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威
Flatiron Health 是一個匯集了世界各地癌癥患者數據的平臺,公司總部位于紐約,主要項目是收集各種臨床和基因等數據。這些經過收集和整理后,再提供給腫瘤學家,用以決定自己的醫療方案,當然這些資料對外都是保密的。目前,大約有500~1 000名醫生使用Flatiron的產品查找相似病例,以其讓病人的治療和預防獲得更好的結果和方法。
最近,Flatiron Health獲得1.3億美元的融資。此次融資由谷歌風投領投,風險投資公司First Round Capital、臨床實驗室服務提供商Laborator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Holdings以及其他一些天使投資人參與了此次B輪融資。該公司透露,融資后將用一大筆資金被用來收購提供電子醫療記錄的公司—Altos Solutions,但目前沒有透露具體詳情。同時,本次融資之后,Google X領導人Andrew Conrad將加入Flatiron董事會。
在收購了Altos之后,Flatiron Health將可以讓醫生在治療病人時能夠實時地使用自己的數據庫,同時進一步實時地增添、補充電子化的診療信息。谷歌風投合伙人 Bill Maris對此次收購的評價是:“這次收購讓兩家公司的技術互補,對癌癥治療來說,此舉有重大意義。”隨著收購的完成,Flatiron計劃利用新的資金在年底前招募30個新成員加入他們團隊,當然了,主要是招工程師成員。
實際上,在國外,Flatiron Health并不是第一個將大數據用作于醫療行業的公司。前不久,美國最大的醫療保險公司Wellpoint已經開始運用IBM的超級計算機“Watson”幫助醫生來針對病人的病情進行診斷,目前已經服務了7 000萬人次。對于棘手癌癥治療問題,現階段的方式是需要一個月或更長時間才能制定出針對性的藥物治療方案,而在未來,利用Watson的認知計算技術可以將周期縮短至一天,這可以極大地提高癌癥患者的治愈率以及治療周期。
其實,無論是Flatiron Health還是Wellpoin,它們所做的事情都不復雜,只是將各個醫院和醫生的研究成果及經驗方在服務器上,以便供其他醫生或電腦在遇到相同問題的時候,快速找到合理的解決方案。而就是這樣的服務,在國內還處于起步階段。根據IBM提供的數據顯示,上海市衛生信息系統每天能生產1 000萬條數據,已建立起3 000萬個電子健康檔案,但要如何利用好這些數據,將是國內開發者團隊需要解決的事情。