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擋不住的智能路由器
自從極路由推出智能路由器產器,市面上已有大大小小數家廠商在做。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初創型企業,如極路由及如意云等。一類是有些家底的互聯網企業,如360安全路由器、樂視、阿里、迅雷和小米路由器等。一類是傳統硬件企業,如華為、磊科和網件等。智能路由器究竟有什么魔力,竟然驅使如此多不同類型的企業義無反顧地投身這個領域?
1.入口,又見入口
手機已經成為個人領域無可爭議的中心,但在智能家居時代徐徐開啟之時,大家突然發現家庭里還缺乏一個控制中心,電腦、電視機、洗衣機和空調什么的,都是老死不往來各干各事。所以,趕在智能家居時代來臨之前,趕緊打造出一個家庭控制中心入口顯得尤為必要。這方面的競爭者眾多,有電視盒子、智能電視以及某個新生的產品(如Nest),它們都有潛力成為控制中心。但是智能路由器和上述產品比起來,具有獨特優勢,現階段看起來更有可能變成家庭控制中心:一是處于家庭網絡的出口和網絡連接中心,與所有設備相連,未來不管是智能電視機還是智能洗衣機,都必須通過Wi-Fi上網,智能路由器控制著所有數據的出入。二是在所有設備中保持最長的通電時間,只要還有要聯網的設備,就不會關機。如果要控制整個家庭的網絡管理,路由器是最佳選擇。
從門戶到搜索,從網址導航到瀏覽器,互聯網公司提到入口就瘋狂,百度19億美元收購91無線壯舉還歷歷在目。互聯網公司追逐入口的腳步從來沒有停止過,而其“入口”之爭不斷前移,這次他們都盯上了家庭上網的關節點—路由器。嗯,這確實一個大入口,因為不管你是智能家電還是智能插座,都要經過這里。即便沒有取得最大勝利,至少占住一部分的山頭,留下一個先手。
2.當不了入口,也能革掉傳統路由器的命
根據工信部年初公布的數據,國內固定寬帶互聯網接入用戶已經達到1.75億用戶。這意味這些用戶已經擁有路由器產品,這么大的保有量,路由器產品自然折損造成的每年設備更新數量都是可觀的。而有數據顯示,目前路由器市場每月約有500~600萬臺的出貨量。以此計算,一年出貨大約6 000萬臺,超過電視機。智能路由器既便當不成家庭控制中心“入口”,憑借革命性的用戶體驗,也能瓜分這塊大蛋糕。
相比傳統路由器,智能路由器擁有更加傻瓜式的設置。基于開放的系統(絕大多數為OpenWRT),支持安裝APP應用,因此具有很多實用的功能。比如網絡加速、自動備份和廣告過濾等功能。而且,一些品牌的智能路由器還配置了大容量硬盤或支持外接SD卡,可作為家庭網絡存儲設備。而這些,都是傳統路由器不可比擬的。
二、未來智能路由器的幾個趨勢
智能路由器最初由極路由提出,隨著越來越多的玩家加入,它由最初的傻瓜式設置、可安裝各種APP應用概念,逐漸往高規格、生活應用場景越來越具體方面發展。比如迅雷的智能路由器推崇能“賺錢”,如意云路由器推崇數據備份功能,小米路由標傍榜可當成家庭網絡存儲中心等。綜觀近年來智能路由器發展,筆者認為智能路由器將有以下變化趨勢:
1.拼規格
與智能手機、智能電視走過的道路一樣,前期必然是硬件規格比拼,包括處理器、內存與存儲能力,甚至信號覆蓋和穿透能力的比拼。在這場角力中,由于智能路由器擔負的功能越來越多,因此對計算能力的要求會更高,硬件規格顯得日益重要。
2.低價策略
有360與小米這些“價格屠夫”存在,未來智能路由器只會硬件規格越來越高,但是價格卻越來越便宜。大家不擇手段盡可能的占領家庭,如今小米智能路由器mini版僅需129元,而360智能路由器以99元的虧損價出售更是說明智能路由器的未來必將走向零利或者微利時代。對于想要做家庭網絡入口或者家庭控制中心的企業,鋪量才是核心要務,他們愿意不靠硬件賺錢。
3.開放成必然結局
目前的智能路由器大都是封閉的,即不支持第三方插件應用。當然,由于整體市場還小,開放了也難以吸引多少開發者。但智能路由器的開放,包括幾個方面:一是開放給開發者,支持一些插件(應用)。二是開放連接能力給其他設備,提供接口、協議等,創造互聯互通的環境。三是開放計算和存儲能力,讓手機、家電、家居甚至智能電視的數據都可以轉移到智能路由器上來。手機、電視要實現真正的智能最終都要開放,路由器也一樣。
三、智能路由器誰是NO.1
說了這么多,到底哪些智能路由器才是最優秀的?接下來,筆者為大家介紹幾款智能路由器佼佼者。并對它們從硬件規格、網速能力以及應用場景三個方面進行一番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