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豐
李曉亮和麥開團隊的成長經歷
李曉亮在大學學的是法律,大學畢業后李曉亮進入了美的空調,做的是銷售和渠道管理方面的工作。在美的做了4年后,2007年他開始涉足電商,在淘寶做家電類銷售,當時一直做到全國家電網店排名前幾位,但是慢慢的家電利潤越來越薄。于是開始轉型做TP(淘拍檔,意即淘寶合作伙伴,就是加入淘寶合作伙伴計劃的各類外包服務提供商),幫東芝和三洋等品牌做網絡營銷外包。雖然賺了一些錢,但做的是代理運營的事,這就像代孕一樣,不管做得多好,都是別人家的孩子,所以李曉亮還是特別想做屬于自己的產品。
李曉亮的團隊最早時只有三個人,一個做銷售,還有一個做技術,對智能硬件了解很少,他們甚至不知道一個產品要先做外觀設計再做結構設計,再做開模等流程。但是他們的團隊克服了各種困難,逐漸摸索,先后在智能硬件領域出品了運動跟蹤器、lemon智能體重計和Cuptime智能水杯,都還不錯。Lemon智能體重計在點名時間眾籌成功,籌得151 491元,而Cuptime智能水杯去年在點名時間成功眾籌了近140 萬。
目前,麥開的產品包括運動追蹤器和智能秤,它們長期位居京東同類產品銷售第一位,而Cuptime智能水杯則是全球第一款,沒有任何參照模板,完全自己摸索。它通過藍牙同手機相連,可以在恰當的時候提醒用戶喝水。目前,每個月可以為李曉亮帶來百萬人民幣左右的收入。這個團隊在今年早期還獲得天使灣創投500萬人民幣投資,目前正準備啟動A輪融資。
創業成功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
說到智能Cuptime智能水杯,李曉亮深有感概,他認為“智能硬件流程比較復雜,涉及到產品方向、產品設計、制造商和代理商等多個環節,每個環節都不能忽視,要想在智能硬件創業取得成功,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在這方面,正確的選擇大于努力。
天時:智能硬件創業比軟件創業更講究時機,比如2012年年初,李曉亮就有做智能水杯的想法,但是經過綜合性考慮,決定先做一款運動追蹤器。當時如果做智能水杯,成功可能性很小,因為那時藍牙技術也不成熟,用戶對智能硬件的關注度也很低。
2012年在Nike公司推出了智能手環FuelBand,Jowbone UP上線發售,于是大家對于智能硬件的認識慢慢深刻,開始關注這類產品。這樣到2103年,對于智能硬件就是個很好的機會,因為智能硬件經過手環的預熱,整個市場慢慢培育了起來。用戶接受程度也比較高了,對于創業者來說,極大地降低了門檻。于是他們順勢推出了Cuptime智能水杯項目,這個時間點對于項目的發展很關鍵。而對李曉亮幫助很大的兩次眾籌,也是在適當的時間做了適當的事情。如果再早一些,大家對眾籌了解很少甚至沒有了解,眾籌根本是不可能成功的。
地利:當時選擇深圳作為創業基地時,就是考慮到地利的因素。深圳是硬件生產的大本營,供應鏈和信息、產品配套等各方面條件是其它地方沒法比的,同時也便于尋找好的合作伙伴。所以果斷從成都遷到深圳。
人和:就是你要選擇好內外的合作伙伴。對內,李曉亮比較擅長營銷、設計和產品方面,而他現在的搭檔馬靜,也是其大學同學,擅長于法務、財務、人事和投融資等很多方面的事情,和他很搭。麥開團隊的人都融洽平等,對于要實現的目標高度認可,始終堅持如一,沒有異議,這也是李曉亮最滿意的地方。同樣,選擇供應商和制造商伙伴也是關鍵性的問題,能否和諧的與供應商相處,形成良性的互動和長期合作,這基本決定了智能硬件創業公司的生死存亡。對生產和供應鏈不懂,那就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制造商對于產品把控、供應鏈與元器件等方面會更好更專業。所以從一開始,李曉亮就很慎重地選擇合作伙伴,他剛到深圳時,調研了30多家制造商。作為一個創業者,不要試圖找最大牌的,比如富士康,別人根本不會在乎你,你需要找到的是在這個行業或者細分領域比較專業的人就好,同時老板和公司的文化和創業者也要比較吻合,也就是氣味相投。對于眼前利益不要看的太重,要有長遠眼光。
如何避免土曼和羅永浩式危機
硬件生產流程繁雜,生產過程中的任何一個小問題都可能導致推遲交貨,產能下降和良品率低等問題。在和李曉亮的討論中,他認為土曼手表預售后出現嚴重跳票,羅永浩的錘子手機產能不足,兩件事情對于智能硬件創業者來說都是很需要吸取教訓的案例。
土曼遭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產品質量不高,后期公關危機跟不上。“首先你要做好自己的產品,關鍵在預防和防范,預防勝于公關”,李曉亮如此認為。所以麥開在生產Cuptime智能水杯時,使用的是Tritan材料,這是國外用于制造嬰兒的奶瓶的材料。他們為了預防事故的發生,在拿到材料后,主動找廣東省質量監督局檢測,完全合格。做完后又花了幾倍的價錢找來第三方檢驗機構,讓他們扮演競爭對手的角色,想盡辦法來挑毛病,結果還是順利通過,這才放心了。李曉亮說到:“預防永遠是第一要素。”
說到錘子手機,說得最多的就是產能不足。在開發中,要做好風險防范很有必要,哪些地方有風險,哪些地方容易出問題,因為在硬件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都可能掉鏈子。麥開的lemon智能秤也遇見過同樣的情況,有20%不良率,無法按時交貨。他催著工廠趕貨,但是當時找不到問題原因,最后為了保障及時發貨,李曉亮自己承擔了全部不良的損失。后來工廠找到了原因,是因為藍牙模塊焊接溫度過高。后來生產的數萬臺產品都不再有問題了。一個小小的秤都會有這么多問題,何況是一部復雜得多的手機呢。不良率過高或者產能不足,其實只要給工廠足夠多的時間,還是能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