內容,便簽式的UI界面顯得很簡潔,特別是清新素雅的配色會給用戶有使用它記錄想法的欲望,而一開即記的方式也讓記錄更加隨手便利。在Evermemo中沒有復雜的菜單選項,用戶只需要通過虛擬鍵盤輸入內容即可。雖然Evermemo在很大程度上專注于純文本內容的記錄,并且可以創建一個列表,Evermemo存在的意義就是用戶提供信息的記錄快捷途徑。
當然了,EverMemo也不是一成不變,在最新的版本中它引入了深夜模式、自動黏貼和字體調節功能。特別是邀請用戶就能解鎖彩色便簽與加重點圖釘,具體使用起來很簡便,對用戶的記錄歸檔有很大的幫助。
2 少女心——棉花筆記
對于棉花筆記來說,它最大的特色就是它可愛風格的UI設計,這樣的設定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它出現在男性用戶手機上的幾率為零,不過這樣精準的用戶定位在獲取女性用戶時能起到不錯的效果。
棉花筆記的主界面設置趨于常規化,系統把用戶建立的文件夾以列表的形式羅列在主界面中,用戶能將創建的文件夾貼上不同色彩標簽,以色彩標簽來區分、管理以及查看文件夾筆記的方式既科學也能美化系統界面,并且用戶在存放筆記時能輕松地將記錄的筆記歸類到每一個文件夾中。工具欄中的“剪刀”功能有著出色的編輯能力,它除了可以編輯文件夾名稱外,還能修改文件夾顏色、排列方式以及刪除無用戶的文件夾分類,而在文件夾內部下的剪刀工具則能實現快速移動多個記錄、管理筆記的操作,同樣的按鍵在不同頁面下能為用戶實現不同的操作方式。
在文字錄入時,棉花筆記與眾多筆記應用相差無幾,但它把一成不變的虛擬鍵盤錄入操作與手寫記事結合在一起,不過這樣的結合并不完美,手寫文字是以涂鴉板的形式出現在筆記中,換句話說,手寫文字只是筆記的一個附件。
如果要說棉花筆記的缺點,那便是它在字體統一上的不足,雖然軟件上支持簡體中文,設置選項卻為繁體,或許是方塊漢字對韓國人來說難度太大了。
3 通知欄內的記錄者——Any.Do
手機文字記錄的價值,不同的用戶有著不同的需求。不過筆者相信,記錄應用中使用頻率最高的便是通過便簽記錄待辦事宜,作為隨身手機,在實現記錄、提醒確實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將文字記錄與待辦事宜結合起來就是一個不錯的方向。
Any.Do的使用場景非常精準,它與常規的文字記錄應用有著明顯的區別。Any.Do內置日期與文件夾兩種記錄方式,在日期分類中,系統提供了四種時間種類:今天、明天、即將、稍后,在這里Any.Do就體現出它的事件記錄與提醒功能,而在文件夾分類中則有工作、個人,用戶,可根據情況在相應的分類中添加需要記錄的文字。這樣明確的分類,讓Any.Do的界面與實用性都有著不錯的表現,簡潔的界面沒有過多的選項按鈕,并且藍白的經典配色再加上界面間的平滑過渡與動畫效果,都會讓用戶有將其保留在手機中的想法。
在文字錄入時,Any.Do提供了語音和純文本兩種方式。在輸入純文本時,系統通過自動管理系統在后端會收集與分析數據,逐漸形成用戶的用詞習慣,自動為用戶提示常用聯想詞,不過不支持圖片添加的功能,使它的記錄能力略顯單薄,鑒于它自身的定位,薄弱的文字記錄能力也屬正常。不過它在事件記錄上的出色表現平衡了這一缺點,用戶可以單擊記錄需要處理的事件來添加優先級、分類、提醒、備注,優先的任務將會標記為紅色,出現在任務的最上方,方便用戶瀏覽。而事件完成之后,與同類應用一樣,在對應事件選項上劃動即可將其變為完成狀態。如果用戶找不到刪除事件的按鍵,只需搖一搖你的手機就能將完成的事件刪除。
與Any.Do有著極高相似度的Notif Pro,在通知欄內的記錄有著不錯的表現,他能在手機通知欄內創建屬于自己的通知,包括文字、圖片,簡單易上手的風格讓它的利用率甚至高過了Any.Do,雖然它支持中文錄入,但英文界面看上去的確不太友好。
4 對于傳統的文字錄入
對于傳統的為知筆記、EverNote以及有道云筆記來說,他們龐大的架構與復雜的功能,在使用時的確能為用戶提供便利,特別是EverNote還能實現微博、微信的記錄,用戶在使用它們時需要投入過多的學習成本,因此一款輕量級的文字錄入應用就是不錯的選擇,無論是將文字以便簽的形式錄入還是內置在通知欄內,只要保持文字記錄的習慣想必就是極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