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卉 趙富群 趙強民



摘要:文章分析了國內木本觀賞植物新品種的授權概況及育種方法,以及歐盟、美國、日本的相關新品種的申請和授予情況。經對比分析,總結出木本觀賞植物新品種4點發展趨勢,即:貼近應用需求、加強保護力度、注重鄉土植物開發及國際引種科學化。
關鍵詞:木本觀賞植物;新品種
中圖分類號:S68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641(2014)02-0000-00
Abstract: The authorization situations and breeding methods of new woody ornamental plant varieties in China were analyzed in this article. Moreover, the application and authorization situations of new woody ornamental plant varieties in Europe, America and Japan were also dissected. After comparing the results, four development trends were summarized. The trends include adhering to application needs, strengthening protection, fully developing and utilizing native plants and scientifically introducing new species and varieties.
Key words: Woody ornamental plants ; New varieties
1背景
我國于1997年3月頒布的《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第2條將植物新品種定義為:“植物新品種是經過人工培育的或者對發現的野生植物加以開發,具有新穎性、特異性、一致性和穩定性并有適當命名的植物品種。”
對植物新品種的保護最初于1833年由羅馬教皇提出。20世紀初,瑞士園藝學家Louis Blank建議賦予育種者獨占銷售新品種的權利,同時由一個中立的機構對該新品種頒發證書,并建立一個國際機構來保護種子貿易的利益。自此,有關如何保護植物新品種的問題開始引發人們的思考[1]。
2我國木本植物新品種概況
我國于1997年10月1日開始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以下稱《條例》),1999年4月23日加入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UPOV),并加入了1978年文本。根據《條例》規定,農業部、國家林業局按照職責分工共同負責植物新品種申請的受理和審查,并對符合《條例》規定的植物新品種授予植物新品種權。其中國家林業局負責林木、竹、木質藤本、木本觀賞植物(包括木本花卉)、果樹(干果部分)及木本油料、飲料、調料、木本藥材等植物新品種權申請的受理、審查和授權工作[2]。
自1999年加入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至2012年3月,國家林業局共授予植物新品種權384件,其中國內申請授權294件,占總授權量的76.6%;國外申請授權90件,占總授權量的23.4%。授權的植物種類中,觀賞植物259件,占總授權件數的67.4%。此外,申請者為企業的共有149件,占總數的38.8%。
在2010年至2012年3月獲得授權的90件林業植物新品種中,通過選擇育種方法培育的有47件,占總數的52.2%,通過雜交育種方法培育的有43件,占47.8%。在通過選擇育種方法獲得授權的47件新品種中,有35件是在自然變異的基礎上經選育獲得,其他12件均由實生選種的方法獲得。
3國外木本植物新品種概況
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UPOV)官方網站植物新品種數據庫提供的數據顯示(截止至2012年4月30日),申請植物新品種保護數量較多的國家及地區分別為歐盟(104311件)、美國(34913件)及日本(26971件)。現對以上國家及地區木本植物新品種的保護及培育狀況進行分析,并把包含較多品種及應用較為廣泛的屬作為分析重點。
3.1歐盟
歐盟關于植物新品種的知識產權保護框架主要由歐盟植物品種保護規則(2100/94號規則)、歐洲專利公約(European Patent Convention,EPC)、歐盟98/44號生物技術發明保護指令(98/44號指令)構成。歐盟的植物新品種保護體系與其25個成員國的國家植物新品種保護體系同時存在。歐盟所有成員國擁有同樣的申請程序、檢測技術及決策,授予的權利在歐盟25個成員國范圍內均有法律效力[4]。
歐盟地區國家在薔薇屬、繡球屬及杜鵑花屬植物新品種權方面的申請及授予數量較多,而在山茶屬、丁香屬及木蘭屬植物新品種權方面的申請及授予數量較少。
在月季育種方面,法國梅昂月季公司(Meilland International)的育種團隊每年以10萬~12萬朵花為育種材料進行人工雜交育種。一個庭院月季新品種的產生,需經歷約8~10年的嚴格選育過程。目前,該公司在世界范圍內已擁有上千個品種專利權。德國科德斯(Kordes-rosen)月季育種公司是世界領先的切花月季和庭院月季的育種商及生產商之一。該公司生產的月季產品不僅遠銷世界各國30余個,也擁有較高的市場占有率。科德斯公司在荷蘭擁有約2 hm2的切花月季測試圃,其總部每年培育的月季種苗數量約350萬。荷蘭勒克司Lex+月季育種公司的創始人Lex Voorn先生畢生熱愛月季,并以培育出世界上最優秀的月季為己任。該公司限制每年向市場推出的單一月季品種種苗的數量,從而優化市場,使種植者獲得更好的收益。
3.2美國
美國于1983年加入UPOV聯盟,1994年國會通過植物新品種保護法修訂案,并于1999年加入UPOV公約1991年文本。該法案的保護范圍是以有性繁殖方法培育的植物新品種、野生植物、自然生長的植物和其他植物品種,由美國農業部植物品種保護辦公室負責審查并頒發植物品種保護證書。目前美國植物新品種保護辦公室受理植物屬和種共計134類,品種保護證書申請費用低,其審查也不如專利嚴格[3~4]。
美國在薔薇屬、繡球屬及杜鵑花屬植物新品種權方面的申請及授予數量也較多,在丁香屬、木蘭屬及山茶屬植物新品種權方面的申請及授予數量較少。該情況與歐盟較為相似。
在2007~2011年獲得授權的100個繡球屬植物新品種中,包含繡球花Hydrangea macrophylla品種71個,圓錐繡球Hydrangea paniculata品種12個及木本繡球Hydrangea arborescens的品種3個。
3.3日本
日本于1947年頒布了《種子種苗法》,對優良的非主要農作物新品種(品系)提供保護。1998年,日本加入了UPOV公約1991年文本,并對《種子種苗法》進行了相應的修改,頒布了政令、省令(規則)和細則,從而形成了完善的政策法規體系。2003年和2005年,日本對種苗法又進行了兩次修改,使之更能適應本國農業發展的要求。其中,新《種苗法》把對企業法人的處罰金額上限提高到了1億日元,對于侵犯品種權的行為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300萬日元罰款。而當時我國條例對侵犯品種權的行為者沒有確切的罰款數額和刑事責任規定[4]。
日本在薔薇屬、繡球屬及山茶屬植物新品種權方面的申請及授予數量較多,在丁香屬、木蘭屬、冬青屬及槭樹屬的植物新品種權方面的申請及授予數量較少。
4木本觀賞植物新品種的發展趨勢
十八大報告中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戰略部署及美麗中國的目標,這潛在表明對木本觀賞植物新品種的培育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來,木本觀賞植物新品種的發展趨勢如下:
4.1貼近應用需求
從育種目標的確立、育種手段的選擇及新品種的推廣等方面,都更加注重以應用需求為導向,提高其市場價值。如適宜城市栽培的觀賞針葉樹、觀花地被、耐陰、香花及功能植物等,都是新品種培育的重要方向[5]。同時,一些園藝發達的國家的做法也具有一定借鑒意義。如在美國,用于綠化的灌木和喬木新品種主要由國家植物園的科研人員引種及選育得來[6]。在選育過程中,景觀效果、抗病性及抗蟲性等均為基本的評價、篩選指標。
4.2加強保護力度
資料統計表明,培育一個林業新品種最快需要15~20年,最少需要花費15~20萬元[7]。而在多數情況下,一個林業植物新品種投入生產后,很容易被他人迅速加以繁殖和利用,這樣會極大地挫傷育種者的積極性[8]。植物新品種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建立和完善適應我國實際并與國際接軌的管理、審查、測試、法律保護體系和品種權申請的代理與服務體系等配套體系勢在必行[9]。《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的決定》已于2013年1月16日國務院第231次常務會議通過,并自2013年3月1日起施行。修改后的《條例》明顯加大了對植物新品種侵權的處罰力度。在不能查實違法收入的情況下也可以根據違法情節進行處罰,情節特別嚴重的還可根據《刑法》對違法者進行定罪。
4.3注重鄉土植物開發
鄉土植物原產地與引種地區的生態條件相似或差異較小,具有引種成功率較高的優勢。并且就地取材的方式大大減少了交通運輸費用,也降低了能源的消耗和碳排放[10],與目前倡導的節約型園林、低碳園林理念較為契合。在山西省,其林業科技部已在全省范圍內對24個優良鄉土闊葉樹種開展選優工作,以便鄉土樹種今后發揮其環境適應性、抗逆性和穩定性良好的優勢,節約工程成本。而在上海自然分布有種子植物134科510屬919種,包括木本鄉土植物46科164種(其中喬木約40種、灌木約100種、藤本約25種),但其中許多物種并沒有在當地綠化中得到應用[11],該現象已引起相關研發單位的重視。
4.4國際引種科學化
一般生產者只重視品種的購買,不關心相關生產技術的引進和學習。雖然引進的品種先進,但往往由于生產管理水平跟不上,培育出來的產品沒有達到應有的產量和品質。唯有今后將規范化、科學的栽培管理技術與優良品種結合起來,才能達到優質、高產栽培的目的[12],從而在應用中發揮國外種苗的優良特性。國內已有公司專門從事新品種的相關技術推廣工作。如莫爾海姆園藝科技有限公司,其主要業務范圍包括植物新品種的引進推廣、植物新品種權在中國的申請、授權與實施保護等。該公司自創辦以來,一直積極為國內種植者提供與新品種相關的配套技術服務。浙江虹越花卉有限公司致力于通過論壇、微信等現代手段,及時向大眾普及引自國外的新品種信息,從而引導消費者科學地栽培進口種苗。
參考文獻:
[1]賈曉婭.美國植物新品種保護制度對我國的啟示[D].廣州:暨南大學,2010.
[2]國家林業局科技發展中心(國家林業局植物新品種保護辦公室).中國林業植物授權新品種(2010-2012)[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12.4.
[3]唐建軍.植物新品種保護制度研究[D].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7.
[4]吳越,杜蕓,胡曉紅.植物新品種權法律保護:比較與啟示[J].時代法學,2005(2):59-64.
[5]張啟翔.關于植物多樣性與人居環境關系的思考[J].中國園林.2012,28(1) :33-35.
[6.]邵靜.美國國家植物園引種銷售景觀植物情況簡介[J].陜西林業科技.2001(1):71.
[7]段立紅.植物新品種的法律保護[J].人民司法.2001(3):4-6.
[8]玉云煒,張啟翔,高亦珂.園林植物新品種保護的現狀與策略[J].山東林業科技.2004(1):53-54.
[9]蔣和平,孫煒琳.我國農業植物新品種保護的現狀與對策[J].農業科技管理,2001(6):12-18.
[10]周巍.基于低碳理念的園林設計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2012.
[11]張慶費.園林植物引種與推廣存在問題探討[J].園林,2011(11) : 46-49.
[12]張啟翔,潘會堂.我國引種國外觀賞植物的現狀及對策[C]. 中國花卉科技進展——第二屆全國花卉科技信息交流會論文集,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