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敬華
三巨頭的野心
從陣營上來看,三大巨頭的份量足以讓任何一家電商企業震撼,既便是阿里這個號稱全球電商領域的巨頭。百度近乎壟斷了中國互聯網的巨大流量入口;騰訊坐擁8億多用戶;萬達手握充沛的現金流,以及豐富的線下資源。如此強悍的三大巨頭進軍電商,野心昭然若揭。
對于電商,三大巨頭其實都有一段“恥辱的過去”。當年百度斥資數億打造的有啊平臺,最終因經營不善而關閉。騰訊在電商領域的業績,更是讓騰訊倍感羞愧,旗下的B2C業務拍拍平臺與淘寶對峙多年,最后賣給了京東;B2C平臺易訊,歷經虧損過后也賣給了京東。萬達在電商的所作所為,更是成為一個笑柄。
三年過去了,在電商領域投資了數億資本的萬達,依舊被困在方磚和水泥筑成的格子間。電商業務高管的紛紛離職,相信也是對萬達電商業務經營的全盤否定。三巨頭分別在電商領域摔了一個跟頭后,對前景大好的電商仍未死心,這是三巨頭聯手的一個背景。
據悉,在香港注冊成立的萬達電子商務公司(以下簡稱萬達電商),其一期總投資約50億元,萬達集團持有70%股權,百度與騰訊各持股權15%。新電商公司將整合萬達、百度與騰訊的現有資源布局線下與線上,萬達發揮線下商圈優勢;百度主要貢獻大數據,旗下的團購網站糯米網及百度地圖等也將與新電子商務公司打通;騰訊主推財付通支付工具。
從布局上來看,三大巨頭的野心在電商時髦的O2O領域,試圖與阿里這個電商巨頭一較高下。只是,三個在電商領域的敗軍之將,重新組合一個新的公司去挑戰阿里,勝算能有多少?
看似強大的布局
在B2C和C2C領域,阿里的壟斷地位已經形成,萬達電商已經很難超越。在傳統線下企業融入線上O2O的趨勢之下,萬達電商選擇O2O作為突破口是一個明智之舉。從戰略布局上來看,萬達、百度和騰訊三個巨頭的分工也非常明確。
定位于賣服務的萬達電商,成敗的關鍵要取決于三大巨頭之間通過一定時間的磨合,能否發揮協同效應。試想,一旦三大巨頭合作上出現不協調,萬達電商這個平臺是無法運轉的,超越阿里更是無從談起。最微妙的是,百度和騰訊是兩大競爭對手,兩個巨頭能否放下心中的戒備,毫無保留的去經營萬達電商這個新平臺嗎?
從表面來看,萬達電商是將三大巨頭的優勢整合在一起,這一布局肯定會所向無敵,但事實卻并非如此。以支付工具來說,騰訊為萬達電商提供支付服務,而電子支付并非騰訊的優勢。從市場份額上來看,阿里旗下的支付寶已經成為電商領域的主流支付工具,騰訊的財付通,市場份額排名第二,但規模僅有支付寶的一半。在體驗方面,騰訊財付通的用戶體驗不及支付寶,這是人人皆知的事實,這同樣是財付通市場份額落后支付寶的原因所在。
在支付方面,無論是市場份額,還是產品的用戶體驗,騰訊與阿里相比是沒有任何優勢可言的。這不免讓人擔心,支付會成為阻礙萬達電商前進的絆腳石。此外,在大數據方面,百度雖說有多年的積累,但基于電商的大數據積累,百度可以說沒有任何優勢可言。百度的優勢是互聯網,在電商領域,百度仍有著大片空白。
在互聯網領域,百度是一個巨頭,在電商領域,百度是一個失敗者。今年1月,百度剛剛全資收購了團購網站糯米網,這意味著百度基于團購數據的積累,不到一年。如此少的數據積累,如何為萬達電商提供大數據的支撐?
再說萬達,其此前在電商領域的成就根本拿不上臺面。眼下,萬達的優勢是豐富的線下,可這些資源如何變現,萬達并沒有考慮好。不可否認,與此前的電商格局相比,剛剛成立的萬達電商,有了騰訊和百度這兩個合作伙伴的傾力支持,但這兩大巨頭在電商領域并無優勢,這意味著萬達電商的布局不像媒體報道的那樣強大。
前途渺茫的萬達電商
新成立的萬達電商,定位是O2O。眾所周知,O2O電商的核心,一是線下消費資源,二是線上流量的導入。在線下資源方面,萬達的優勢是有目共睹的。萬達在全國范圍內擁有100多座萬達廣場,這是萬達電商的根基。
按照萬達王健林的設想,2014年上半年總客流達到7.2億人的萬達購物中心,是萬達電商O2O的著陸點。不得不說,萬達電商在線下資源方面的優勢,足以撐起萬達電商O2O的布局。只是,王健林并不清楚,O2O線上流量的導入,同樣關系到萬達電商的成敗,因為O2O一邊是線下資源,一邊是線上流量導入,缺一不可。
騰訊和百度,堪稱萬達電商流量導入的兩個優勢入口,這也是王健林為何與百度和騰訊結盟的原因。事實上,缺乏電商基因的騰訊和百度,能導入的流量非常有限,京東就是一個前車之鑒。京東高管在解讀第二季度財報時表示:《微信》和《手機QQ》入口轉化率相對偏低,通信應用的用戶通常是即興地、沖動性地消費。
一直以來,騰訊都被貼上了社交標簽,騰訊的流量也是比較偏重社交屬性的。正因于此,騰訊早年經營的電商平臺,在騰訊龐大的流量支持,還有龐大的用戶群紅利的支持下,最終仍無奈賣身。時至今日,騰訊的流量仍沒有電商屬性,為萬達電商導流量恐怕是萬達王健林的一廂情愿而已。百度,這個近乎壟斷了中國互聯網流量的超級巨頭,同樣面臨電商基因不足的尷尬。初期,淘寶、當當和京東等電商平臺從百度購買流量。淘寶在生態體系完善后,淘寶、天貓便共同壟斷了中國80%的電商流量。
不難想象,在百度和騰訊兩者都無法為萬達電商導入流量的情況下,O2O的宏偉理想是很難實現的。改變騰訊和百度的流量基因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這意味著萬達電商的前景遠不像媒體報道的那樣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