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俊霞 高向群
摘要:本文通過部分盟市實地調研,對我區內蒙古地區事業單位出租資產管理工作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作了初步的了解和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管理。
關鍵詞:事業單位 出租資產 調研報告
一、全區事業單位出租資產管理工作現狀
(一)制定了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國有資產管理制度
隨著財政改革的不斷深化和公共財政框架的逐步建立,各地區已把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監管工作提到了重要議事日程。在財政部未公布《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之前,積極吸收原制度中合理部分,并以現行制度規定為依據,在實踐中積極探索與規范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日常管理工作。如,巴彥淖爾市在原有的國有資產管理辦法、法規的基礎上,經過充分的討論修改報經市政府正式出臺了《市本級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暫行辦法》、《市本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處置管理辦法》和《市本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收入管理辦法》。
(二)開展了事業單位資產清查、產權登記工作,初步摸清了家底
各地區組織開展了大規模的清查工作,初步摸清了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家底,進一步強化了對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管理,建立了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動態管理信息系統等。如,包頭市通過資產清查工作,發放了國有資產產權登記證,摸清了行政事業單位家底。包頭市通過產權登記工作,可以初步了解到事業單位的資產變動和出租資產的具體情況,為進一步掌握事業單位出租資產提供了監控手段。
(三)擬訂了租賃合同
通過事業單位資產清查,各地區在摸清家底、進行產權登記的基礎上,基本上了解到了各事業單位資產出租情況。從調查的地區來看,鄂爾多斯市、呼倫貝爾市等部分地區的部分事業單位的閑置資產出租情況在報經財政部門審批之后,與承租方簽訂了房屋出租協議,作為雙方共同遵守的依據,逐步引向依法管理之路。
二、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認識不到位,領導不夠重視,缺乏搞活存量資產的理念
從調查來看,一些單位領導對出租資產缺乏全面的認識,片面地認為出租資產僅僅是增加單位收入的一種管理措施,而沒有認識到出租資產對于搞活存量資產的重要作用,這樣往往形成了能租則租、不能租則閑置的現狀。也有一些單位,缺乏實事求是,量力而行的管理理念。只要認為不好使用的或已經落后的資產,就重新購置新資產,而忽視了現有資產的管理和利用,輕視了現有資產的合理搭配和使用,出現了“重錢輕物”、“重夠輕管”或是“有的資產短缺,有的資產多余”等不良現象,缺乏盤活存量資產、合理使用資產的理念和意識。
(二)管理制度滯后,缺乏約束監督機制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現行事業單位出租資產管理制度滯后于實踐的要求,近年來,雖然財政管理體制進行了多項改革,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相繼出臺了不少規定、辦法,但是對事業單位出租資產管理缺乏具體辦法和措施、致使事業單位在出租資產過程中出現無法可依、無章可循的尷尬局面。有個別旗縣財政、國資部門的同志明知一些事業單位新建了臨街辦公樓,一、二層均有營業門面出租,單位不申報,監管部門既不過問也不敢過問,缺乏具體監管機制和手段,同時,也是社會輿論監督的盲區之一。出租資產管理缺乏有效約束監督機制。
(三)缺乏有效管理,操作不規范
由于缺乏有效的配套管理制度,在出租資產過程中,往往不可避免地出現缺乏規范的操作程序。隨意性的現象較為普遍,有的單位在出租資產時不履行審批和評估手續,租金收入不按財政現行制度統一管理,往往會造成資產流失。一些單位甚至將出租資產長期無償提供給一些經濟實體使用,或以低價出租給關系人,或長期借給其他單位和個人使用,造成產權權屬不清。還有一些事業單位房地產出租存在一次性出租、收取全部租金或租期過長問題。最長租期有的可達50年或70年之久,而我國《合同法》規定最長不得超過20年。有的出租資產收益不上繳財政專戶,直接坐支或抵扣工程款、欠款、水電費,有的用于發放職工獎金和福利費,沒有執行“收支兩條線”,出租收入游離于財政監督之外,仍有“小金庫”現象存在。
(四)受利益驅使,出租資產瞞報、漏報現象較為普遍
事業單位資產出租因受利益驅使,許多單位在上報資產出租信息時抵觸情緒很大,否認存在資產出租情況,所得收入不按規定納入預算管理,且在賬面上也反映不出資產出租的真實情況。主要表現在:第一,不向財政部門申報、審批;第二不按規定進行資產評估或辦理產權登記;第三。對其取得的收入也沒有依法納入單位部門預算管理等。表現是瞞報、漏報,核心是利益分配的關系。
三、加強事業單位出租資產管理的措施
(一)立足財政職能,理順關系,強化意識
事業單位資產出租是搞活存量資產的一個重要方向,也是資源投資的一種形式。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財政改革的形勢下,進一步加強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出租管理顯得十分必要。要進一步加強領導,提高認識,立足財政職能,理順關系,強化所有者職能和占有使用者的職責。嚴格出租資產審批權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履行程序,依法管理。實行“陽光”政策。同時,要繼續擴大相關政策規定的宣傳力度,進一步提高出租資產對盤活存量資產,提高資產使用效益,增加國家和單位收入,塑造單位形象的認識。克服不顧大局、本位主義和領導說了算的片面思想以及發生問題無人負責的現象,把出租資產管理列入單位資產管理重要內容之一。
(二)建立必要的規章制度,加以約束不正當行為
建立必要的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出租管理規章制度,規范管理,是保證國有資產安全完整,事業健康發展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貫徹落實財政部和自治區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規定的具體措施之一。建立必要的規章制度,勢在必行,刻不容緩。根據國有資產管理的現行有關規定,結合目前事業單位出租資產的實際,建立事業單位出租資產管理制度要明確如下要點:一個明確,即明確事業單位出租資產的概念和界限;二個重點,即事業單位出租資產的目的和意義;三個強調,即如實申報、履行程序、效益保值并重;四個措施,即齊抓共管、績效評價、資產評估和問責制。
(三)建立事業單位資產配置標準
目前,全區事業單位的資產配置缺乏統一、規范、合理的配置標準。單位之間占有資產的數量也參差不齊,資產的占有量與業務的需要量缺乏衡量標準,往往出現多與少的不平衡現象。因此,建立事業單位資產配置標準,不僅是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工作的需要,也是促進出租資產規范管理的內在要求。資產配置標準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情況多種多樣,難度比較大,一步難以到位。要本著先易后難,逐步完善的原則,先以單位、部門前三年在編人員平均占有資產量計算,適當考慮其特殊需要加以核定,暫控限額并與單位、部門預算掛鉤,盡快實現資產管理與單位部門預算管理相統一。在此基礎上,創造條件,實現以人均占有量和主要設備、房地產和交通工具等定量、定標相結合的資產配置標準,走漸進的過程。在制定資產配置標準過程中把握以下幾點:一是事業單位的配置標準首先要考慮有一定的彈性;二是事業單位配置標準要考慮到是否能夠滿足業務的需要和業務的正常開展;三是事業單位配置標準應選擇部分地區、部門和單位進行試點,待取得經驗后再全面推開,這樣可以在試點的基礎上,總結經驗,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對于全面鋪開大有益處。四是配置標準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而適時調整不斷完善。
(四)進行專項清查整頓,建立基礎數據庫
專項清查整頓工作要實行四原則,一是要按照現行管理體制,分級次、按權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的原則;二是以自查為主,抽查為輔的原則;三是自查自糾的問題,從輕處理的原則;四是過去從寬,今后從嚴的原則。鑒于事業單位出租資產管理涉及面廣,情況復雜,而且涉及的人與事也不完全是制度、財務人員的問題,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單位領導和分管領導的決策問題。因此,各級政府要建立一個以紀檢(監察)部門牽頭,審計、財政、地稅、編制等部門共同組成聯合清查小組,對事業單位資產出租管理情況進行一次較為徹底的專項清查整頓。以此同時,在清查整頓的基礎上,對事業單位資產底數,資產占有使用單位、財政部門和主管部門要建立起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含出租資產)數據庫,實現動態管理,為實現事業單位資產出租的動態監管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持,使事業單位出租資產管理早日進入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上來,實現單位、部門和國家三贏,促進我區各項事業又好又快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