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磊
自媒體產業集體焦慮
之前,由于《微信》不對外顯示公眾號與服務號的粉絲數與活躍度等數據,因此很多公眾號動輒對外號稱擁有數十萬粉絲,推廣效果全憑一張嘴,微信營銷泡沫嚴重。如今,《微信》讓所有的公眾號、服務號“赤裸裸”地曝光在了用戶面前,誰家的公眾賬號人氣旺通過閱讀量就一目了然。比如筆者就關注了雷軍的公眾號,這位互聯網教父式人物寫了已有一個多月的文章只有4 000多閱讀量,說好的上百萬“米粉”、“米忠”去哪了?4 000閱讀量多是一個什么水平呢?舉一個例吧,筆者家附近有個名叫易初蓮花的超市,因為經常搞搞活動送送禮品神馬的,所以筆者順手也關注了它的公眾號(注意不是服務號),只要超市搞活動,易初蓮花也能輕松得到4 000以上的閱讀量……
《微信》公開閱讀量讓之前很多過度浮夸的草根大號和自媒體號被無情地揭開真相。草根大號和自媒體號靠幫助商家軟文推廣及帶粉來賺取利益,以往文章的閱讀量等數據只能通過賬號登錄官方后臺才看得到。面對客戶的時候,草根大號或者采取不承諾效果,愿者上鉤的態度或者通過PS更改數據蒙混過關,而現在商家可以直接查詢到閱讀量,這勢必讓“含水量”較大的草根大號和自媒體號無比焦慮,于是動起了“刷閱讀量”的念頭。
《微信》“造假”產業的春天
有需求就有市場,不少商家嗅到了《微信》“顯示閱讀量”的商機,于是在淘寶與豆瓣等人氣網站上,“刷閱”的廣告帖不在少數,且做得風聲水起。而《微信》公眾平臺上“刷閱”的出現,讓“漲粉”與“刷點擊”等造假產業再一次曝光在了公眾的面前。
在淘寶網站上,筆者搜索“刷閱讀量”,一下子就能跳出來數十家店鋪。“保證迅速完成,每天最好不要超過2 000個‘閱讀哦!”一位賣家如此描述。
筆者以一個《微信》公眾號運營者的身份在QQ上和一個“刷閱”商家咨詢,對方給出的價碼是1 000個閱讀量15元,10 000個閱讀量120元。10次點贊2元。30次分享轉發10元。《微信》加粉絲2元100個……。如此詳盡的《微信》公眾平臺造假手段,不由讓筆者驚嘆。而對方還表示,“刷閱”的每個賬號都是不同個性簽名、不同頭像、不同昵稱,并保證不會被查到。除了人肉“刷閱”之外,筆者居然還發現有“外掛”—網上出售的“刷閱”軟件。對方稱,該軟件不僅可以提升閱讀量,還支持增加《微信》廣告點擊量和圖文分享等多種功能。
騰訊抗爭無效,“刷閱”或成常態
面臨“刷閱”猖厥,7月29日,騰訊做出“反刷”回應,先是推出使用校驗碼與刷虛假數據的行為進行對抗,同時加強后臺監管,發現出現一個賬號或同一個設備號重復訪問等疑似作弊操作,除了刪除有效閱讀數,還會對公眾號進行封號警告和永久性封號等懲罰措施。隨即,大部分淘寶上的《微信》刷閱讀量商品開始下線,看起來一切回歸正軌。
不過僅僅幾天后,那些“刷閱”公司卷土重來,唯一的變化,僅僅是變得低調。筆者曾聯系上一家深圳的公司,號稱可以通過《微信》開放的接口對所有微信數據進行操作,有視頻課件教用戶操作,還有在線客服進行指導。有業內人士指出,“刷閱”在很多公眾號和訂閱號里是公開的秘密,就和微博的僵尸粉一樣,這將成為《微信》公眾平臺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