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棋
【摘要】本文論述了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作用,并從職業教育中專專業課餐飲,機電或少數文化課程等方面,探討了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應用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計算機普及,多媒體教學已成為時代發展的需求。為了爭取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占據主動地位,我國教育部在2000年發出了《關于在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通知》,而這一通知中的基本思想要點之一是要以多媒體和網絡為基礎信息化環境中實施課程教學活動。
多媒體計算機在教學上的應用,十分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老師所傳受的知識,也符合我國現代化教學模式。我們職業學校是培養技術型、應用型人才的技術學校,其教學目標首先就必須具有應用性、技術性兩個特點,但是某些基礎課程中課題過于抽象、用語言和文字都難于向學生表達。借助了多媒體計算機,把課題中所要講解的內容通過利用動畫(或視頻)、圖像與聲音,生動形象的展示給學生,教學就會起來事半功倍的效果。
正因為處身于如此形勢下,努力加強多媒體教材的研究與編輯,并在教學實踐中進一步修正和強化,對于我們來說就顯得十分必要了。
1.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
1.1 促進教學目標的最優化,增大教學信息的容量
現代教育技術論告訴我們:教學媒體選擇與運用最基本的原則是根據教學媒體對教學目標的完成所具有的潛在能力來選擇媒體,使每種媒體對應的每一教學環節充分發揮其特長和優勢。
據有關專家研究表明,聽覺和視覺是主要獲取信息的通道,聽和看共占94%,聽和看是主要學習手段。利用多媒體教學使學生大量增加相關內容的聽和看的機會,而且能夠使聽和看同時接受某一信息,信息量是原來教學信息量的數倍,甚至十幾倍。
1.2 展現動態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傳播理論認為,教育教學是一種傳播活動,必須重視信息接受者的主動性,并及時反饋信息,以便達到教育教學的最優化。多媒體教學在課堂上以立體的視聽效果展示所要學習掌握的內容,對學生產生一定強度的刺激,產生強烈觀察力,可以不斷培養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學習處于積極狀態。
2.案例分析
2.1 案例1:多媒體在語文課中的效果
2.1.1 運用錄像資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大自然是個絢麗多彩的世界,是個變化無窮的“萬花筒”,它的美千姿百態,中學教材中有關自然景物的優美描寫,有河流山川的壯麗美,有花草樹木的生機美、秀麗美,還有名勝古跡的神奇美,等等。
但是,這些美的源泉,卻遠在千里萬里之外,不可能身臨其境,親睹之景。多媒體通過風景錄像再現課文景物,讓學生感到美景即在眼前,并進入其景可觀、其物可賞、其聲可聞的境地,受到美的熏陶,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春》時,就用錄像來再現課文中的畫面,表現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和迎春圖。從屏幕上見到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地、綠綠地;風吹楊柳,柳條擺動;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競相開放;連綿的細雨滋潤著農田,農民披著蓑,戴著笠在辛勤地勞作;快樂的孩子們歡跳著,風箏在天空中盡情地飛舞……學生全神貫注地看著屏幕,盡情地品味“一碧千里”“流水淙淙”的美麗內涵,書面文字在學生頭腦中形成了活生生的畫面,使學生深刻地理解了春的美景,體會出作者寫作本文的意圖。
2.1.2 運用音響,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古詩教學難是人所共識的。它不僅難在作品的時代、人物的思想與當今有一定的差距,而且難在詩意儲蓄上。而運用音響渲染情境,可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一首悅耳動聽的樂曲,配以色彩鮮明生動的畫面,同時輔助于豐富的語言描繪,不僅使學生產生了如見其人,如聞其聲之感,沉浸于詩人所描繪的詩境之中,而且能從中領悟到詩人的思想感情,受到美的熏陶。
2.1.3 運用多媒體可以啟發學生的想象力
在進行說話訓練時,運用多媒體啟發學生想象力,從而引導學生打開說話的天窗。讓學生通過聽錄制的各種聲音展開想象,將環境、人物、事物聯系起來編故事;看幻燈片展示的故事情節,想象故事的開頭,或交代故事的結尾,逆向推想故事的起因和經過;看配樂錄像,引導觀察人物或動物的動作、表情并進行描述。
2.2 案例2:多媒體在餐旅專業中的作用
餐旅專業面點制作中,教師既要演示又要指導學生,一節課巡視指導幾十個學生根本來不及,嚴重束縛了教師的手腳,使教師主導作用難以發揮。教師簡單的多次重復演示,不僅是實訓成本的高消耗更重要的是教師工作時間的浪費。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效果,制約了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教學效率難以提高。
圖1 《四喜餃的創作》教學過程流程圖
運用多媒體技術,各種樣品的展示、超大屏幕為教學提供生動鮮活的空間,運用多媒體技術將實訓關鍵技術進行特寫,多角度定格、文字說明與技巧配合,強化學生的視覺刺激,突出鮮明的觀察對象,能取得較好的實訓效果。下面以《四喜餃制作》為例,談如何巧用多媒體來提高教學成效。如圖1所示,縱向有三條主線,中間為多媒體在整個上課階段的應用,左右分別為教師和學生活動過程。
四喜餃的制作過程十分具體形象,讓學生年了興趣十足 ,并產生好奇心,萌發出“我會做,我也能做好”的心理情境,同時課件中分步、慢動作、近角度演示,讓學生體會了實訓品種的關鍵技術,從而使學生主動探索,主動學習和思考,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教學過程的主體。
3.正確運用多媒體在教學中的輔助作用
3.1 正確運用多媒體
課堂教學中學生是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而媒體則只能起輔助教學作用。在一堂課中,是否使用多媒體,還是使用那種多媒體(或多或少)應該根據教學內容來確定。
1)多媒體選擇上的偏差
不管教學內容是否需要,一律采用計算機多媒體教學,實際上計算機多媒體教學成了節省板書、節省徒手畫的投影儀,看似精彩的教學,卻落得一個空架子。
2)多媒體使用上的偏差
在電教條件較好的學校,個別教師的課堂教學成了錄像、VCD觀摩課,采用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教師也出現了按動鼠標完成教學全過程的不合理現象。其原因是過分依賴電教媒體,而忽視了諸如語言、板書、直觀教具等的作用。
3.2 多種媒體之間的配合和協調
多媒體教學按照常規的理解就是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多種媒體進行的教學活動。在一節課中,語言表述是基礎,板書、板畫是綱要,離開這些去片面追求電教多媒體的感官刺激勢必造成教學失敗。
在多媒體教學中要特別注意與語言的配合。教師的語言能使電教媒體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同時,電教媒體又能夠讓學生充分理解教師語言所要表達的深層含義。因此,教師的語言要精確,媒體的使用要恰當。
4.結論
總之,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媒體會融入課堂教學中來。只要我們能夠擺正學生──教師──多媒體之間的關系,處理好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技巧,恰當使用多媒體,那我們的課堂教學就會進行得更精彩,學生樂于學,老師樂于教,我們的教學效果也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中華民族的教育事業騰飛于世界前列的時代也就早日到來。
參考文獻
[1]高偉莉.多媒體在“四喜餃制作”教學中的運用[J].職教論壇,2009.
[2]茍輝霞.多媒體技術在化工專業教學中的運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張琦.機械制作教學探討[J].職教論壇,2003.
[4]喬萬里.活動教學操作全書,2005.
[5]徐立國.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M].四川大學出版社,2004.
[6]李維杰.多媒體技術及應用簡明教程[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7]魏建華.多媒體制作基礎與應用[M].海洋出版社,2007.
[8]張暉,黃潤發.多媒體教學軟件平臺的研究[J].計算機時代,1997(12).
[9]鐘玉琢.多媒體技術基礎應用輔導[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
[10]張敬齋.多媒體技術教程[M].冶金工業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