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氧化鋁赤泥選鐵工序中,采用大型錐形濃密槽來濃縮鐵精礦礦漿,如果耙機裝置意外停機,沒有及時發現并采取措施,容易發生沉槽事故,造成生產中斷。本文論述了對濃密槽耙機軸停轉故障增加報警功能的設計思路,以及實現報警功能的機械、電氣結構和原理。該報警控制方式還可用于螺旋軸、鋁礦輸送皮帶打滑檢測等場合。
【關鍵詞】攪拌裝置;停車;監控;時間繼電器
作為綠色生態鋁產業項目,中國鋁業廣西分公司氧化鋁廠新建了一個赤泥回收鐵項目,該項目利用磁選工藝,從氧化鋁生產后廢棄的赤泥中回收鐵精礦,年產鐵精礦約40萬噸,實現綠色環保的社會價值和可觀的經濟效益。
1.濃密槽的現狀
赤泥選鐵車間生產工序中,磁選機選出的鐵精礦礦漿,需要經過濃密槽進一步提高濃度。濃密槽是一個直徑約30米,高度約6米的大型錐形沉降槽,沉降槽溢流,返回到氧化鋁生產系統循環利用,底流則是高固含的鐵精礦,在旋轉耙機徑向力推動下,從沉降槽中心錐底出料,用砂漿泵送到壓濾工區,通過板框壓濾機濾除水分,濾餅就是鐵精礦產品。由于氧化鋁廠是連續生產的,氧化鋁尾礦赤泥也是連續排放,如果濃密槽發生沉槽事故,赤泥選鐵流程被迫中斷,富含鐵精礦的赤泥就直接排入尾礦庫,且不可再回收,造成鐵精礦的直接浪費。
濃密槽發生沉槽事故的最主要因素是濃密槽耙機停止旋轉,鐵精礦不能正常排出,并在槽底快速沉積,堵塞出料口。如果濃密槽耙機停止旋轉沒有及時發現并采取措施,當沉降槽鐵精礦淤積到一定程度時,耙機無法重新啟動和提升耙臂。由于缺乏連續監控耙機運行狀況的裝置,生產流程連續穩定運行存在管控的盲區,沉槽事故不僅造成生產中斷和經濟損失,清理槽罐的工作量也很大。
2.濃密槽沉槽事故的原因分析
濃密槽耙機采用液壓系統驅動,正常情況下,電動機驅動一臺動力油泵,油泵產生的高壓油流送到耙機驅動裝置。驅動裝置由3套柱塞泵和減速機組成,在驅動裝置的推動下,耙機慢速的旋轉。當控制系統檢測到耙機旋轉扭矩增大到一定數值時,液壓系統自動將耙臂提升一定的高度以減輕負載,當耙機旋轉扭矩降低時,又自動降低耙臂的高度。
液壓系統具有緩沖負載波動、防止設備過載的優點,但驅動裝置經過電動機-油泵-柱塞泵-減速機等多個環節。遠程監控電腦只顯示油泵電機的運行狀態,當驅動系統某個環節故障,如油管漏油、油泵、柱塞泵或減速機故障,雖然油泵電動機還在運行,但耙機實際上已經停止了運轉。由于濃密槽現場無人值守,周期性巡檢難以保證及時發現停轉的故障,從而發生沉槽事故。
3.軸停轉報警的功能設計思路
避免發生沉槽事故的關鍵,是當耙機軸停轉的情況下,及時發出故障報警,提醒操作人員馬上采取措施。我們對耙機可采集、監測的運行參數進行了全面分析,無法通過某個運行參數,間接的反映耙機軸停止運轉的狀態。而且,監測耙機旋轉軸的實際旋轉狀態,是最直接、最可靠的監控手段。
我們的監控設計思路,逐漸聚焦在耙機軸上,我們讓耙機軸每轉動一周,給電氣監測裝置發出一個脈沖信號,如果在一個時間段內沒有收到脈沖信號,就說明耙機軸已經停止旋轉,這樣就可以監測耙機軸的旋轉狀況了。
4.軸停轉報警的機械結構設計
設計思路確定了,現場的實際工況條件,卻難于安裝脈沖檢測元件:槽頂蓋板和旋轉驅動裝置之間,耙機軸露出的長度只有60厘米,而耙機軸在工作中還要上下升降,升降的最大行程為50厘米。同時,耙機軸與槽蓋板之間的間隙,冒出大量的蒸汽,周邊不適合安裝電氣元器件。
為了實現脈沖檢測的功能,我們反復到現場進行研究,設計了一個機械鉸接杠桿機構,機構原理圖如圖1所示。
圖1 鉸接杠桿結構
擺臂2通過鉸接點1安裝在驅動裝置的機架上,使擺臂2可以繞鉸接點1左右擺動。正常情況下,擺臂2在拉簧4的拉力和定位塊5的共同作用下,定位在圖示位置,擺臂2離金屬感應開關8有很遠的距離,接近開關不會被金屬感應。
在擺臂2上,焊接了一根與之垂直的角鋼3,與耙機軸7的軸線平行,在耙機軸上焊接了一根旋轉臂6,耙機軸每旋轉一周,觸碰角鋼3一次。角鋼3的長度略大于耙機軸的最大升降行程,這樣可以保證耙機軸升降到任何高度,旋轉臂6都能夠正常觸碰到角鋼3。為了保證平穩的運行,旋轉臂6和角鋼3的接觸端頭,安裝了一個軸承,使得兩者之間的觸碰過程是滾動摩擦。
當旋轉臂6觸碰到角鋼3時,擺臂2被推動到圖示的虛線位置,擺臂2兼作“金屬感應片”的作用,金屬感應開關8被感應,開關狀態改變。旋轉臂6離開后,在拉簧4的拉力作用下,擺臂2又回到初始位置,感應開關8狀態恢復常態。通過以上的鉸接杠桿機械結構,實現了脈沖檢測的功能,并使感應開關8的安裝位置遠離耙機軸周邊蒸汽大的不利環境。
5.軸停轉報警的電氣設計
如上所述,電氣報警裝置的原理是:超過一個旋轉周期時間,電氣系統仍然沒有收到脈沖信號,就可以判定耙機軸已經停止旋轉。報警裝置的電氣原理圖如圖2所示。
圖2 報警裝置電氣原理圖
S1是金屬感應開關,該開關在正常情況下是閉合的,繼電器KA1通電,時間繼電器ST1通電開始計時,時間繼電器ST2則因KA1常閉觸點斷開,處于停止狀態。當機械機構的擺臂6靠近金屬感應開關S1時,S1開關狀態發生改變而開路,KA1斷電,此時ST2開始通電計時,ST1則因為斷電而停止計時并清零。當機械機構的擺臂6離開感應開關S1時,S1開關恢復閉合,ST1和ST2的狀態也跟隨轉變,分別再次開始計時和復位,周而復始。
為什么選擇兩個時間繼電器的交替計時和復位?這是為了保證監控的可靠性。如果只用一個時間繼電器,當金屬感應開關S1或中間繼電器KA1損壞失效(不動作),或者耙機軸停轉時,旋轉臂6剛好停留在觸碰擺臂2的位置,時間繼電器都有可能保持在斷電狀態,不會在復位后重新開始計時,報警系統停止工作。
經現場測定,耙機軸旋轉一周的時間大約6分鐘,金屬感應開關S1被感應的時間大約6秒鐘,為此將ST1延時觸點的動作時間設定為7分鐘,ST2的動作時間設定為1分鐘。如果耙機軸正常的旋轉,ST1和ST2的計時總是不會超過軸旋轉的周期性時間。如果耙機軸停止運轉,則在規定的時間內,正在工作的時間繼電器ST1或ST2不會被復位,繼電器延時觸點閉合,發出聲音和閃光燈報警。
報警裝置的電源取自油泵的電動機電源,當液壓油泵正常停車時,報警系統也同步停止工作,避免發出誤報信號。
6.監控裝置的實施效果
監控裝置安裝調試后,徹底消除了耙機裝置監控盲區的問題,由于耙機軸是慢速旋轉的,機械裝置的運行非常平穩、準確,滿足常年連續運行的條件。雙時間繼電器的電氣回路, 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如果金屬感應開關S1或中間繼電器KA1損壞失效,ST1或ST2延時觸點就會動作,給出報警信號,提醒電氣人員更換元件。在最近發生的耙機軸連接法蘭脫焊事故(相當于斷軸)和一次感應開關失效故障,都成功的發出了報警信號。
PLC的脈沖計數功能,更容易實現旋轉類設備運轉監控的問題。但時間繼電器和PLC相比,價格非常低廉。在解決單一的監控問題時,時間繼電器的方式更加經濟。類似的旋轉裝置監控問題,如:皮帶輸送機的打滑檢測,螺旋輸送機的斷軸報警,都可以采用這個方式。比如皮帶輸送機,在打滑狀態時,機尾的被動滾筒就會減速或停止,利用時間繼電器的計時功能,很容易監控到機尾滾筒的減速或停止的狀態。選用施耐德公司的RE11RAMU電子式時間繼電器,時間設定精度達到0.1秒,響應速度則更快。
參考文獻
[1]周愛明.轉軸報警系統在布袋除塵器下料中的應用[J]水泥,2005(3).
[2]呂建平.機床主軸位移監視報警裝置[J].科協論壇(下半月),2013(12).
[3]楊贊偉.配電變壓器智能監控裝置的研究與開發[D].長沙:中南大學,2009.
[4]顧海勤,楊弈,全毅等.PLC與智能儀表在熱泵遠程監控系統中的應用[J].電自動化儀表,2013(11).
作者簡介:葉有楠(1972—),男,廣西百色人,大學本科,現供職于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廣西分公司氧化鋁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