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們常說“錢多人傻”,金錢與智商,究竟有沒有關系呢?對此,由美國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英國華威大學的科學家組成的科研組,分別進行了室內、田野兩項不同而又相互補充的實驗。
在室內研究中,研究人員對新澤西一個購物中心中的消費者進行了一系列實驗。受試者被要求想象自己遭遇若干個特定的經濟事件(例如花錢修車),并根據支出多少分為簡單、困難兩個等級(例如要花費150或1500美元),受試者要思考應對方法。隨后,受試者接受瑞文氏標準推理測試(RPM)與空間協調性測試,檢驗其邏輯思維能力和認知控制力。結果發現:在遭遇簡單事件時,高收入和低收入的受試者表現相當;但在遭遇困難事件時,低收入受試者的認知能力顯著下降,而高收入者能夠保持原有的表現。
在田野研究中,研究人員測試了印度甘蔗種植區54個村落中的460位蔗農豐收前后的認知能力變化。蔗農在收成前,因為承受著巨大的經濟壓力,所以在認知測試中表現較差;但收入到手后,認知能力便得到了顯著提高。
隨后,科研組在《科學》雜志上發表了研究報告:手里缺錢可加重大腦的負擔,影響十三個智商點。不過,只能說貧困能夠妨礙認知功能,并不能解讀為“貧困令智商下降”。因為,一個有金錢煩惱的人就像一臺運行緩慢的電腦,正在運行的功能太多,所以速度會減慢,或者說智商暫時下降。一旦擺脫金錢煩惱,智商就會恢復。
原來,金錢真的能影響智商。但也只不過是暫時的“英雄氣短”而已。其實,如果能淡泊名利、保持一顆平常心,那么,金錢的多與少、得與失,也就不會影響到我們的心情,便能長保神清氣爽。如此一來,金錢也就不會左右和干擾我們的智商了。
金錢影響智商,反之,智商影響金錢嗎?此前的一項研究表明,賺多少錢跟智商關系也不大。研究調查了7403個人,自從1979年開始,調查人員對他們進行了跟蹤。20多年過去了,在他們40多歲事業有成的時候,調查者做了總結:看起來,腦子好不好使和有沒有錢還真沒什么關系。說白了,賺錢近乎人的一種本能,你需要的是果敢和一點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