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妍 馬瑾 曹陽 婁巖
【摘要】通過無線網絡的通信,在移動手持設備上設計和開發移動醫生工作站和移動護士工作站,可以實現在醫院的住院環節的信息化、無紙化,提升醫生、護士工作的效率和準確性。但由于移動設備硬件及系統存在不統一性,如何提升開發效率,開發出實用的跨平臺的移動醫護工作站成為移動醫護工作站開發的重點。
【關鍵詞】移動醫生工作站;移動護士工作站;跨平臺開發
引言
隨著醫院信息系統(HIS)在我國的快速發展,以HIS為主的醫院管理信息系統正逐漸向以病人為中心的臨床信息系統(CIS) 轉變[1]。盡管在HIS下,大量的病人信息得到了信息化,但由于手寫住院患者病歷的法律效力、電子病歷實現的難度、移動設備的發展、移動網絡的發展等諸多因素,傳統HIS中醫生查房仍然需要攜帶和記錄手寫病歷、護士執行醫囑及護理記錄仍然需要紙質記錄。但在紙質病歷與電子記錄需要同時存在的情況下,存在著出現錯誤、浪費醫生、護士工作時間等問題。
如果能夠建立完善的電子病歷、完善的移動網絡,持有合適的移動設備、設計合理的應用程序,就可以使得醫生在查房時,可以在快速瀏覽患者情況的同時,記錄新的醫囑并將醫囑實時的傳遞給護士;護士在執行醫囑時,可以快速瀏覽和核對醫囑,并及時記錄醫囑執行情況。這樣即可以節省大量的轉抄病歷和醫囑的時間,又可以減少錯誤出現的幾率。
隨著移動設備技術、移動網絡技術在近幾年內的成熟和發展及電子健康記錄共享的重要性得到更深的認識,由于移動設備操作系統的不統一,在可以設計并實現移動醫護工作站的基礎上,如何設計并實現可以運行于不同操作系統的移動設備上的移動醫護工作站成為設計重點。
1.移動醫生工作站系統的設計
1.1 移動醫生工作站的功能設計
根據住院醫生的日常工作內容(依據每位患者的病情、病史來確定該患者應該做的檢查項目和治療方案、日常護理、飲食注意等信息),移動醫生工作站的主要功能是通過移動設備幫助醫生即時錄入醫囑、書寫電子病歷、查看檢查報告中各種生化檢測項目數據、病理分析等信息。
具體功能包括:
(1)患者床旁下達醫囑:醫生掃描患者腕帶完成患者身份的確認,通過移動醫生工作站在患者床旁實時下達醫囑,醫囑信息通過無線網絡傳送到HIS系統。
(2)患者基本信息的查詢:可以進行查詢的內容包括病案首頁內患者基本信息(如:患者住址、工作單位、聯系方式、付款方式等)、患者歷次住院情況(如:所患疾病、治愈情況、用藥情況等)、患者本次入院情況(入院狀態等)。
(3)業務數據查詢:可以進行查詢的內容包括藥品醫囑(查看患者已執行,未執行的醫囑信息)、檢驗檢查收費回復(患者完成檢驗檢查后,HIS系統記賬收費后,在移動醫生工作站屏幕自動相應信息,使醫護人員隨時得到患者完成檢)。
(4)患者檢查報告單查詢:移動醫生工作站要與實驗室信息系統(LIS)、醫學影像系統(PACS)通過接口,實時查看患者的檢驗檢查報告單,并根據檢驗檢查數據繪制趨勢圖。
(5)合理用藥智能提示:醫生開具醫囑時,系統根據藥物配伍禁忌做出相應的智能提示,包括藥物配伍禁忌提示、孕婦用藥禁忌提示、肝腎功能損害提示等信息。
1.2 移動醫生工作站的結構設計
根據移動醫生工作站系統的功能設計,移動醫生工作站的結構設計中業務功能結構設計如圖1所示,查詢功能結構設計如圖2所示。
2.移動護士工作站系統的設計
2.1 移動護士工作站的功能設計
移動護士工作站是現有的HIS在床旁工作的手持終端執行系統,通過移動護士工作站可以實現床旁患者信息查詢、生命體征錄入、全程跟蹤醫囑、護理工作量統計、條碼掃描等功能,滿足護理管理工作的需要。
圖1 移動醫生工作站業務功能結構設計圖
圖2 移動醫生工作站查詢功能結構設計圖
具體功能包括:
(1)患者信息查詢:通過掃描患者腕帶條碼確認患者身份,提取患者姓名、性別、年齡、身份、費別、病情、診斷等住院信息,方便對患者準確地實施各項醫療計劃[2]。
(2)醫囑處理:通過掃描患者腕帶或選擇患者床號,提取所選患者當日需執行醫囑信息,護士通過點擊相應醫囑即可保存醫囑執行時間及執行護士。醫囑信息通過無線網絡傳送到HIS系統完成計價后,護士通過護士工作站可以查看醫囑信息,及時執行醫囑。
(3)用藥核對:對病人腕帶和藥品標簽雙碼核對,避免醫療差錯和事故,減輕護士“三查七對”工作壓力,提高工作效率[2]。
(4)護理記錄:護士能夠在病人床旁實時采集記錄病人的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出入量、神志信息等各種指標[2]。
圖3 移動護士工作站業務功能結構設計圖
圖4 移動護士工作站查詢功能結構設計圖
2.2 移動護士工作站的結構設計
根據移動護士工作站系統的功能設計,移動護士工作站的結構設計中業務功能結構設計如圖3所示,查詢功能結構設計如圖4所示。
3.移動跨平臺開發技術
3.1 移動跨平臺開發技術簡介
目前存在三種開發方式來開發機制迥異的移動應用,即原生應用(NativeApp)、移動Web應用(MobileWeb App)和混合應用(Hybrid App)[3]。
(1)原生應用:專門針對某一類移動設備、用移動設備特定的開發語言所開發的應用研究,例如:針對基于IOS系統的蘋果設備需要學習Object-C 、針對Android系統的設備需要學習Java、針對基于Windows Phone系統的設備需要學習C#。
(2)移動Web應用:采用標準的HTML、JavaScript、CSS 等Web 技術開發,通過不同平臺的瀏覽器訪問來實現跨平臺,但需要容忍HTML5功能的局限性,即基于瀏覽器的應用無法調用系統API來實現一些高級功能及高性能要求。
(3)混合應用:可以使用標準Web 技術編寫代碼,如HTML5、CSS 和JavaScript,然后利用一個框架或平臺作為橋梁,它會提供一個公共API,用它以原生方式訪問不同設備平臺上的特性。這個框架平臺填補了Web 代碼與設備原生代碼(對于所支持的各個平臺)之間的缺口,并為各個平臺生成應用。
3.2 具體采用的移動跨平臺開發技術
選擇需要研究Java、Object-C、C#等語言原生應用開發,還是選擇需要容忍HTML5功能局限性的移動Web應用開發。面對這個問題,混合應用開發則是作為原生應用開發和移動Web應用開發的折中解決方案。國內外混合應用的開發框架很多,如PhoneGap、Titanium、Salama 等都是知名的跨平臺開發移動應用中間件。而PhoneGap 正是目前Hybird App 框架中集大成者[4]。PhoneGap是一款國外的開源移動開發平臺,它是基于HTML、CSS和JavaScript的,可以使用如JQuery Mobile開源的框架來具體實現跨平臺移動應用的開發。
4.總結
通過無線網絡保持與醫院局域網的實時連接,移動醫護工作站將病人信息從醫生辦公室和護士工作站帶到了病人床旁。隨著移動設備硬件的發展和無線網絡的發展,需要開發可以跨平臺的移動醫護工作站,并可以實現一次開發、多次應用的效果,以使開發者可以將主要精力放在系統的功能開發上。而隨著移動開發技術的發展,開發可以跨平臺的移動醫護工作站已成為現實。
參考文獻
[1]吳艷君,馬錫坤,王鵬.移動查房系統的設計與實施[J].中國醫療設備,2012,27(7):51-53.
[2]王春雷,柴守霞,袁杰,雷美容.基于Android智能手機的移動護士工作站[J].中國數字醫學,2013,8(5):85-87.
[3]張志禎.移動學習的跨平臺開發技術[J].中國教育網絡,2013(6):29-32.
[4]施瑩.快速構建跨平臺移動應用開發方案[J].價值工程,2013(29):197-199.
作者簡介:霍妍(1980—),計算機軟件專業碩士研究生,中國醫科大學計算機教研室教師,主要從事計算機教學及計算機在醫學中的應用方面的研究。
通訊作者:婁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