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浮
抄襲還是學習?
MIUI6自發布兩個月來,關注熱度已下降不少。然而關于MIUI抄襲這個話題,卻隨著它的開放下載愈演愈烈,抄襲論的聲音也越喊越大。
針對這些言論,小米副總洪峰出來辟謠說“最早做模糊效果的是Vista。”其實誰先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蘋果做成功了。雖然小米不承認,但巧合的是,MIUI已經不是一兩次和iOS相似了。這也是為什么這么多米粉,最終粉轉路人甚至粉轉黑。
然而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MIUI6不是一味地抄襲,有些動態內容甚至比iOS 7做得還好。所以看到抄襲的同時也應該看到它積極學習的地方。
最受歡迎的抄襲者
如果沒有MIUI,國內智能手機系統可能不會發展這么快。誠然不少人認為MIUI6抄襲了iOS 7,但筆者卻想給MIUI6頒一個“最受歡迎抄襲者”獎。因為根據MIUI6發布了兩個月后的使用情況來看,MIUI的用戶活躍度超越蘋果位居國內榜首。并且相比國內其他都有抄襲嫌疑的定制Android系統,MIUI6是最受親睞的。這個時候我們也就沒必要再討論MIUI6是否存在抄襲這個話題,因為用戶數量是檢驗手機系統成功的唯一標準。
情不自禁也好,情非得已也罷
四年來,MIUI被戲贊最大的進步是越來越像iOS。屌絲尚有逆襲之日,小米難道要一直活在“高大上”的陰影下?退去MIUI6抄襲的外衣,小米這樣做既有情非得已的外因,也有情不自禁的內因。在筆者看來它的內部原因就有以下幾個方面:
小米硬件和軟件優勢已開始江河日下,尤其小米手機4的藝術之旅表現不濟,讓MIUI6背負上了拯救市場的重任。相比前幾代產品,小米手機4不再追求發燒的配置,放棄了引以為傲的殺手锏“性價比”。那小米憑什么贏得用戶,并提高小米手機4的銷量?當然是憑MIUI6的“閃亮”登場。
另一方面,小米曾一度因為硬件放緩了MIUI的研發,以為高性價比的硬件也能撐起一片天。而今,硬件發展遇到瓶頸,小米別開生面地為MIUI6開了一場發布會,寵幸之意顯而易見,就是為了重拾軟件與硬件結合的道路。這也是小米初闖智能手機行業的錦囊妙計。
再有就是為進軍智能家居領域。在智能家居領域,一款好系統對成功搶占市場尤為重要。目前小米的業務不僅包含手機業務,還有智能電視、路由器和小米盒子等。讓MIUI6擁有了更好的交互體驗,才能加快小米搶占客廳市場的腳步。
最后,回首小米手機2S時代,業內預計MIUI用戶可以帶來的人均年收入為50~60元。而由于小米手機3銷量未達預期,MIUI用戶對小米商店、主題商店等應用的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貢獻也在持續下降。所以從MIUI6的小米黃頁和云平臺兩項功能中,我們可以看到小米欲打造和iOS一樣封閉而完善的生態系統,進而提高軟件ARPU。
除了以上內部原因,還有些許外部因素。比如,隨著國內定制Android系統的增多,MIUI6選擇與iOS 7相似,節省了時間與研究成本,加快產品更新迭代。這乃是最便捷的反擊方式。
然而,不管是情不自禁還是情非得已,筆者認為長久的成功還是得靠自身的原創造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產品自身好,永遠比說的好聽更具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