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華
【摘 要】企業財務目標是指企業在一定的社會經濟環境下采取財務活動所達到的根本目的,它是衡量一家企業財務活動結果的重要標準,決定了企業財務管理的方向。企業制定正確的財務目標,能夠提高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效率,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本文主要對目前的財務目標新認識進行了分析,并對企業財務目標的選擇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財務目標;企業社會責任;利益相關者最大化;經濟增加值最大化
一、企業的財務目標
1.利潤最大化目標
利潤是指企業所獲得的總收入扣除成本和相應稅金以后的余額,代表著企業一段時間內的經營成果,可以反映出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利潤最大化作為財務目標被很多企業所應用,因為利潤是每個企業在日常經營過程中接觸非常多的一個財務指標,計算過程簡單,作為財務目標也容易被財務人員和其他工作人員理解。但是將利潤最大化作為財務目標也存在著許多的缺陷。首先,利潤最大化目標沒有考慮企業的現金流量,高額的利潤并不代表企業擁有良好的現金流,會使得企業忽視由現金流量短缺引起的財務風險;其次,利潤最大化目標沒有考慮時間價值對不同時期企業利潤的影響,不利于長期財務目標的制定;最后,企業盲目追求利潤最大化,將會造成企業只考慮短期利益,忽略了長期利益。
2.股東價值最大化目標
以股東價值最大化作為財務目標,就是考慮企業股東的利益,在財務上進行合理籌劃,最終達到企業股東價值的最大化。股東價值最大化目標與利潤最大化目標存在著相似的地方, 并且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利潤最大化目標存在的缺點。但是,股東價值最大化目標也存在著缺點。其一,對股東價值的計量要以股票的價值為基礎,這種方法比較適用于上市公司,無法應用于非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股東的價值難以計量;其二,如果企業只是考慮股東價值為,而忽略其他各方利益者方,該目標有可能造成企業失去很多發展機會,或者喪失競爭性。
3.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
以企業價值最大化作為財務目標的是指企業在考慮時間價值和風險等多重因素的基礎上,通過制定合理的財務方案,執行正確的財務措施,努力改善企業的財務狀況,最終使企業達到整體價值的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考慮時間價值因素的影響,對股東現金流和債權人現金流,采用不同的折現率進行折現。其次,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的理論是指了企業能在較小風險的基礎上獲得更多的利益,簡單說來就是,企業獲得的收益越多,獲得收益的時間越短,承擔的風險越小,企業的整體價值就會越大。
二、影響企業財務目標的新觀點
1.企業社會責任的提出
社會責任最早被提出是由于上個世紀初,隨著工業經濟的發展,產生了環境惡化、貧富分化等一系列問題,特別是勞工問題和勞資沖突等表現得尤為突出。企業的社會責任是企業在道德層面上履行的有利于社會長遠發展的一項義務,它不是法律和經濟的要求。近幾年國內食品安全、環境污染、生產安全等事故頻發,企業社會責任應該被納入企業財務目標的范圍內。從表面來看,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會增加企業營運成本,降低企業的財務績效,影響企業的發展,最終影響企業財務目標的實現。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成本,在短期內企業的財務狀況會受到一定影響。但是不能只著眼于短期利益,而忽視了長遠發展。企業承擔社會責任,不僅為企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還提高了企業的信譽。企業樹立的良好形象可以博得消費者的好感,增加企業的營業額。例如,在512汶川地震后,加多寶集團捐款一億元,博得全國人民的關注和好感,使其旗下的涼茶飲料的銷量在此后的幾年內都名列前茅。企業信譽的增加會使企業在與供應商往來時,帶來更加優惠的商業折扣,在于貸款方往來時,可以降低貸款的門檻。
2.利益相關者最大化目標
利益相關者,是指與企業的生存發展息息相關的所有個人或群體,而不僅僅是與企業存在利益關系的個人或群體。企業是由擁有不同利益與需求的各方相結合在一起所形成的一種形式。因此,企業的財務目標應當要順應和滿足各方利益相關者的需要,力求各方利益相關者達到均衡狀態?;诶嫦嚓P者最大化的財務目標能夠有效地保障相關弱勢群體的利益需求,使企業處于穩定可持續的發展狀態。但是,目前,許多企業在實現財務目標時往往首先考慮股東的利益,尤其是優先考慮大股東的利益。基于這種現狀,我國證監會等也出臺了一系列相關的法律法規,用以加強除股東以外包括員工,消費者,債權人,供應商,社會公眾等利益相關者的保護,但是維護利益相關者利益的舉措真正實施起來仍有很大的阻礙。
3.經濟增加值最大化目標
經濟增加值(EVA),是Economic Value Added的縮寫,是指在企業的稅后利潤減去為取得債務和權益所發生的資本成本后的所得。經濟增加值的計算公式是由資本與資本成本率相乘得到資本成本,再將企業稅后營業凈利潤減去資本成本。由于不同企業的經濟狀況以及不同地區經濟法規、制度等的不同,經濟增加價值具體計算方法存在著一定的區別。經濟增加值最大化目標是以達到經濟增加值最大化為目標,進行恰當的財務預測、執行、決策和進行最優的財務管理方案,使得經濟增加值穩定增長,除此以外還要實現企業價值與股東價值的共同增加。以經濟增加值最大化作為財務目標開拓了財務管理的視角。在計算經濟增加值時考慮了資本成本,與企業價值最大化、股東價值最大化、和利潤最大化這三個傳統的財務目標相比更能體現出企業真實經營情況。經濟增加值對資本成本的考慮可以避免上市公司在股權融資上的違規操作現象,可以有效地促進我國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此外,經濟增加值最大化目標與股東價值最大化相比不僅上市公司可以使用,上市公司也可以采用。經濟增加值會促使企業的目標更加量化,使得企業的財務目標更容易被財務人員以及其他工作人員所理解。
三、企業選擇財務目標的建議
1.制定財務目標時要兼顧各方利益
企業不是一個單獨存在于社會中的主體,還包括消費者,債權人,供應商,社會公眾等其他利益相關者,這些利益相關者影響了企業的日常經營和長遠發展,企業的經營發展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了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因此,為了使企業能夠長遠穩定的發展, 企業的財務目標必需要全面的考慮這些利益相關者,并且,企業要使每個利益主體都盡可能的達到利益最大化,這是的企業走向成功必須追求的目標。
2.財務目標可量化
目前企業的財務目標包含的內容越來越多,除開常涉及到的一些財務指標以外,還涉及到非常多的抽象內容。抽象的財務目標不僅不容易進行考核,還難以被財務人員和其他管理人員所理解。因此,企業應當將抽象的財務目標進行量化,將抽象的問題具體化,把不能簡單量化的問題也用一定推算手段利用數字表現出來。只有將財務目標具體化,這樣的財務目標在執行過程中才具有可操作性,才能有利于企業進行財務目標的考核與評價,才能進一步推動企業的發展。
3.財務目標要有效的控制
企業的長遠發展,不僅在于能選擇適合企業的財務目標, 還在于一旦企業選定了財務目標,那在以后的過程中能夠對財務目標進行有效的控制。企業的財務目標包含內容多,涉及范圍廣,不是在段時間內依靠簡單的工作就能輕易達到的。只有通過對財務目標實施有效的控制,制定相應的工作方案,保證為實現財務目標的工作能夠完成,企業最終才能夠達到預定的財務目標。如果企業只是簡單的選擇了財務目標,此后沒有進行相應的有效控制,那么不僅不會實現財務目標,同時還會對企業照成不必要的損失。
4.既要考慮當前更要考慮企業的長遠發展
企業在制定財務目標時,不能只著眼于財務目標帶來的短期利益,還要考慮財務目標帶來的長遠利益。最優的財務目標將有利于企業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不僅能夠使企業克服只顧眼前的短期行為,還能夠使企業考慮各利益主體的利益,并且還能保證公司長遠,有效,穩定的發展。
四、結論
不同的企業在考慮上面所論述的建議的同時,應當結合企業自身所處的社會經濟環境以及企業自身的發展需要,制定恰當的財務目標。制定正確合理的財務目標時, 企業應當將每一個與企業有聯系的利益相關者都考慮進去, 只有使得各利益相關者的權利和義務達到相對的平衡, 才能使企業的財務目標為財務管理工作指明方向,才能使企業的經營管理效率得到提高,從而使得企業能夠達到最終的總體目標。
參考文獻:
[1]湯曉建.企業社會責任與公司財務目標修正[J].中國證券期貨,2013(01)
[2]陳曉嬌.企業財務目標管理[J].財經界,2013(10)
[3]孟明.企業財務目標的選擇及建議[J].技術與市場,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