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
點餐,很容易
下載安裝,并注冊登錄之后,用戶就可以進入《餓了么》的主界面。其主界面的UI設計比較簡潔,使用了藍白兩種色調。主界面絕大部分面積被來顯示附近餐廳的簡介。在簡介中,除了營業時間外,還會列出菜品價格及銷售情況供用戶點餐時進行參考,點擊即可查看具體信息。在界面頂部,APP設計了定位選擇和功能選擇按鈕,底部則設計了三個對主界面顯示的餐館信息近行排序,方便用戶快速查找到自己喜歡的菜品。
當然,除了死宅之外,在校大學生和白領上班族也是外賣訂餐的重要客戶,這樣的客戶訂餐時通常會多人一起拼單。在以往的點單流程中,拼單發起人會首先收集同學(同事)的訂單,然后在一起下單,操作下來不僅時間較長,流程也比較繁瑣。為了解決用戶的這一難題,《餓了么》在最新的版本中推出了“微信拼單”功能。它通過《餓了么》和《微信》的聯動,實現了拼單的“線上化”:發起者在《餓了么》中發起拼單,并將生成好的鏈接分享到《微信》,參與者在《微信》中點擊鏈接即可點餐,點餐完畢后再由發起者確認下單。這個新功能讓一張訂單中的多個參與者通過手機就可以完成拼單,無需在線下相互通知確認,拼單時間大大縮短,流程也被簡化。
當然,作為外賣訂餐APP,《餓了么》能否吸引用戶使用,線下覆蓋率就是關鍵。目前,《餓了么》已經覆蓋全國150多個城市,加盟餐廳超過10萬家。這個成績已經十分可觀,但是白玉微瑕,雖然覆蓋城市較多,但部分被覆蓋城市中仍有部分區域沒有被覆蓋,這一點需要繼續加強。
服務不僅是用戶
當然,作為一個外賣點餐平臺,《餓了么》的服務對象不僅是普通的消費者,提供外賣的餐廳也是其服務的對象。
據了解,為了讓加盟餐館能夠有效解決訂餐過程中的弊病,《餓了么》專門針對商戶研制了一套NAPOS網絡餐飲后臺管理系統。一旦用戶在《餓了么》平臺上下單,NAPOS系統就可以自動完成從訂單接收到餐點準備得一系列流程。除了提高接收訂單的效率和準確性之外,一般餐廳欠缺的數據管理也可通過NAPOS系統得到有效彌補。哪些菜品賣得好,哪些菜品銷量低迷,后臺數據一目了然。這樣,經營者參考相關數據,對菜品和風味進行優化和改進,從而提高營收。
餐飲業作為O2O市場規模最大的領域,一直保持著高速發展。今年5月,《餓了么》與大眾點評成為深度戰略合作伙伴,并獲得其領投的8 000萬美元融資。隨著資本注入,《餓了么》的發展進一步加速,目前已經占據了80%的市場份額,日均訂單量超過60萬,這樣的成績已經足以反映用戶和商戶對《餓了么》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