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春蓮
【摘 要】企業營改增是國家十二五結構性減稅的主要布署,備受企業關注。 通過包括上海等在內的的營改增試點的試行,范圍已迅速擴大至北京、廣東、浙江、湖北等十二個省市。接江門地方稅務局通知,2014年1月,江門市部分單位也開始向增值稅轉型。而作為江門地區的建安龍頭企業和建協理事長單位,亦在本市首批營改增范圍之列。建安行業以其在國民經濟重要地位和其自身業務的復雜性,使得營改增將會對建安行業產生重大的影響。本文將就建安行業營改增轉型的稅負不減反增的現象,閘述自己的見解和解決辦法。
【關鍵詞】建安企業;營改增;營業稅;增值稅
一、建安企業原有稅制存在的弊端及營改增的必然性
1.在營改增前,建安企業僅就工程施工收入、銷售不動產等收入按3%計繳營業稅。但在采購材料時,支付的貨款中含有增值稅額,并取得了正規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但在原有稅制下,仍就全部營業額計征并繳納稅款,無法抵減這部分已支付的增值稅,造成了重復征稅。
2.建安企業時有向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企業提供建筑安裝、裝修設計等勞務,按原有稅制法規只能提供營業稅發票,而使對方無法抵扣進項,進而增加對方的稅負,影響并制約了建安企業的發展。
3.原有營業稅按不同行業有高 低不同的幾檔稅率,當企業發生混合業務時,有時無法正確區分哪些是要交營業稅的,哪些是要交增值稅的,造成了稅收征管困難。有的企業,甚至利用稅率的高低不同人為地“區分”應納稅額,即將部分高稅率的營業額,轉移計入低稅率的營業額中,從而達到少交稅的目的。
4.營業稅和增值稅作為我國的二大稅種,在并軌的十幾年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也逐漸顯現了不少弊端,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與國際經濟的接軌,完善現有的稅收體系,企業營改增已是大勢所驅,迫在眉睫。
二、建安企業營改增轉型前后稅負比較分析
理論上建安企業營改增,在能取得相應增值稅進項的情況下,在計算銷項稅時,可以予以抵扣,這樣相比原有稅制,可以避免重復交稅,能夠突破了建安業發展的稅制瓶頸,細化了社會專業化分工,促使建安施工企業主動將生產性服務業務外包,加速了生產性服務業從施工制造業中分離,可避免重復征稅、降低稅負、推進經濟結構的調整。但在現實轉型企業中,據有關權威部門不完全統計調查發現,建安企業從營改增后,實際稅負可能增加近一倍,接近6%左右。在過去試行營改增的企業中,營改增轉型后,稅負不減反升的企業達到六成以上。以我公司2013年相關財務數據為例,2013年我公司共完成建筑安裝施工工程1.78億元,工程成本1.556億元,其中材料成本約占總成本的67%,為1.0425億元,按營改增前3%營業稅稅率計算,我公司應交納營業稅費為1.78億X3%=534萬元;但如果按營改增后的11%增值稅稅率計稅,成本中材料中最多只有65%能取得增值稅,則按新的稅率11%計算的我公司2013年應交納增值稅為1.78億/(1+11)X11%-1.0425X65%X11%=1019萬元,比營改增前稅負增加91%、實際稅負將達到5.7%以上。分析我公司營改增后稅負不減反增的原因,是因為在稅率從3%大幅增高到11%的前提下,購進材料、支付勞務等無法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可抵扣進項過少的原因造成的。具體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所承接工程中,發包方僅與我公司簽訂施工勞務部分,工程所需主要材料或是設備由發包單位自己采購,材料設備供應商將發票直接開給了發包單位,造成我公司僅有勞務收入無進項可抵。建議改進的辦法和對策是:對于已簽訂的合同,應簽訂補充協議,供應商、價格、質量的要求由發包單位規定,但由建安施工企業直接與供應單位磋商,盡量能直接與供應商簽訂材料購銷合同,并直接支付材料或設備價款,發票由供應商直接開給建安施工企業。
2.我公司采購的磚、瓦、砂、石、灰、泥等地材,約占成本的5%左右,一般很難取得正規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這是因為這些磚、瓦、砂、石、灰、泥等地材很多是個體或是小規模納稅人經營,有的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現貨交易,一般就是開據收據或是白條交易,無法提供正規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另外,我公司采購的零星材料和輔助工具,也在成本中占了一定比例(3%左右),這些材料很多是在個體戶處零星采購的,一般都無法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例如在我以我公司為主承包方,與珠江電影制片廠共同承接的江門市五邑化僑廣場影展布展中心的建筑裝飾工程為例,為了更好地展示僑鄉文化和特色,我公司在舊貨市場、地攤、步行街等“淘”了幾十萬的古玩擺設,除了部分取得收據外,其他大部分均是只取得個人打出的白條,這種情況在建安企業很普遍。建安企業這種情況與糧油加工企業收購農副產品類似, 建議比照糧油加工企業收購農副產品的稅收政策,由建安企業即購買方開具可抵扣進項的增值稅收購發票,按6%左右的進項稅率扣除進項稅額。
3.公司在施工過程中有些費用是由業主直接墊付,業主要與我公司結算時,直接中應付工公司的工程款中扣除了。比如施工用水、用電、用氣等其他費用,這樣,建安企業所承擔的這部分費用,就無法取得正規的可抵扣的增值稅發票。 建議和對策:加強支付的水、電、氣、通訊費發票的管理,增強經辦人員特別是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及責任心,在與甲方簽訂工程合同時,要爭取簽訂三方補充協議,即由建安施工企業直接支付水電費、煤氣、暖氣費、通訊費等等其他費用,并取得收款方開出的增值稅專用發票。
4.公司在營改增前,投入購進了大量的機器、機械設備、辦公設備等固定資產,這些機器和辦公設備無進項稅額可以扣除。但隨著建筑施工機械的科技進步,建安施工企業也在逐步朝資本密集方向發展,這更加重了建安施工企業的稅收負擔。建議對建安企業的主要機器設備等固定資產重新進行評估,按凈值在尚可使用年限內,分期按11%的稅率予以抵扣進項。
5.部分工程因施工或其他原因,需將建筑勞務發包給專業的建筑勞務公司完成。但企業支付的這部分勞務工資是沒有進項扣除的。但現在建筑勞務公司有的仍不屬于或暫進未列入“營改增”范圍,有的即便是納入“營改增”范圍,因經營規模的限制,也只是小規模納稅人,支付給他們的勞務款仍舊不能取得增值稅發票予以抵扣進項。另一方,因為建筑勞務公司以提供勞務為主,無需采購材料設備等,即無所謂進項抵扣,如果他們要按勞務收入交納增值稅,必定會水漲船高地將這部分增繳的稅費計入到勞務成本,進而將這部分稅款轉嫁到總包(建安施工)企業負擔,直接增加了發包建安企業的工程成本。 建議和對策:鑒于建筑勞務公司僅提供勞務、無進項的實際情況,建議參照現有的小規模納稅人的稅收征管辦法,實行簡易征收,建議按3%-4%的低檔稅率算建筑勞務公司應繳納的銷項稅額。
除以上建議外,我認為建安企業不應是被動地承受營改增帶來的負面影響,應采取積極的措施: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應指定專人負責建立、并管理合同檔案,另外,加強企業管理人員的增值稅稅法、營改增相關知識的培訓。目前,企業營改增尚在初始探索階段,在很多方面的實施細還沒有規范統一,許多人國家對企業營改增的相關規定、轉型所帶來的利與弊還不了解。因此,不但企業財務人員要加強學習相關的營改增法規,企業其他管理人員、包括企業領導在內的經營管理、造價管理、項目管理等人員,都要參加學習培訓,盡快掌握營改增相關相關規定和稅制法規,盡快適應新的稅法形勢帶來的新要求和新變化,降低或最后能規避增值稅轉型帶來的負面影響,做好稅收籌劃,使企業立于長久、持續、穩定的發展中。
參考文獻:
[1]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方案》的通知.財稅[2011]110號,2011-11-16
[2]財政部印發《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有關企業會計處理規定》通知[Z].財會字[2012]13號
[3]張璠,建筑業“營改增”試點的應對措施[J].財會月刊,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