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慈
養豬業從上半年的稍有起色,之后便處于低迷狀態,總算在2014年的尾聲迎來了豬肉價格的波動,漲跌互博的態勢牽絆著每一位養殖人的心。前段時間,業內一直流傳著“謹慎樂觀”的言論,但在實際看來,豬價僅剩下了謹慎卻未見樂觀。那么,什么時候才能擺脫陰跌的噩夢,養殖業的春天何時才會到來呢?據以往規律,未來一段時間之內,隨著天氣越來越冷,市場對豬肉需求量上升,以及中國傳統佳節春節的到來,市民們走親訪友,過節設宴,都會拉動豬肉價格上的波動。但是相對的,養殖戶們也會借機紛紛壓欄。盡管會有部分壓欄的現象出現,但不會影響養豬業市場大局。經過綜合考慮,預期2015年的豬肉價格在一段時期的震蕩調整之后緩慢上升。
1 價格走勢分析
豬肉價格受GDP、供需關系、季節、疫病等各種原因而呈現波動狀態,在我國GDP持續增長的狀況下,筆者在此列舉對未來豬肉市場的幾點看法,以供同行參考。
1.1 總需求
中國工程院旭日干院士說,中國肉類、蛋類、水產產量現均處于世界第一,分別占世界總量的27%、40%和62%,奶類產量處于世界第三的位置[1]。同時“到2030年,中國人口數量將增長至約15億。人口總量和購買力增長更使得養殖需求剛性增長。”旭日干院士還說: “中國養殖業總產值年均增速16.1%,高于農業總產值13%的年均增速。預計到2015年養殖業占農業的總產值比重將達到48.6%,超過種植業的47.4%?!鄙鲜龉嫉臄祿@示,養殖業在未來幾年內,總體需求將會繼續攀升。
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豬肉不再是只有過年才吃的上,而是成為每天必不可少的食物。養殖業的快速發展并不完全代表著養豬業的快速發展,我們社會形態改變的同時,也帶動了消費需求的變化。人民不再滿足于頓頓有肉吃,過渡到了從數量到品質的變化。這也是歐洲等發達國家所經歷的。此外,隨著對食品需求的多樣化到食品安全的不完善,大眾對肉食品消費結構也發生了改變,牛、羊、魚和其他特種養殖也逐漸受到了消費者的關注,紛紛上了餐桌。人民在對養殖業需求量上升的同時,品質豬肉、綠色豬肉、豬肉溯源、福利養殖也將是未來養豬業的必經之路。
1.2 能繁母豬量、生豬存欄量
自2013年元旦以來豬肉價格一直走低,玉米價格卻連連居高不下,豬糧比的不斷下行,嚴重侵蝕了養豬人的利益。長時間負盈利的驅使下,導致很多養殖戶能繁母豬量和生豬存欄量一路下滑至近十年來最低值。并且,由于豬價跌幅過深、時間過長,大部分養殖戶們還未從虧損中緩過勁來,養殖戶們對能繁母豬到仔豬補欄的積極性普遍不高。大型養殖場資金豐厚,得到政府支持的幾率相對大一些,能夠最早從本次豬價“大蕭條”中緩解出來,也將是率先進行補欄的一方。從能繁母豬的補欄到商品豬的形成再到出售,大致需要12~14個月的時間。也就是說豬肉價格至少要經歷12個月的震蕩緩沖期。
1.3 政府方面
未來20年中國養殖業仍面臨資源日益短缺、環境生態壓力加大、食品安全事件頻發等諸多挑戰。旭日干院士稱,“食品安全事件屢有發生,每年動物疫病直接損失七百多億元。人畜共患病,嚴重威脅人類健康。食品安全,蘇丹紅鴨蛋、三聚氰氨奶粉等事件表明養殖業的法律體系還不完善。”中國工程院院士、動物營養學家印遇龍到湘潭市考察時就“畜產品質量與食品安全”問題強調,由于不科學喂養,如今禽畜糞污中含有重金屬、鈣等元素,其對水和土壤具有嚴重破壞力,這不僅打斷了農業循環利用模式,同時也成了畜產品市場的發展瓶頸。是的,我們不能光顧眼前,未來中國養殖業一定要可持續發展,是有可持續發展了才會有未來的養殖業。
為了使養殖業的快速發展、促進農業內部結構的調整、增加農民就業機會和收入、并與其他產業進行良性循環。中國政府決定以種業龍頭企業為引領,以適度規模養殖為主體養殖業規?;l展模式,加強養殖業科技創新和推廣,加快中國養殖業可持續發展戰略轉型。2014年建立了多項農村養殖推進計劃和重大工程項目。力把中國養殖業塑造成為中國第一大產業。
1.4 豬周期
豬周期是指“價高傷民,價賤傷農”的周期性豬肉價格變化怪圈。循環軌跡大致是:肉價上漲-能繁母豬存欄量大增-生豬供應增加-肉價下跌-大量淘汰母豬-生豬供應減少-肉價上漲。一般情況下,一個豬周期為3~5年。自2003年以來,我們已經經歷3次豬周期,從這3次中我們不難發現,豬周期的波動性越來越小,周期時間越來越長。這是散養戶逐漸退出、規?;B殖戶比重不斷提高,同時規模化養殖水平的提高也有效削弱了以往疫病等外生性沖擊事件對于豬價助漲助跌的影響。
除了上述四點,豬價還受國家對進口豬肉的態度、玉米豆粕價格、環保需求導致硬件設施成本上升等其他因素影響,筆者在此不一一贅述。盡管影響豬肉價格的因素千千萬萬,但總結起來只有一句話:不出意外的話,未來養殖業將不再出現暴漲暴跌的情況,除非重大事件發生。
2 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發展思路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養殖業不再是“靠天吃飯”,行情好了就賺,行情不好就撤。業主們賠了錢,與其怨天由人,不如借此總結原因,找到穩定賺錢的方法。用工困難、科學的養豬技術和管理問題、飼料原料質量問題、品種改良問題以及資金緊張問題同樣困擾規模豬場。但總的來說,提高養殖利潤無外乎“開源”與“節流”。
2.1 減少傳染病的發生
從正規的渠道引進種豬或肥育豬,整進整出,空舍期嚴格消毒,新引進豬只與原有豬隔離,防止交叉感染。按時接種疫苗。一旦發現疫病,及時隔離捕殺,尸體無害化處理。
2.2 提高飼料轉化率
飼料成本占養豬總成本的70%左右,有效控制飼料成本是減少養豬成本的關鍵:①選擇合適品種的商品豬。②選擇營養平衡的全價糧或預混料,并根據不同生長階段的營養需要,科學合理的配置飼料。如:哺乳仔豬料、保育料、生長肥育料、哺乳期料等。并夏季飼喂高蛋白低能量,冬季低蛋白高能量的配方進行飼喂。③根據豬只的營養標準計算出用量,每日每頓合理飼喂,杜絕浪費。④注意飼料的運輸、貯藏過程中的避光、防潮、防鼠,防止豬食用霉變或變質的飼糧導致生病和中毒。⑤保證豬舍內通風換氣,維持社內溫度在25~30℃。實驗證明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導致飼料轉化率下降,高溫比低溫更嚴重。
2.3 品牌溢價
對于養殖者來說,并不是懂得養殖技術了便一勞永逸了,更應當懂得管理。如果我們不會管理,思想就會受到局限。省錢的空間是有限的,價格一旦波動,疫情一旦發生,利潤就沒了。
品牌溢價是指人們更希望花比市場價多一些的價錢在比較中意的品牌上,而事實上穿在身上跟沒品牌的也差不多,但是這里邊有一個情感價值在這里面,這就是消費者的消費心理決定的[2]。由于有了這樣的消費心理,就需要養殖場們把自身品牌塑造成在消費者心目中高于其它品牌的形象,有了這個形象以后,品牌的溢價就變成了很自然的事情。利潤也就隨之而來了。
2.4 O2O理念
在電子商務日益發達的今天,農產品電商是近年來發展的熱點,隨著電商品類的不斷擴充,以及農產品對多銷售渠道的需求,農產品電商發展迅速,未來農產品電商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O2O,即 Online To Offline,是指將線下的商務機會與互聯網結合,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前臺。今年十月,阿里巴巴啟動了農資電商O2O計劃,正式開啟了農業銷售新格局。此外,《中國動物保健》也成立了O2O發展平臺-中美歐微營銷平臺。相信未來的畜牧業借助電商工具會走上更穩健的發展道路。
2.5 畜牧業產業化
中小散戶與大型規?;B殖場在技術、人員、資金上存在顯著差異,對市場的抗應激能力也比散戶強。豬價下跌對其影響相對較小,產能恢復時間也明顯縮短。此外,規?;B殖訂單化生產方式,以市場需求決定飼養量,有效降低了盲目性生產的風險。散戶一直處于劣勢,好的資源集中到了規模化養殖,如此反復,散戶更加處于劣勢,最后堅持不住,退出市場。另一方面,快速的社會發展帶來農村人口向城市的轉移?,F在年輕的勞動力主要集中在80后,而80后普遍的擇業觀念并不傾向于勞動強度大、回報率低的養殖業,反而以進城打工所替代。在經歷過2014年這一次洗牌后,沒資金、沒技術,又怕疫病和市場風險的他們更加堅定了推遲市場,出去打工的決心。
我們也可以從美國的生豬規模化養殖進程中汲取經驗。1960年以來,美國生豬養殖業從散戶、小規模養殖為主用了50年的時間過渡到了2009年的生豬養殖行業前二十家養殖企業市場占有率超過70%的局面。美國開始出現橫跨飼料生產、生豬養殖、豬肉食品生產與銷售的大型綜合集團。生豬養殖效率顯著上升,而全產業鏈的生產經營,也分散了產業鏈各環節的市場風險,抗周期能力明顯增強。
中國的現狀和當年的美國大體相同,畜牧業規模化、養殖農場化、種養結合,甚至種養一條龍將成為未來我國養殖業的發展趨勢,但這一轉型需要多少年就不得而知了。僅今年最后一個季度,華西希望·特驅投資集團計劃在松原市投資25億元,建設百萬頭生豬養殖項目、百萬噸飼料加工項目、食品加工項目和種養結合的種植項目;羅牛山股份有限公司投資3.5億元建造十萬頭現代化養豬場。相信近期還會有更多的企業加大投資力度,建造更為規范的養殖體系。先坐上這一產業化大船的企業,必然會得到先機,在未來的發展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3 總結
未來豬價會越來越趨向于穩定,不會大起大落,養豬已經沒有了暴利。養豬場更加趨向于規?;?、標準化、資本化發展,規模化是豬場能賺多少錢的指標;以前是養豬門檻低,沒錢人養豬,現在都是有錢人養豬,更加標準化;對于豬場來說最大的挑戰,每投入一分錢都要考慮到產出,不應過多的考慮價格,更應該關注價值。在未來養豬是沒有暴利的,降低養豬成本是唯一的出路,只有規?;?、標準化和資本化的豬場才能提升養豬效率,增加養豬效益。
冰激凌哲學告訴我們,想要冰激凌賣得好,一定要從冬天開始。因為“冬天”是企業自我反省、降低成本、改進策略、增強技術的最好時機,企業如果能在“冬天”的時候入市并保證盈利,必將在接下來“春夏”中大放異彩。在這場殘酷的豬肉養殖戰場中,散養戶紛紛把市場騰出的時候,就是養豬業轉型的最好時候,市場的混亂格局,給了商家提供了重新洗牌和入市的最好時機。所謂“時勢造英雄”,在這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我們共同見證,養豬業未來的“馬云”即將出現!■
參考文獻:
[1] 韓璐,張佳雯.養殖業未來仍面臨食品安全等挑戰[J].鄉村科技,2013,12:10.
[2] 陳敘.品牌靠什么獲取 “溢價”?[N].中華工商時報,北京,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