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謙
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然而在汽車的核心零部件領域技術上還受制于人,和汽車強國還存在較大差距,中國的汽車工業一直在呼吁彎道超車,“互聯網汽車”的出現給汽車工業趕超提供了一個契機
互聯網和傳統行業的融合日益成為關注熱點,互聯網跨界融合給傳統行業帶來了革命性影響。互聯網包容和開放的特質,注定其如同一個強大的信息“能源池”,蘊含著觸動行業創新的巨大動力。
互聯網和零售業的融合促進了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互聯網和制造業的融合產生了類似小米手機這樣新的制造業模式;互聯網和金融的融合成就了互聯網金融,成為中國金融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促進了資本的合理應用和效率提升;互聯網和汽車的融合促進了“互聯網汽車”的誕生,從而帶來汽車產業的革命。
汽車變身移動終端
所謂互聯網汽車,是指通過智能電腦控制取代人工控制操作,采用互聯網作為載體提供無線通信支持,從而使互聯網汽車像智能手機一樣成為一種終端,在實現“人-車-路-環境”和諧統一的基礎上,將汽車變為移動終端。
互聯網思維是開放與包容,而非一人一個系統。互聯網汽車一方面在硬件層面實現數據開放,另一方面是在開放權限上令駕駛者的App擁有優先級,直觀地賦予駕駛者汽車內部數據顯示、保養維修提醒、故障碼解讀、輔助駕駛等信息。互聯網汽車具體在應用上表現為ETC、自動駕駛等功能的實現。
從我國汽車產業發展來看,目前中國汽車工業已經走過一個甲子。汽車工業的發展歷程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30年基本上是從零起步,建立中國汽車產業的基礎。第二個30年是進口、合資、自主三分天下,形成了今天的競爭格局。
但是,目前中國依然只是一個汽車大國而遠非汽車強國。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然而在汽車的核心零部件領域技術上還受制于人,和汽車強國還存在較大差距。中國的汽車工業一直在呼吁彎道超車,“互聯網汽車”的出現給汽車工業趕超提供了一個契機。
2013年7月15日,在慶祝中國汽車產業60華誕的中國品牌汽車發展調研會上,工信部部長苗圩指出:“要高度關注互聯網對于汽車行業帶來的革命,互聯網技術發展還沒到頭,而且中國互聯網公司在國際競爭中不輸給別人。”
新能源汽車或率先應用
新能源汽車先天具備和互聯網汽車結合的優勢,互聯網汽車或會在新能源汽車的應用上率先實現。
以特斯拉、比亞迪為代表的新銳車企在新能源汽車的設計過程中充分采用了電子技術、互聯網技術,打造“四輪電腦”的汽車新概念。
以特斯拉的Model S為例,車內改變了傳統汽車的儀表設置,取而代之的是17寸的大屏和谷歌提供的安卓系統,車輛的主要功能都由外置屏幕實現控制,并且操作系統易于進行個性化定制和升級。此外,特斯拉還與AT&T合作把3G或HSPA+(AT&T稱為4G)連接到特斯拉上,從而使新能源汽車能夠分享性能數據,獲得更好的遠程診斷和維護服務,駕駛者也能享受瀏覽網絡、看視頻和實時交通信息的便利。
借助新能源汽車實現汽車和移動互聯網的融合也成為新能源汽車重要的發展方向。
智能化與功能整合是關鍵
實現互聯網汽車的核心在于通過信息技術在汽車上的集成,在一個新的平臺上實現協同,從而使汽車的使用者得到一個全新的、基于網絡的汽車駕駛體驗。
首先是汽車的智能化技術應用。事實上,在最近十年,汽車廠商在智能技術上做了很多突破性的工作。汽車企業開發了車載終端,通過終端中的通信模塊把汽車接到2G/3G的網絡上,用于緊急救援、信息娛樂,或者將手機上的內容映射到車載屏幕上,把所有的信息變成語音和駕駛者交互,以及接入社交網絡、地圖、導航等手機上的功能。
其次是通過運營商或者服務商實現互聯網汽車的功能整合。通過平臺實現汽車企業、交通部門、保險公司、信息提供商(移動、衛星、固話等)、感知技術提供商等相關利益方實現信息交流、共享,實現多方共贏。
汽車產業革命誰主沉浮?
互聯網汽車的革命并非單由互聯網公司就能完成,雖然互聯網在各行業給我們帶來了創新,但就整個市場而言還沒產生摧枯拉朽之勢,唯有和傳統廠商相結合,才能帶來真正的汽車革命。
對于車企來說,汽車互聯網化的工作一直在進行。目前來看,寶馬、上汽、奔馳、奧迪、通用、豐田、日產、比亞迪等多家車企均推出了品牌專屬的車載互聯網技術,并對應用系統加以命名。比如:寶馬iDrive、上汽inkaNet、福特sync、豐田G—book、通用onstar、日產Carwings等。
對于互聯網企業來說,其在互聯網汽車領域表現得更為積極。谷歌公司率先研發出了無人駕駛汽車。谷歌代號“Google Fleet 1”在內的7輛試驗車,已經累計完成了1000公里的完全自主行駛,以及1.4萬公里的人工監督下行駛。2013年10月,Google Fleet在自主狀態下安全地從全美國曲折程度第一的道路——舊金山倫巴多大道上行駛而過。
在我國,國內的無人駕駛技術也出現了突破。2012年12月,軍事交通學院研制的無人駕駛智能汽車完美地完成了京津高速公路測試項目。汽車從北京臺湖收費站到天津東麗收費站,完全由電腦智能操作駕駛,最高時速達105公里,歷時85分鐘,其中超車共33次。
互聯網汽車帶給汽車產業的這場革命已經拉開帷幕。對于交通發展過程中各種現實需求以及應用的滿足是互聯網汽車發展的內在驅動要素,而作為我國重點支持的物聯網發展領域,互聯網汽車代表的車聯網會成為物聯網較快落實的典型應用。“互聯網汽車”已經具備了技術、市場以及制度的基礎,一場新的汽車革命已經開始。
(作者單位:賽迪顧問汽車產業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