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焱
2013年在亦莊,云計算在生物醫藥、高端制造、電商后臺等領域的落地,是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基礎設施升級和產業再造的最好詮釋。
以云基地為代表,京東方、中金數據、百度、京東商城等產業巨頭云集,電子商務云、生物醫藥云、汽車云、電子制造云等代表性領域不斷創新,北京·亦莊集約高效的云計算產業發展規模效應和生態系統正逐步顯現。
在2013云世界大會現場,我們可以看到超云工廠的耐高溫、高密度、低能耗云服務器,感受到京東方、云端時代、思創銀聯多彩的云終端,體驗天云科技自主開發的SkyForm云平臺,以及天云大數據的“數據流水線”——BDx系列大數據產品和解決方案、天潤融通的云呼叫中心、捷庫動力的云教育等等。這些在開發區創新和研發的云計算產品和方案,已經推動北京亦莊成為名副其實的“云世界”,中國云計算這幾年的發展成果也同時得以體現。
記者了解到,目前,云計算市場前景廣闊,已成為業界公認的新增長點。據Gartner數據統計,2013年全球廣義云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1317億美元,年增長率為18%,預計2017年將突破2442億美元。
2010年,中國云計算的市場規模僅為167.31億元。而據專家預計,2013年其市場規模將達到1174.12億元。三年間,中國的云計算市場實現了驚人的增長。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張伯旭表示,作為首都先行先試的改革示范區和實體經濟主陣地,北京亦莊立足首都科技、人才、金融等資源優勢,大力推進云計算產業發展,早在兩年前,開發區就制定了清晰的“中國云產業園”發展規劃。
截至目前,在開發區落地的云計算項目投資額已超過200億元,形成了涵蓋云計算軟硬件、云計算基礎設施、云計算平臺、云計算應用支持服務等主要環節的“云鏈”。“十二五”末,這條云計算產業鏈的產值規模有望實現爆發式增長,僅云計算創造基地項目就可形成年產50萬臺服務器、1000萬臺瘦終端、800套集裝箱式數據中心的生產能力,成為拉動全國云計算產業快速發展的核心引擎。
據悉,未來幾年內,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將通過營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凝聚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形成產業聚集、協同發展、優勢互補、集約高效的產業發展規模效應,建成中國最大的云計算技術研發中心、中國最大的云計算運營及增值服務中心、中國最大的云計算系統設備制造基地和中國最大的云計算數據平臺,成為北京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重要增長極、全國乃至全球的“云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