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凝瑤


如果說3G時代,中國追趕世界,那么,4G來臨后,中國正趕超世界。2013年12月4日下午,國家工信部正式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發放4G牌照,中國4G網絡商用時代就此開啟。
4G是什么
4G,簡而言之即第四代通信技術,在它之前的是3G,再之前是2G。你可以簡單地理解它們為讓手機更快上網的技術,而4G可理解成全球通用的一種比3G更快的網絡。很多人可能說我連3G網絡也不明白呀,那也沒關系,簡單理解一下,在1G網絡下,您的手機只能提供語音服務,典型的就是語音通話即打電話;2G網絡下,增加了短信、彩信這種簡單的服務;而3G網絡下,你就基本可以不算卡地上網了。
4G網絡又分為TD-LTE,以及FDD-LTE,這兩種都稱之為4G網絡,兩者在技術上并沒有太多差別,TD-LTE更適合室內覆蓋、室外擴容,而FDD-LTE更適合廣度覆蓋,一款手機可以同時支持TD-LTE以及FDD-LTE。日前工信部發放的是TD-LTE牌照,也就是目前中國移動的4G網絡,而中國聯通以及中國電信將會采用TD-LTE和FDD-LTE融合組網方式,FDD-LTE的牌照現在還沒有發放,但是以后是會有的。
高速是4G的最大特征,目前的國際電聯對4G的基本要求是移動狀態下傳輸速度達到100Mb/s,靜止狀態下為1Gb/s。因此,4G網絡的普及對我們日常生活最大的改變就是網速快了,甚至要比你家的寬帶還要快。4G網絡比3G網速要快30倍,從用戶體驗上來說,3G上網打開網頁要等三四秒,而4G不要等,瞬間就能打開網頁,下載一部電影將只需要幾分鐘。因為國內現在4G網絡還處在發展初期,覆蓋并不廣泛,所以要達到這個水平還是比較困難的,以北京為例,三環以內或者長安街沿線的4G覆蓋會好一些,信號好的時候能夠達到30M/S,其他地區的4G信號稍弱甚至沒有4G信號。不過中國移動目前正在加緊布置4G信號基站,4G信號問題有望在明年或者未來的1-2年內有所改觀。
那么,嘗鮮4G是否需要換手機?答案是一定要換,而除了換手機之外,手機卡也得換,必須由SIM卡更換為USIM卡。不過,由于目前國內大多數手機并不支持4G網絡制式,因此如果你想體驗4G網絡,一定要改用支持4G網絡的手機。
4G手機可以使用3G或2G卡,4G的USIM卡也可以放到3G或2G手機里使用,但不能使用4G網絡,只能使用3G或2G網絡。此外,雖然嘗鮮4G需換卡換手機,但運營商已明確表示,無需更換原有的手機號碼。
除了網絡性能,用戶最關心的就是價格了,畢竟4G網絡下載速度非常快,流量非常大,如果按照3G資費收取,用戶很難承受。而對于市民關注的資費問題,有運營商表示將正式推出4G套餐,預計比3G的資費更加便宜。
4G是誰的春天?
4G牌照發放的大背景是大力拉動信息消費,此前,國家總理李克強、工信部部長苗圩曾多次表示,“將推動在年內發放4G牌照”,同時“促進信息消費,拉動國內有效需求,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工信部選擇在2013年的最后一個月發牌,可謂預料之中。
2009年1月7日,響應中央4萬億刺激內需的決定,3G牌照順勢發放。而此次,4G的發牌則更加意義深遠,將拉動整個LTE產業鏈和千億級投資,促進中國移動互聯網的大發展,改變電信業的傳統商業模式,有力地促進信息消費。
2001年日本運營商NTT DoCoMo在全球首開3G網絡,直到2011年,NTT才宣布上馬4G,則時隔10年之久。在我國,與3G牌照發放整整討論了10年不同,4G牌照發放在2009年3G規模建設4年后就進行了發放,可見我國正大踏步趕上國際節拍。
根據三大運營商公布數據,目前中國3G用戶數已超3.5億,取代美國,成為全球3G用戶最多的國家。目前全球4G用戶數第一的國家是美國,擁有約6000萬LTE用戶。根據3G時代經驗,中國三大運營商發展3.5億用戶僅用了不到4年時間,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國將在未來2~3年中超越美國,成為全球4G用戶數第一的國家。
和互聯網行業相比,通信顯然是傳統行業,4G的到來,貌似就成為通信業辭舊迎新的良藥。運營商們認為,用戶可能最歡迎的是高清語音服務,這比3G語音通話音質更高,接入延時更短,可以實現多網的平滑切換。
這簡直是視頻網站的福音,據悉,移動互聯時代使用頻率最高的應用之一就是視頻。而由于網絡緩慢和資費過高等原因,用戶通常會在有WiFi的環境下使用離線下載。不過,視頻網站與內容版權方簽訂的內容購買協議中,許多內容是不允許下載的,只支持在網絡環境下收看。
4G發牌,對老百姓來說,最關心還是資費。根據此前廣州移動推出的138元4G套餐顯示,包含國內數據流量600M、省內數據流量400M以及國內主叫500分鐘。而在2009年,3G套餐新推出時,中國移動“TD-SCDMA 88元語音套餐”則僅包括600分鐘通話時長和10M數據流量;即便386元的高值套餐也只包含150M流量。兩者相較可謂今非昔比。同時,即便與當下的3G資費套餐相比,4G資費也顯得很親民。中國移動官網顯示,128元上網套餐包括,420分鐘通話和400M流量,也比4G套餐貴。4G流量比3G更便宜,恐將是不爭的事實。
海外4G略覽
韓國:公交地鐵看直播4G堪比電視臺
作為全球公認的4G第一大國,截至2013年11月底,韓國三大移動運營商SK電訊、韓國電信和LG Uplus都擁有了各自的LTE-A網絡,LTE用戶總數至少達到2735萬戶,在韓國移動用戶總數(約5440戶)中占比超過50%。除了半數以上的覆蓋率,2013年6月底,韓國SK電訊率先在世界范圍內實現LTE-A網絡商用。新一代LTE-A移動網絡的網速是LTE網絡的2倍、3G網絡的10倍。據韓國統計,韓國在1年內更換手機終端的用戶每年達1500萬名,占全部入網用戶的28%,這在全球是最高的。
與國內不同,韓國人購買手機基本是分期付款,一般為期兩年。韓國人非常喜歡新鮮和潮流的東西,一旦有新款手機出現,大部分人一定會更換。對比之前的3G套餐,SK電訊、韓國電信兩家運營商4G的標準資費單價僅為3G的40%。頗為吸引人的是,韓國4G手機的套餐流量可以累積,如果每月流量用不完,可以自動疊加到下一個月。
在韓國的公交地鐵上,隨處可見用手持各種移動終端看直播節目的人群,可謂為一景。一方面是由于大部分公共交通都有Wi-Fi覆蓋,基本不用擔心流量;另一方面是由于4G手機有專門的TV費,每月費用為4000韓幣(折合人民幣約30元),可以專門用來看直播——只需通過手機下載直播軟件,即使是在沒有網絡的情況下,打開手機的信號接收器,就可以看直播了。
美國:淪為Wi-Fi替補4G“路寬車少”
作為全球最發達和成熟的通信市場,美國的4G生活無疑是精彩的——用戶可以以相對較低的價格擁有最炫的終端、覆蓋廣速度快的網絡、不限量的語音和短信服務以及綽綽有余的數據流量,但是,在Wi-Fi普及的美國,4G用武之地并不多。
2012年底,投資公司派杰的調查顯示,47%的美國消費者認為他們不需要4G LTE功能,另有26%的消費者認為4G、3G技術都是一樣的,只有15%的消費者稱4G LTE是較好的選擇。一年之后,這一情況依然如故。一方面,完備的Wi-Fi布局讓4G在一定程度上成為“替補”,另一方面,缺乏“殺手級”應用也讓4G網絡無處發揮。
目前,美國4G發展的一大短板便是應用。對普通用戶而言,談及4G應用,最先想到的便是視頻,由于美國4G網絡利用率有限且速度較高,因此不論是下載還是在線播放視頻體驗都很流暢和優質。但除此之外,還沒有出現一個獨特的殺手級應用。
同中國不同,美國電信市場發展比較成熟超前,其表現之一就是Wi-Fi覆蓋較為完備,目前Wi-Fi已經成為美國各個城市公共場所的標配,不論是咖啡廳、飯館還是各個公司以及公園機場,基本上能想到的地方大部分都有Wi-Fi覆蓋,并且普通用戶家中由于擁有多個終端也往往配備了Wi-Fi網絡,因此這就將4G的使用范圍縮小到了從一個場所到另一個場所的路途中。
但在路途中,4G網絡的用途也較為有限。同樣與中國有很大不同,中國人出行乘坐公共交通的占大多數,其可以利用路途中的碎片時間訪問移動網絡,但是美國人出行以開車為主,按照交通法規,開車時不允許使用智能手機,并且美國相對而言地廣人稀,路程遠但路途時間較短,因此對很多美國普通用戶而言,往往只有在導航的時候才能用到4G網絡,因此每月的流量消耗情況非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