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一月份開始,火狐市場份額一路下跌,跌了將近3個百分點,而與此同時,Chrome瀏覽器市場份額上漲了三個百分點,此消彼長,這顯然不是巧合。除了瀏覽器的下滑,火狐在移動端的另一個嘗試也并不順利,去年2月Mozilla基金會在MWC正式發布移動操作系統Firefox OS,但市場調研公司Strategy Analytics預計,火狐操作系統今年最多占據全球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市場1%的份額。
2004年甫一面世,火狐就被福布斯網站評為年度最佳瀏覽器,2014年火狐卻被外界遺忘了大半。 2004年11月,Mozilla基金會發布了Firefox,憑借著小巧快速的性能以及強大的擴展功能,火狐成為微軟IE瀏覽器的有力挑戰者。四年以后,2008年9月,Google 推出Chrome瀏覽器,由于簡潔、快速和穩定的性能而受到用戶的喜愛。在速度與界面設計上,Chrome可謂后來居上。今年3月,Chrome以微弱優勢取代Firefox成為桌面第二大瀏覽器。
業內人士分析,微軟、蘋果和谷歌可隨時調集大批技術人員來加強瀏覽器開發力度,而Mozilla公司,無論是人力還是財力,都無法與巨頭抗衡,在移動瀏覽器市場上,力不從心的疲弱狀態就顯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